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一医生曝料:工资被扣成负数,马上就要付费上班了?

大刘的备忘录 2024-06-02 09:27:15

上周,河南某二甲医院的一内科主治医师在网上曝料“快要付费上班了”引发关注!据该医生分享的绩效工资表,他一个月被扣了302.7元。

据了解,医生所在的医院是区二甲医院,目前在职员工有1000左右,有望升三甲,但病源不多。在医院工作10年,工资能拿6000都算不错了,而且五险二金,医院就只买了3险:养老、医疗和失业险。

原本工资就不高,今年的绩效又砍了1/3,到目前为止,已经拖欠了半年。现在医生转到新科室,却出现了快要付费上班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医生解释称:医院发薪结构是一半为保底工资,另一半按照绩效来发,但绩效是9:1分配的,医院拿90%,仅剩10%给到科室来分配,因为病源少,几乎没什么绩效工资。

此外,DRG付费后,科室一个月收入几百万,扣费几十万,除去开支,医院营收-30%。

最令人无语的是,转到新科室后,新科室引进设备、器械、水电、耗材等所有的费用,都由科室自己承担,从那少得可怜的1/10绩效中扣,原本就不多的绩效直接变成了负数。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点,医生表示,目前医院建设新楼也花了不少钱,拖欠供货商、器械商的钱估计有9位数以上,再者医院行政后勤人数多,闲人太多了。

医生直言,现在的他进退两难。现在他的合同还没到期,之前出去规培3年,进修1年,如果要辞职离开,需要赔偿医院10万左右。而且离开后,很难再进公立医院,若是去私立的话,一个月待遇也就一万左右,离家也很远。若和朋友创业,就得抛家舍业,前途未卜。但若留下来,更进一步的机会也很渺茫。

医生的帖子很快引起共鸣!

对此,河北一重症医学的医生表示感同身受。他直言,在县医院搞重症真的很被动,他所在的医院平时全院收治的病人在700人左右,监护室只有5-10人,每个月的收入在临床科室中都是垫底的。人累得不行,收入却提不上来。

而一来自新乡的麻醉医生则表示,他目前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现在已经有半年工资没发了,每个月还得还4000的贷款,快撑不下去了。目前只是一个主治医师,还不够硬气。若去别的三级医院,进副高可能更难。

当然,也有医生一针见血地指出疑问,为什么作为创收主力,科室只能拿10%的绩效?

医院作为差额管理的事业单位,一般来说,当地财政会拨付40%的基本工资,但自去年开始,有很多医院反馈,实际只拨付了20%-30%,到手的基本工资偏低现象在中西部较为普遍。

事实上,分配绩效主要看收支结余,其中的收入部分,是指科室收治病人获得的检查费、治疗费、床位费等;支出部分则包括科室人员成本、房屋及医疗设备折旧成本等,收入减去支出后结余的钱,是医院的总绩效。一般来说,医院要按10%-25%的提成给科室作为绩效,科室主任在科室绩效的基础上按职称及工作量分配给科室医生和护士。

由于每个科室结余的钱不同,医院内部也没有转移支付这一说,以科室结余定绩效的方式较为普遍,所以,各个科室的绩效差别很大。

医院只给科室10%的绩效,是不是太低了?

确实太低,因为医院普遍会按照10%-25%的平均线给科室作为绩效,大部分都是总绩效的15%,浙江某医院有一段时期甚至拿出了总绩效的30%分给了医护,受到职工们的一致好评。

有人会问,医院剩下90%的绩效,医院要怎么用、怎么规划?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能说清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行政后勤人员的绩效肯定在这90%里面。

一位江苏无锡某县三甲医院的医生就介绍过,他所在医院有9位副院长,27个大行政管理部门、61个具体分管部门,行政人员比例在30%-40%,而他们的工资奖金都需要我们临床一线职工去创收。

话题回到文章开头。

不管怎么说,付费上班这件事有点难以理解!医生的纠结也能够理解,大家出来工作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养活自己是前提,在一个深坑时间待久了,很容易内耗和消磨,如果有可能得话,建议果断点选择离开。

来源丨爱爱医

0 阅读:1

大刘的备忘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