“一切都是噩梦”,在船上做了六年奴隶,泰国船员讲述苦痛的历史

面包看世界 2022-08-29 23:07:54

7月25日,科拉终于摆脱了6年的地狱。

54岁的科拉出生在泰国,他在马来西亚外海的捕鱼船上被迫做“奴隶劳动”已经六年了。炎炎烈日下,科拉每天需要工作约16个小时。

把渔网放掉,用尽力气拉上来,把鱼分类后再次放网。繁琐且简单的工作一天要做4、5次。稍有不慎,他就会被船长等人殴打,经常是头破血流的状态。

究竟为什么科拉会沦落到打黑船工呢,本文将介绍科拉从事的泰国船员工作以及东南亚水产领域不为人知的黑暗一面。

遇人不淑,被迫打黑工

6年前,在泰国首都曼谷附近,一位水产公司的职员向科拉推荐远海捕鱼的船员工作,并以“工资待遇优渥”为由招募他。正在休渔期,想找一份稳定工作的科拉相信了这份说辞,来到了这家水产公司。

由于读写能力不佳,科拉事后回忆道:“当时我和公司好像没有签订过劳动合同。”听说工资是每月3万泰铢的科拉,进入公司后才发现上当了,当他在远离泰国的马来西亚海域捕鱼一个月后,他领到了工资,只有1000泰铢。

“他们说我预付了吃饭和生活用品的费用。因为没有记录,我无法反驳。”气愤的科拉去找了船长,被告知三万泰铢里预支了生活费用,这让他吃了哑巴亏。

摆脱了6年的地狱的科拉

远海捕鱼工作非常乏味,再加上远离人类世界,一切需要听从船长的指示。捕到的鱼在海上转运到大型船只上,科拉他们的捕鱼船每个月只有一次为了补充燃料才会返回马来西亚的港口。这意味着船上的船员们只有靠港和大风浪的日子才能休息。

科拉不是没有想过趁着船只靠岸逃离,但他看到了在陆地上逃跑的同伴被抓住,遭到了猛烈的殴打,并在渔网里看到了另一艘船的渔船船员的尸体。科拉说到:“我想着如果逃跑就会死掉,恐惧让我没有追求自由的力气。”

廉价海鲜背后的苦涩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今年5月。没有捕鱼许可证的渔船被人揭发,船员在马来西亚无家可归。附近渔民与泰国团体“劳动权利促进会”取得了联系,科拉他们终于于2022年7月获救。

“所有的一切都是噩梦。即使现在不愿意也会回想起来。”科拉哽咽着说。

包括世界第三大水产品出口国泰国在内,从东南亚运往世界各地的廉价海鲜背后隐藏着像科拉一样的人的痛苦。

拯救奴隶船员的公司,面对黑恶势力依然没有动摇

泰国南部的马哈奇小镇以海鲜而闻名,在这里设立办公室的私人团体“劳动权利促进会”(LPN)的创始人松峰(49岁)淡淡的回忆道。

“迄今为止我们救出了一万多名深陷水产奴隶的员工,大概是一万人吧,人数太多了记不清楚了。”

松峰非常关心人权问题,2004年他和妻子帕提玛(47岁)创立了劳动权利促进会(LPN)。从这一年开始,他们开始陆续解救在水产加工厂被强迫做奴隶的400多名缅甸人等。

从2008年开始,松峰接到了在马六甲海峡附近捕鱼的渔民的求助,为了救助他们,他先后14次前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

松峰

松峰也曾被船公司的人包围,还被人下了降头。经常有无牌照的车在他的公司门口转悠,出入公司的人也被拍了照片。松峰知道这些人都是在阻拦他营救水产奴隶工。

“我并不害怕,因为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我的动力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把人们从苦难中解放出来。”及时面对死亡威胁,松峰的信念依旧没有动摇。

泰国是世界第三大水产品出口国,占世界总出口的8%,支撑泰国成为水产大国的是这些水产奴隶们。根据统计,从事水产奴隶的工人们有70%是缅甸人,剩下的是柬埔寨人和泰国人。

松峰说:“这些人很多并不是自愿上船成为奴隶的,很多人都是因为朋友介绍,或者被中介忽悠有好工作而偷渡入境的,这种强迫让人上船的情况非常多。”

舆论愈演愈烈,推动政府改革

LPN向各国治安当局告发了招募黑船工的船公司,并向媒体提供了相关信息,唤起了泰国舆论的关注。

泰国政府于2015年开始对渔业进行根本性改革。改革包括了严惩滥捕滥捞、严格的渔业许可和船舶登记、引进水产品追溯系统(生产流通履历)、防止劳动剥削等等。

松峰说:“以前很多船公司都是半年向船员汇一次工资,因为时间长了,渔船人员在船上购买的食品和用品很多都说不清楚,这很容易让船公司有理由随意扣除船员工资。为了提高透明度,政府现在要求船公司将工资改为一个月存入一次银行。”

为了更加清廉的渔业

由于泰国政府的改革措施,远洋捕捞受到限制,从事远洋奴隶劳动的人似乎有所减少,但LPN救助的人仍然络绎不绝。在远洋船上,不仅有着奴隶劳动,还隐藏着药物问题。

近年来,在船上除了饮酒之外,使用大麻和兴奋剂的船员们开始增加。为此,他们向船长们预支了工资用来消费,这导致他们的债务堆积,无法逃离劳动条件恶劣的船只。

目前,LPN的员工已达到数百人。“我想让渔业变得更干净。我想让从泰国出口海鲜的世界各地的人们也知道这个现状。”松峰的话语铿锵有力。

0 阅读: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