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周末还不快点来”的人,是在浪费人生,巴西心理学家的忠告

面包看世界 2022-08-29 23:07:19

人固有一死,在有限的人生里,我们该如何度过呢?本文将从巴西心理学家安娜·阿兰奇斯的视角分析即将走向死亡的人们如何生活。

“如何”体验时间

赋予时间意义的,是你“如何”经历这段时间。无论发生了什么,时间都会赋予经历意义。

死亡的时间越慢,思考死亡的时间就越长。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人们不愿意长期思考死亡。

请想象一下。

如果你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满心期待有人来到病房,你会对时间有什么感觉呢?等待换尿布的时间是多少?等洗澡的时间,等止痛药的时间呢?如果医生知道患者是怎样度过时间的,就能更体贴地对待患者和家属。

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脱离对时间的物理认识,知道当时应该做什么,从而做出正确的决断。当死亡迫近时,我们会从物质上的执着中解放出来。

时间无法储存,也无法挽回

时间无法储存,过去的时间也不会再回来。然而,我们却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烦恼痛苦,浪费时间。人们重视人际关系、衣服和车子,却不注意时间。无论花多少钱,都无法把时间留在身边。留在你身边的,只是时间赋予你的经验。

在流逝的时间里,你打算做什么?你在做什么?这个问题是让你做出明智选择的关键。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什么才是正确的呢?

“你为什么在这里工作?”

安娜·阿兰奇斯曾经接受过一家医院的面试。面试官在询问了她的经历之后,给了她一个自由提问的机会。安娜试着问了想知道的事。

“你知道我为什么想在这里工作吗?”

可能是被她的问题吓到了,面试官什么也没回答。安娜试着问了更私人的问题。

“你为什么在这里工作?为什么每天要把8个小时奉献给这家医院?”

面试几周后,安娜从熟人那边知道那个面试官离职了。也许是她提出的问题凸显了面试官对人生时间的浪费。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在浪费时间时,就会被迫做出选择。必须改变的正是现在。

死亡会改变人对时间的感觉

虽然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但也有感觉只有5分钟一瞬间的时间,也有无法替代的特别时间,永远停留在记忆中的时间。时间是可变的。

而且,只要稍微意识到死亡,对时间的感觉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和安娜一起在临终关怀医院工作的心理师认为,因为心理治疗是私人活动,所以应该准备一个与普通医院氛围完全不同的治疗空间。但是,给缓和护理的患者提供这样的空间是不可能的。

面临死亡的患者,必须在其他患者及其家属在场的情况下接受心理辅导。因为会话需要安静和清洁的空间,所以每当有护理人员和清洁人员进出,或者有其他患者要求换尿布时,会话就会中断。心理师担心在这样的环境下,患者无法面对死亡。

人们对你的最后印象

通常的心理治疗可能需要10年才能大致了解自己。但是,人一旦面临死亡,就能立刻理解自己,并采取行动。自己或者家人认为的人物形象可能会完全改变。

而且,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有最后的印象。死前的行为,会留下那个人的印象。如果你不情愿地工作,并表现出这样的态度,或者在出轨后对伴侣表达不满,那么你在周围人的印象中就是这样的人。

人一旦生病,对时间的认识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也许会觉得等待什么的时间是永远的吧。等待是非常困难的。什么都做不到的话,人就得不到活着的实感。

“我什么都不能做了吗?我没有什么能做的吗?”

身患无法治愈的疾病,能做的只有等待死亡。等待死亡比死亡更难。

竭尽所能的时候,人们会祈祷

法国精神科医生闵可夫斯基(1885 ~ 1972)在其著作《活着的时间》中,对时间的三种“双重性”进行了说明。

第一个双重性是等待和行动。人在等待某件事的时候,是无法去考虑结果的。等待,是一边感受痛苦一边认识时间的过程。

第二个是欲望和希望。欲望,是想要没有的东西;希望,是用乐观的语气表现等待。等待总是面向未来的行为,但希望却未必如此。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人们也会抱有希望。例如,你正在等待活体检查的结果。等待已经结束的检查结果,希望自己不是癌症。抱着希望的时候,疼痛就会缓解。

第三个双重性是祈祷和伦理行为。祈祷被解释为与自己内在的伟大的东西——神圣的存在、神性、神——的交流。与伟大的事物交流,会给我们力量。当觉得自己已经尽了所能的时候,人就会为了超越自己,而决定与自己体内强有力的东西产生联系,并祈祷。祈祷是为了展望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为什么祈祷?

闵可夫斯基认为,祈祷(prayer)既不同于将心转向“现在”的冥想,也不同于有关过去的祈祷(orison)。

他将其与伦理行为的双重性联系起来。他认为,我们祈祷的时候,会期待有什么伟大的东西来拯救我们,解决我们的问题。

在伦理行为中,我们与自己内在的巨大力量相联系,为他人做一些超越自己意志的事情。在那一瞬间,人就会成为神一样的存在。那在我们的世界里是怎样的瞬间呢?

人生就像蒙着眼睛坐地铁

对安娜来说,最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就是母亲对因病濒死的孩子说“你可以走了”。

母亲一开始会祈祷疾病的治愈,但在与内在力量连接的瞬间,就会发现自己所期望的并不是最好的。她明白了,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最好的,就是接受对母亲来说最痛苦的“死亡”。并且,接受孩子的死亡,让他解脱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就是最好的爱。

这种巨大的力量,与内在神圣的力量相连,我们就能为他人尽善。这是真正的善行,即使是不希望的事,也能做必须做的事。接受真正的善,一切就会变得顺畅,就能带着爱生活。

与对方建立联系,从内心深处祈愿做到最好的瞬间,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力量。瞬间就会做出真正的善的行动。

想象一下地铁。乘客从车站经过,但并不存在于那里,他们只是路过而已。

人生就像蒙着眼睛坐地铁。从不知道在哪里的地方上车,不知道在哪里下车,也不知道现在在哪里。只是在地铁里。

每当亲近的人去世,安娜都会想自己总有一天也会下地铁。她想起了自己的死。还要过几站才能轮到自己呢?

在与重病患者接触的工作上,来到安娜身边的患者,要么是已经没有治愈的希望,要么是无法控制病情,这让她清楚地认识到剩余时间的重要性。留给患者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不要期待一天的结束

遗憾的是,我们的文明社会缺乏成熟、诚实和现实。虽然时间越来越少,但我们还是会不停地看表,期待一天的结束。

期待着一天的结束,期待着周末和假期的到来,甚至期待着退休,其实就是希望“死亡”来得更快。

我们往往想在工作之余享受“生活”,但人生并没有切换“开启”和“关闭”的开关。无论快乐与否,我们都活在有限的时间里。时间以一定的速度流逝,24小时的全部都是人生,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