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人性,小故事1个

咩咩爱历史 2024-06-06 09:10:57

01

明朝嘉靖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个盛泽镇。

整个盛泽镇,都是以养蚕织绸为业,。

有个人叫施复,老婆俞氏,两口子也干这个,属于小打小闹,日子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倒也过得去。

施复最大的梦想就是攒够了钱再购置几台织机,就不用再辛苦背着布去镇上卖,布贩子自然会带着客户来到家里收购。

这天,施复又扛着妻子织好的布来到了镇上。

商行老板跟施复已经很熟了,知道他拿来的布一点问题都没有,很爽快就收了货,还额外多给了他一二分银子。

施复很开心地离开了,没走多远,在另一家商户门前发现了一个青布包裹。

捡起来一看,里面大大小小的有差不多五六两银子。

施复开心坏了:苍天呐大地啊,这是哪位神仙姐姐要帮助我实现梦想吗?

人逢喜事精神爽,脚底下也特别轻快,没多久就快到家了。

就在这时,施复心里又有一个念头转过:

我捡了这银子满心欢喜,丢钱的人还有多着急啊?要是有钱人丢的,这点钱对于他来说当然不算啥;可万一丢钱的也是个跟我一样,指望这钱过日子,还不得上吊去啊?

想到这儿,施复立即转身又回到了捡钱的地方。

02

等半天,终于看到一个年轻小伙满头大汗地跑到店里,着急忙慌地喊:老板,我刚才在你这卖了布,钱包丢了,你看到了吗?

老板脸色一沉:年轻人,可不敢乱说话,钱我当场就给你了,你丢了是你的事儿,可赖不着我啊!

小伙子快哭了:这可咋整啊?

施复走上去问:小伙儿,你丢的是个什么包?里面有多少钱?

小伙儿就跟施复说了。

施复说:别哭了,我捡到了,给你吧,看看少了啥东西?

小伙子一看真是自己的包,连个毛都没少,当场就拿出一半银子塞给施复。

施复摆摆手。

小伙子说:那我拿一两给你,你自己买点东西吧?

施复笑了:六两我不要,三两也不要,我要你一两?赶紧回去吧!

小伙有点不好意思:那我该咋感谢你?

施复说:我把银子还给你,就没打算让你谢我,再见!

旁边就有人说施复是个傻子;也有的人说施复这是积了大德,日后一定有好报的。

施复回到家,把这事儿告诉了妻子俞氏。

俞氏夸老公做的对。

施复很开心。

03

日子就这样水一样的过着。

由于施复人勤奋,加上俞氏的手艺也好,几年之间,家里又增添了几台机子,渐渐的富裕起来。

最可喜的是,妻子给他生了个儿子,取个小名叫观保,意思是观世音菩萨保佑的。

乡亲们都说是他两口子积德行善的结果,就送给施复一个大号,叫施润泽。

在观保两岁的这一年,老天爷照顾,家家户户的蚕都长得胖乎乎的。

可这一下问题就来了——桑叶不够喂了。

一般来说,在蚕宝宝将要吐丝的时候,江南都是阴雨天气,一些抵抗力差的蚕忍受不了湿寒天气就会死,桑叶基本上都够用。

可这一年气候温暖,蚕宝宝们都像打了疫苗,桑叶就不够了。

买也买不到,一个镇上都是养蚕的,你跟谁买去?

眼看着家里的桑叶坚持不了两天了,施复心里那个急啊!

这一天,他听同村的人说洞庭山那边能买到桑叶,已经有十来家准备结伴去了,想想在家瞪着眼看着也没招,干脆也跟着去碰碰运气吧。

来到了离盛泽四十多里的一个叫滩阙的村子,天色已经晚了,大家一商量,干脆在这儿生火做饭吃吧,先填饱肚子,天大的事儿明天再说。

锅灶啥都弄好了,却发现没有打火机——出门慌张,没有一个人带。

施复自告奋勇:我去村子里瞅瞅,看能不能借个火。

到了村上,却发现家家户户都关着门。

施复这才想起来,养蚕人家从蚕出生到结茧这段时间是最忌讳有生人上门的。

施复有些后悔:这空着手回去不让人笑话连个火都借不来?

再转转吧,万一村子里有不养蚕的人家呢?

别说,还真让施复碰到一家。

04

施复站在门口喊了一声:有人吗?

就看到一个女人从里面走出来:大哥,有撒事吗?

施复陪着笑:想借个火。

女人笑了笑:等着。

施复赶忙道谢:大妹子可真是个好人啊!

女人又笑了:这算啥事儿?那年我老公在盛泽钱包丢了,差点没上吊,一个大哥捡去了,一分没少给还回来了呢。

施复心里一惊:我就是盛泽的,我那一年就捡了个钱包......不会这么巧是你家吧?

女人一听,拽着施复就冲屋里喊:老公,你快出来啊,我逮着那个人了。

施复吓一跳:你干啥?

就听见“噔噔噔”从里面跑出来一个男人,四目相对,两个人同时惊呼:真的是你啊!

不错,正是当年丢包的那个小伙子。

小伙子一把抓着施复的胳膊:大哥啊,六年了......可不许走哦,叫我老婆弄个几个菜,咱哥俩好好喝一杯。

施复:兄弟,不是不给你面子,我是真没心情喝酒啊!

小伙子问:咋了?

施复就把来买桑叶的事儿说了。

小伙子哈哈大笑:哥呀,别的事儿我可能还真帮不上你,桑叶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施复很惊奇。

小伙子说:实不相瞒,自从那年你还了我的钱包,我就想通了一个道理,啥神啊鬼的,都是瞎扯。当个好人神自然保佑你,以前一个村里就我最好关门,现在一个村里就我一家不关门,也没见我养的蚕不如别人。

施复由衷的感叹了一句:兄弟,你是真看开了啊!

小伙子又神秘的跟施复说:大哥,我说了你都不信,原来每年我的桑叶不够用,还要去买,今年比往年多养了五筐蚕,桑树也没多一棵,偏偏桑叶多的吃不完了,你说这是不是老天爷给你准备的?

施复心里更是惊奇,也暗自庆幸当年没有贪心。

05

施复把火送到村外,告诉村里人自己买到桑叶了,就不跟他们一起了,然后又回到了小伙子家。

小伙子拉着施复的手:大哥,我叫朱恩,咱俩结拜为兄弟吧?

当即磕头,施复是大哥,朱恩是兄弟。

吃饭中间,两人闲聊,朱恩得知施复只有一个儿子,“啪”一拍大腿:这不是巧了吗?我家就一个姑娘,也刚好两岁,大哥,要不咱亲上加亲结个儿女亲家吧?

又变成亲家,两人一直喝到半夜......

第二天施复要走,朱恩不让:好不容易来一趟,多住一天。

施复只能住下。

到了中午,狂风大作,朱恩有些庆幸:哥,幸好没走,你看这风,湖上的船我怕都有危险啊!

施复点点头,心里想着不知道那几个村里人怎么样呢。

06

第二天,风停雨住,桑叶也装好了船,施复惦记家里执意要走。

朱恩说:既然留不住你,那我亲自送你回去吧。

施复有些不好意思:你家里这么忙……

朱恩说:钱是王八蛋没了再去赚,我是非得去哥哥家认认门儿啊。

到了家里,施复找人卸了桑叶,叫过俞氏:这是咱兄弟,娃儿呢,让他也来见见老丈人。

俞氏有些摸不着头脑,

施复笑了,接着把事情讲了一遍。

俞氏赶忙叫过儿子来见朱恩。

谁知这观保见了朱恩一点都不陌生,闹着要跟朱恩玩儿。

两兄弟少不了推杯换盏,正喝呢,就听到外面有哭声,一打听原来同船去的十来个村里人昨天在湖上翻船了,只有一个活下来了。

施复连拍大腿:多亏了兄弟,要不我......

从此后两家人不断来往。

07

施复的生意也一年比一年好,有了钱自然想扩大生产,可家里已经没地方能放下织机了。

正好,邻居家这两年养蚕赔的裤衩子都穿不上了,就觉得家宅风水不好,想卖了,重新找地方。

村里人也不傻:你家宅子风水不好干啥啥赔,憨子才买。

施复不在乎,找上门去说愿意买。

一看施复这个冤大头找上门来,立马开始坐地起价。

施复着急找厂房,也懒得计较,多付了一些钱买下了。

邻居实在混蛋,多收了钱不说,走的时候还把能拆的都给拆走了,就剩下几堵墙。

村里人都说施复就不该买,施复笑笑不说话,一边找人修理一边张罗着买织机。

还亲自拿着锄头平整。

施复挖地的时候,突然挖到一块大方砖,方砖下面有一个坛子,里面满满当当的装着米。

施复伸手一掏,米里居然是细丝银锭。

施复悄悄抱着坛子回去一数,居然有上千两。

施复是个君子,但不是傻子。

很明显邻居是个恨人有笑人无的小人,施复还真怕去还银子的时候再被倒打一耙:我明明是一万两,为啥只给我一千两?

与其跟这样的人说不清楚,惹得一身骚气,干脆自己留着吧。

施复这些年本来就发展的很好,有了这笔钱助力,更是财如流水。

关键是施复并没有因此为富不仁,相反更加热衷于做好事,各种修桥补路,只要自己能做的,从来不遗余力。

村子里的人都夸他是善人。

这样不到十年,施复积攒下了一大笔家业。

又重新买了一所大宅子,买了几个丫鬟仆人,生活蒸蒸日上。

儿子观保也渐渐长大了,取了个大名叫施德胤,专门请了一个家庭教师教他学习。

08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吗?

没有。

话说施复新买的房子什么都还好,就是厅堂有些破财,有些摇摇欲坠,施复就打算改造下。

辛苦了半个月,终于要立柱上梁了。

上梁是大事,施复不放心,在工地上转悠,发现有个柱子好像有些不平。

施复就打算垫一下,可摆弄来摆弄去,就是垫不稳。

施复有些不耐烦,索性把柱子挪开了,却发现柱子下面有一块三角形的石头。

施复有些不高兴:这些工人也是糊弄,这么大一块石头咋也不弄出去?

然而当把石头搬开,施复傻眼了:原来石头下面又有一堆银子。

大大小小的,上面几个大的还绑着红绒绳。

施复有些恍惚。

在仔细看看,这些银子颜色还挺鲜亮,不像埋了很久的样子。

施复更想不通了:如果是才埋下不久的,主人家不应该会忘啊?

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拿回去再说。

09

俞氏看他捧着一堆银子回来,吓一跳:哪儿来的?你别干些没良心的事儿。

施复就把事情跟她说了。

俞氏不信。

施复就带着她来到柱子那儿:你看。

俞氏也很高兴:趁着工人们还在喝酒,咱赶紧弄回去。

你知道这一次有多少?

两千两,奇怪的是其中有八个绑红绒绳的,每个三两。

施复是个很低调的人,平白无故又得了这么多银子,还是丝毫不起波澜,依然跟着工人们一起干活,好像啥事都没发生过。

可是,有人找上门了。

是一个老头,自称是离盛泽镇十多里地的黄江镇的,叫薄有寿。

“老人家,我不认识你啊,你找我有啥事儿?”

老头说:你今儿是不是立柱上梁?

“是。”

老头又问:是不是在左边一个柱子下挖出来一堆银子,其中有八个绑着红绳?

施复吃一惊:你咋知道的?

老头:那八锭银子是我的。

施复更吃惊了:你的咋会在我家柱子下?

老头长叹一声:说来话长啊。

原来老头和老伴儿在黄江镇开一个点心铺子,因为没儿没女,就打算攒下点银子养老,攒够三两就铸成一个银锭,还拿红绳栓起来,这么多年下来积攒了八个,都放在枕头里,想着养老也差不多够了。

今天凌晨时候,老头做了一个梦,梦见八个眼里系着红绳的小孩儿从枕头里走出来,一个说:今儿盛泽的施家立柱上梁呢,咱们家族里应该去的都去了,咱们也去吧?

又有一个小孩儿问:他们去了都在哪儿啊?

那个小孩儿说:都在左边那个柱子下呢。

另一个小孩儿说:咱们在老薄头也住了这么多年,临走了打个招呼吧。

于是几个小孩儿就跟老头说:老薄啊,我们要走了,这些年承蒙你关照,谢谢了啊!

老头有些奇怪:你们是谁啊?我咋不认识你们?

小孩儿们说:我们到了你家,你只跟我们见了一次就把我们置之脑后,当然你不记得了,你看我们腰里这红绳不是你第一次见我们时候送的吗?

老头说:既然在我家都这么久了,就不要走了,干脆给我当儿子不好吗?

小孩儿们都笑了:不行啊,你让我们当儿子不过就是想让我们养老送终,可是有些东西你是无福消受的,我们注定是要旺处去的,再见!

说完,这几个小孩就不见了。

老头就去追,结果一个跟头摔倒了,就醒了。

10

醒了之后,老头跟老伴儿说了这个梦,想起来可能是枕头里的银子跑了,拆开枕头一看,果然银子没有了。

所以老头就跟着来到施复家,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在他家。

施复都惊呆了:这是个神话故事吗?

赶紧招呼老头进屋。

老头说:既然这事儿是真的,我就不进去了,我看你家叮叮咣咣的,看起来就是一副兴旺的派头,难怪这银子也势利眼,往你家跑呢,这都该是你的。

施复说:既然银子是你二老的养老钱,我就不能要,媳妇儿,把银子拿来还给老人家。

老头看着拴着红绳的银子,眼泪不由得流下来:我就纳了闷儿,黄江离这儿十来多里路,还隔着一条河,你们连脚都没有,是咋跑过来的呢?

施复说:老人家,你也别难过,银子您带回去吧。

老头叹了一口气:算了,我就算带回去他们还会跑的。

施复说:我把他们送回去,他们应该不会跑了。

老头摆摆手:天命不可违,勉强不得。

俞氏悄悄跟施复说:老人家说不要肯定是不会要了,我有个主意,不如塞两锭银子到包子里,让他带着路上吃,到了家看到了不可能再送回来了吧?

施复说好。

可老头不要包子:我家里都是干这个的,我不要。

俞氏硬塞给他:我这馅儿你肯定没吃过,拿回去给大娘尝尝吧。

说着,叫过一个仆人:你摇船把薄大爷送回去,一定要亲自送到家。

这个家人也真是用心,不但把薄老爷子送到门口,还亲自搀着老头到屋里。

老头很感谢,顺手把两个包子拿出来:也没啥好感谢你的,这两个包子你拿着路上吃吧!

仆人推辞不过,只好带着两个包子回来了。

走进院子,施复一扭头看到他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两个包子:这不是我送给薄老爷子的吗?咋在你手里?

家人就把事说了一遍。

施复心里一阵苦笑:看来这老爷子真是没有福气享受啊。

一挥手让仆人下去:吃的时候小心一点,可别硌着牙,千万不要再送给别人。

仆人一头雾水地回到家,随手把包子给了媳妇儿,刚想告诉她这包子不要让别人拿走了,另一个人隔着墙头喊他过去喝酒,就没说什么出去喝酒去了。

他媳妇儿看着两个包子,心里想:两个孩子这两天正积食,要是看见了给偷吃了,可就更不好了,还不如拿去跟老板娘换点不伤胃的东西吃。

带着包子找到俞氏:我俩孩子这两天积食,不能吃这,麻烦你给换点别的软和的。

俞氏也没在意:你自己看想吃啥,就拿吧。

那女人就把包子放在桌子上,自己捡了一些点心回去了。

后来施复进来准备跟俞氏说老头又把包子送给别人的事,却看见包子完好无损躺在自己家桌子上。

夫妻二人,不胜嗟叹。

方知银子赶人,挥之不去;命里无时,求之不来。

11

后来施复夫妻二人把薄老头当成亲人,经常送米送面,老头死了,又买了一块地厚葬了。

再后来,施德胤长大了,娶了朱恩的女儿,一家人幸福美满。

施复的财富慢慢积累,成了一方首富。

两口子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4 阅读:271

咩咩爱历史

简介:洞察世界,体察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