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文天祥

划过指尖有烟云 2024-04-29 17:38:35

南宋末年,奸臣贾似道当权,南宋国内一塌糊涂,蒙古军队步步向南进逼,很多地方的南宋守军不战而逃。

当时的蒙古军极为残暴,所到之处,烧杀掠夺,无所不为!南宋的广大人民不能忍受蒙古军的暴行,纷纷起来抵抗。

可是,奸臣贾似道却安心做他的“太平宰相”,终日吃喝玩乐。贾似道的主张是屈节求和,称臣割地,苟且偷安。

文天祥是江西庐陵人(今江西吉安),当时虽是一名小官,却很关心国事。文天祥主张坚决抵抗,因而受到奸臣贾似道的排斥,被迫辞职回家。

忽必烈当了蒙古皇帝之后,改国号为元,又继续向南进攻。元军步步逼近了,南宋朝廷这才任命文天祥当湖南的提刑。

文天祥到任之后,首先把邵南、永州一带的土匪消灭干净,老百姓十分感激。奸臣贾似道却在皇帝面前说文天祥的坏话,竭力排斥他。

文天祥在贾似道的打击下,没有办法,只得以奉养老母为名,要求回江西赣州做知州。不久,贾似道因临阵脱逃被贬职,继任宰相的是陈宜中,也是一个投降分子。

元军逼近京城了,南宋皇帝没有办法,只好发出告急文书,号召各路兵马来保卫京城。

文天祥听到这个消息,认为国破家亡危在旦夕,就挺身而出,在赣州、吉安一带招兵买马,准备抵抗元军。

赣州、吉安一带人民,都纷纷响应,不几天工夫,就召集了好几万兵马。文天祥变卖了自己的家产充作给养,群众也捐献大批粮草来支援。

文天祥带的都是没经过训练的新兵,可是在这敌兵逼进,国家危急的时候,都奋不顾身,勇敢杀敌。

这时常州危急,文天祥派兵去援助,激战一昼夜,全军覆没,无一人投降。南宋朝廷见大势已去,命文天祥退守余杭。

眼看京城难保了,平时作威作福的官僚们,逃走的逃走,投降的投降,宰相陈宜中也独个儿溜到南方去了。

南宋皇帝惊惶失措,就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强迫他到元营去讲和。文天祥本来是反对讲和的,可是不去就是“违背君命”,迫不得已,忍负羞辱前往元营。

文天祥到了元营,态度非常强硬,他要求元将伯颜把军队退到平江或嘉兴去,然后谈判。伯颜却拿“死”来威胁文天祥,文天祥毫无惧色。

伯颜知道文天祥是南宋的忠臣义士,又有才干,想诱他投降,把他扣留起来,往北方解送。

文天祥原想在途中自杀,又觉得不对,应该回去继续抵抗元兵。他的随从余元庆,几次想设法放他走,都因元兵看管甚严,没有机会。

第二天船到镇江,余元庆遇见一个老朋友,是替元兵管理船只的,于是求他设法,那人答应了。

深夜,小船载着文天祥逃出了虎口。文天祥连夜赶往真州,想和真州守将苗再成共同商量抗敌计策。

不料随同他去讲和逃回的人说他投降了,苗再成虽不相信,但有怀疑,就把他赶出了城。

文天祥被迫离开真州,决定去扬州,一路上饱受饥寒。一天,他遇见一群砍柴的农民,大家听他的口音不像本地人,便追问他的来历。

文天祥说了实话,樵夫们把他带到家里,招待得很好,又雇了马匹,护送他去温州。 文天祥到了温州之后,和朝廷解除了误会,仍做右丞相,便又招兵买马,准备光复国土。

他首先带兵开往汀州,收复了不少地方。从此南宋步步抵抗,寸土必争。 由于军民同心,所向无敌。这日反攻至赣州,赣州是他镇守过的地方,老百姓都起来响应。

不料汉奸李恒集中力量在兴国偷偷地袭击过来,文天祥寡不敌众,结果失败了。文天祥并没有灰心,重整旗鼓,继续抵抗。不幸,在潮州又被汉奸张弘范的队伍捉住了。

文天祥昂然挺立在张弘范面前,旁边的元军命他跪下,他说:“我堂堂大宋宰相,岂能跪在卖国求荣的汉奸面前!”

张弘范想出种种威胁利诱的办法逼他投降,文天祥坚贞不屈。

文天祥不理张弘范的利诱,只是写了一首诗给他看,最后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张弘范见无法可施,只好把他押送到燕京去。

文天祥被囚在燕京监牢里,牢中常年不见天日,四壁潮湿,臭气逼人,可是他心如铁石,决心以死报国。

数年过去,他毫无动摇消沉之意,还写了一首令人激昂振奋的“正气歌”,一直流传到现在。

元朝想尽办法企图收买文天祥,好来笼络宋朝百姓人心,因此百般劝他投降。被派来劝说文天祥投降的汉奸,被文天祥痛骂出去。

元朝皇帝忽必烈亲自来劝说文天祥投降,也被文天祥严词拒绝了。元朝皇帝费尽心机,也动摇不了文天祥的钢铁意志,便在一二八三年下令杀害文天祥。

老百姓听到文天祥处斩的消息,纷纷赶往刑场,等候祭奠。 刑场上杀气腾腾,文天祥态度自若,视死如归。

处斩的时刻到了,文天祥向南方拜了再拜。来祭奠他的人们,都被感动得痛哭流涕。

文天祥死后,人们从他的衣袋里发现了用血写成的几句话,大意是:我能为国尽忠,死而无愧。

民族英雄文天祥抵抗外族侵略,被俘不屈,为祖国成仁取义,后世的人们一直歌颂他,景仰着他!

1 阅读:75

划过指尖有烟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