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满族各阶层人的出路

山雁说过去 2024-05-30 06:28:23

赵书/文

皇族的出路

一个民族内分为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层,满族中最显赫的姓氏是爱新觉罗。关于爱新觉罗的产生,有一个美丽的神话。很早很早以前,有三个仙女到长白山圆池洗澡,忽然飞来一只美丽的喜鹊,把一颗通红溜圆的红果丢在了三妹佛库伦怀里,佛库伦见到此果十分可爱往嘴里一放,这果子就吞到肚子里了。佛库伦因此而得孕,生下个男儿叫库布里雍顺。库布里雍顺很快就长得又高又大。辞别了额娘佛库伦,撑着木筏顺流而下,来到一个叫三姓的地方。由于制止了一场仇杀,被三姓人民推为了酋长,建立了鄂多里城。库布里雍顺传说是爱新觉罗的祖先,所以清代在圆池---库布里湖边,竖起一座“天女浴宫碑”,表示不忘根本。满族人不管驻防在什么地方,均自诩长白山人。每年七月十五放河灯,河灯上也书上“直上长白”的字样。因上述这个传说,所以全体满族人均把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当做自己民族的发源地。

▲三个仙女到长白山圆池洗澡故事插图

爱新觉罗是清代皇族的专用姓氏。凡此姓氏的人均为宗室,在封建社会视为“天潢贵胄”,血统高贵,因此不能直呼其姓氏。在清代,只有宗室才允许束金黄色的腰带,俗称“黄带子”。黄带子和正黄旗是两个概念,黄带子是宗室身份的标志。八旗中各个旗均有黄带子,而且主要分布在下五旗。如溥任先生出身于醇亲王府,但他的旗份是镶白旗,而恭王府则是正蓝旗。正黄旗是八旗中的一个旗,虽然它有过皇帝亲自主管的历史,刚进关时称上三旗,但其中皇族并不因此就比其他旗多。一旦新皇帝继位后,皇帝的各位亲兄弟均要分府,分府后的旗份主要是下五旗,所以正黄旗中主要的还是一般旗兵。爱新觉罗是从女真人的古姓觉罗发展来的。由于觉罗这个姓中出了英雄,名叫努尔哈赤,凭着父祖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了女真各部,创立了后金。他的儿子皇太极继父业又建立了清朝,为了使自己的子孙区别于其他同姓之人,于是在“觉罗”之上又加了一个家庭徽记“爱新”字。觉罗是姓,爱新是氏,爱新觉罗连称起来,意思是说建立了“爱新”(金)朝的觉罗氏的后代。在清代,以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的直系子孙才可称爱新觉罗,塔克世的伯、叔、兄、弟之后均只能称觉罗,但允许腰系红带,俗称“红带子”。在清代,爱新觉罗氏的族人一落生就可以载入专门记录皇族谱系的《玉牒》,并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权。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至1938年,这个约两万人口的家族谱系完整,支脉清楚。300多年来,这个家族保持满族成份的人口至今仍应不下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现在只能把与北京有关的情况简述一下:

▲满族子孙绳。

①近支皇族。封建社会是按血统分远近来挑选皇帝的继承人。清代一般也是采取子继父位的办法,但不强调长子继位。而是在皇帝众多的皇子中,好中选优,谁聪明能干,谁就有条件被选当继承人。道光皇帝有九个皇子,选择了第四个儿子奕詝接替皇位,这就是咸丰帝。咸丰帝有两个皇子,大儿子叫载淳,二儿子尚未取名就天折,只好让不懂事的孩子载淳当了皇帝,这就是同治。同治皇帝长大后,尚未抱上儿子就死了。理应从同族近支皇室中选择一名堂侄接续皇位,但由于西太后执政,强行从同治皇帝的堂兄弟中选择一名儿童来继位。这个孩子就是威丰皇帝七弟奕譞的二子载湉,即光绪皇帝。光绪皇帝又没有儿子,只好让其五弟载沣的长子溥仪继位,这就是末代皇帝宣统。溥仪有弟四人:二弟溥杰、三弟溥供(早亡)、四弟溥任(金友之)。溥仪也没有孩子。这就形成了清代末期皇宫内50年未闻婴儿哭,连续几代皇帝无儿子,于是连续出现了三个幼儿登基的小皇帝。所以讲近支皇室时,只好以嘉庆皇帝以后视为近支。凡嘉庆皇帝之后,奕字辈名取“言”字部,如奕詝、奕䜣、奕譞;载字辈偏旁皆取“水”部,如载淳、载沣、载洵、载涛;溥字偏旁皆从“人”字部,如溥仪、溥伒、溥佺、溥儒;毓字辈均从“山”字部、如毓嶦、毓峨、毓嶂、航崯等。毓字以后行辈名为:恒启闿增祺。1937年修爱新觉罗宗谱,仪又续了12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近支皇族由于一般家业比较殷实,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也比较严格,所以辛亥革命后虽然连续几十年的混战,他们能以变卖家财为生坚持到新中国成立。又因受过良好教育,所以这个家族的成员在政治上落魄后,出现了许多文化上的名人。溥侗是京剧名票友,又称红豆馆主,在近代京剧史上很有影响。溥儒近代与张大千齐名的大画家,画坛上号称南张(大千)北(心畲)。其他出名画家还有溥佐、溥佺(松窗)、溥价(雪斋)、溥侗(毅斋)、毓頔、毓峨、毓崃、毓崟、毓峰、毓崧等。②八家“铁帽子王”。按照清朝的规定,因功得到的封爵,每代要递降一爵。清初有八家建国时创立的“宗室王爷”,由于功劳大,又是当时皇帝的至亲,于是允许世袭罔替、像皇帝一样可以世代相袭。老的王爷死了,可以从其王子中选择一个接替其王位,这八家是礼、郑、睿、豫、肃、庄等六个亲王及克勤、顺承两个郡王。礼烈亲王后裔中著名人物叫金仲仁。1950年,北京戏曲实验学校聘请他为教授,并为他画了一张油画像挂在校内以示尊崇,郑献亲王自从“辛酉事变”中袭爵王爷端华和他的弟弟肃顺被西太后问斩后,一蹶不振。在郑献亲王的后裔中有一位金晏煦先生,1984年从机械公司退休,书法在群众中小有名气。睿恭亲王后裔金寄水,是位作家,主要著作有《王府生活实录》等。像豫通亲王后裔华大平,是学有所成的科学家。肃武亲王后裔金连经,是著名画家,北京市政协委员。和硕庄亲王后裔金恒徽长期在铁路部门工作,现退休。克勤郡王后裔金耀章,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现已离休。顺承郡王后裔常瀛生,现为市文史馆馆员,满语专家。

▲嘉庆皇帝

③ 皇子王孙和一般宗室。清朝入关以后各朝皇帝之子因系“天潢近支”,也封授世爵,称为“恩封诸王”,以与清初开国的八家铁帽子王相区别。有清一代,实际受到贝勒以上封号的皇子18人。其中康熙帝第13子怡亲王允祥、清末恭亲王奕䜣、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也获得了世袭罔替的资格。其余诸王由于是按代递降,至辛亥革命时,有的已与一般宗室生活情况差不多。一般宗室虽然也小有财产,但无经营本领,又不知节约度日,很快就破产成为一般贫苦市民,与一般旗人家庭差不多。如住在东城东颂胡同的宗室金子振,日伪时期是开源毛织厂的技术员;宗室金玉增的父亲日伪时期以拉洋车为生;还有的饿死街头,以及被日本人抓了劳工的,其中也有爱新觉罗氏。

八大姓氏

除了爱新觉罗以外,满族还有八个大的姓氏。关于满族八大姓氏,历来各书说法不同,各地说法不同,我这里只讲我在做民族工作中认为的八大姓氏。这八大姓氏一是历史上名人多,二是现在人数也多,三是满族姓氏特色明显,知道自己所属哈拉的人也多。这八个大姓氏在清朝出现了许多高级官吏,或者历史上出现过皇后,所以家中能有些积蓄,对子女教育也注意。辛亥革命后家庭虽不富裕,但由于子女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一般还可以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以当教师和普通职员者居多。

▲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 按音译汉姓为“关”。由于瓜尔佳氏祖籍为苏完,安褚拉库、长白山、乌喇等地,所以在辛亥革命后,有以自己原籍第一个字的声音为姓的,冠汉姓分别为:苏、安、常、吴,尤其是冠姓吴的居多。由于瓜尔佳氏在辛亥革命时,正值以“桂”和“惠”为名字第一字辈份的人多,所以也有许多家庭以桂和惠为姓。尽管八旗满洲姓氏有1114个(含满洲姓氏644、蒙古姓238、高丽姓43、汉姓 189),但是瓜尔佳氏(关)无论是从人数上、社会影响上均十分重要。如著名画家关广志、关松房,北京琴书创始人关学曾,风筝艺术家关宝翔。在教育方面瓜尔佳氏也出了不少人才,如七届市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朝阳区优秀体育教师关槐秀,第二届北京市统战系统先进个人、清华大学教授关振铎,市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高级教师、原蒲黄榆第二中学校长关宗荫,北京市第五中学高级教师关华楷,北京古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教授、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关存和,多次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主任的142中学高级教师关玉中等。

▲钮钴禄氏

钮祜禄氏 按音译汉姓为“钮”,按意译汉姓为“郎”。由于钮祜禄氏原籍为东北英额、珲春等地方,因此冠汉姓时也有以“英”和“鄂”为姓的。也有以钮和郎的近似音“刘”以及“牛”“梁”、“杨”和“陆”为姓的。钮茂生同志是高级工程师,他在 70年代曾参加北京市水利工程“五查”、“四定”工作和密云水库抗震防汛总指挥部工作。80年代初期担任中共密云县委书记,后调到中央主持制定黄河防汛抢险工作规范化方案,1993年3月任国家水利部部长。钮隽是原中国戏曲学院副研究员,编写和整理的京剧剧本有《乳娘传枪》、《张良逃关》、《怀刃记》、《杀狗劝妻》、《冀鲁侠踪》等。钮骠是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北京市京剧史研究会秘书长。郎绍安是著名面塑艺人,号称“面人郎”。郎冠英同志是建国前我市电信工人在白色恐饰中进行罢工斗争的中共地下党员负责人之一,曾任我市党史研究室主任。郎觉民曾在50年任代北京铁路分局副局长。原北京市计生委副主任郎雪宝也是满族人。

▲舒穆禄氏

舒穆鲁氏 按音译汉语为“舒”,也有译为“许”和“徐”的。也有取“穆”和“鲁”为姓的。因为舒穆鲁氏发源于东北朱舍里地区,在辛亥革命时,有很多家庭以祖籍最后一个字“里”字为姓,写成汉姓“李”。舒穆鲁氏近代最有名的人物就是人民作家老舍先生。他把“舒”字拆开为名:舒舍子,后又以老舍为笔名,是京味作家的代表人物。他是正红旗人,祖居在西城新街口小杨圈胡同。原工艺美术公司副经理、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的徐铎,是1943年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生,建国前在晋察冀军区搞美术设计。清华大学汉语教学中心主任徐葆耕教授,他与别人合写的电影剧本《邻居》,拍成影片后获金鸡奖,本人受到北京古政府表彰。七届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徐仲华教授,是北京市语文教改研究会会长。

▲纳喇氏

纳喇氏 按音译汉姓为“那”。由于纳喇氏原籍是叶赫,所以也有以“叶”和“赫”为汉姓的。在叶赫地方还有个大姓氏,叫颜扎氏。颜扎氏的连称是叶赫颜扎,冠汉姓大多是颜的谐音“阎”和扎的谐音字“张”为多。由于叶赫那拉氏和叶赫颜扎氏同是叶赫的祖籍,所以纳喇氏在辛亥革命以后选择汉姓时很多人选“张”或“章”为自己的姓氏。北京市政协三至八届委员、北京市民委副主任张寿崇先生是叶赫那拉氏,他是晚清内阁大学士那桐之孙,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文学系,1947年任北平满族文化协进会会员。1984年曾主持创办三期满文班并领导了北京市民族古籍挖掘整理工作。北京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主任叶大微,全国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北京西城区少年宫主任那淑芳,北京市模范教师叶多嘉等人满族老姓(哈拉)也是叶赫那拉氏。

▲富察氏

富察氏 按音译汉姓为“富”或“傅”,也有用第二字察的谐音为“查”的。由于富察氏祖籍在东北沙济和额宜湖,因此也有冠汉姓为“李”“齐”或者“胡”的。北京画家富察铸卿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联合举办“庆祝彩虹桥50周年”庆典艺术展上获一等奖,书法家富察壮净的字端庄秀丽,在书坛上别具一格。傅惜华是近代北京著名的藏书家,傅雪是著名的昆曲专家,傅耕野是著名的北京史地专家。还有一位将军作曲家傅庚辰,他为电影《闪闪的红星》所做的插曲几乎家喻户晓。上海电视台导演富敏是北京籍的满族人,她导演的《穷街》《窗口上的脚印》《好好叔叔》《小不点儿》《这里也是一片热土》《二个和一个》《十六岁的花季》等电视片受到观众喜爱。她的作品曾十次获得飞天奖,四次获得金鹰奖。

▲佟麟阁

董鄂氏按音译汉姓为“佟”或“董”。由于董鄂氏在清初出了一位何和礼,是努尔哈赤长女的额驸,并授为一等大臣,所以其后代也有以“何”为姓者。现在满族人冠汉姓时姓佟的比较多但姓佟的不一定是重鄂氏,因为康熙的母亲为佟佳氏,是辽东汉人佟养真的孙女。佟养真的妻子是爱新觉罗氏,佟养真是宗室之婿,所以把他从汉军正蓝旗招入满洲镶黄旗,成了满洲旗人。满洲八旗和汉军八旗均是旗人,如果汉军旗中有功劳超群者,可以经皇帝批准招入满洲八旗。从此意义上说,满洲八旗和汉军八旗之间的差别不光是民族之别,还是有政治含义在内。佟家招入满洲八旗改称佟佳氏后,鼎盛于康、雍、乾三朝,代代有名臣,所以在北京民间有“佟半朝”之说。在城为,东城有著名的“佟府”;在城外,有佟家坟。在近代,还出了位抗日英雄佟麟阁。佟府原在灯市口路北,现为北京市25中学所在地。府旁原有条胡同叫佟府夹道,现在佟府没有了,按谐音雅化的原则改称为同福夹道。由于董鄂氏和佟佳氏均为满洲大姓,又均可冠姓为“佟”,声势显赫,所以在北京郊区目前尚有四处以“佟家坟”命名的地方:处在海淀叫季青,…处在不景山五里坨,一处在朝阳十八里店(现张家店),一处在朝阳大屯(现羊坊)。目前在北京佟姓满族知名人士有中国书法家协会秘书长佟伟、著名歌唱家佟铁鑫、原北京市规划局局长佟铮等。

▲完颜氏

完颜氏 汉译为“王”或“汪”,也有以“完”字音冠汉姓为“完”或“万”,也有以“颜”字音冠为“颜”或“阎”的。完颜氏在中国万史上曾建立过金朝,现在北京的完颜氏乃金世宗完颜雍的后代,所以也有以“金”为姓的。完颜氏家族在清初被确认为金裔,得到皇帝的肯定,被列为满洲八旗中上三旗的镶黄旗。我曾拜访过金世宗一十七世孙王佐贤先生和王爱兰先生,王佐贤先生才华横溢,尤其是对北京史地典故有问必答,使我惊叹不已。我问他,以您的才学,为什么终生只当个医院中的文书呢?他说他家在清朝是十代红顶大花翎,有名的遗老遗少,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谁能用呢?他心胸开阔,因有武功根底身板十分结实,年过80仍文思敏捷,举止文雅。王佐贤先生六世祖期成在乾隆十八年曾陪乾隆皇帝到大房山去祭祀金陵。当时在京的完颜氏宗族共有59支、现官96员。上佐贤先生祖居“半亩”,是北京有名的私人园林,位置在美术馆北边。王佐贤先生年过80仍终日笔耕不辍,有《康乾遗俗轶事饰物考》一书出版。王佐贤先生书画皆精,很受世人喜爱。王爱兰(武贤)先生是溥仪先生的六妹溥韫娭的丈夫,因画兰花出名,而名爱兰。

伊尔根觉罗氏 汉泽为“赵”。音译可冠汉姓“伊”“于”。按行辈字可冠姓“常”。伊尔根是满语平民的意思。清朝末年,满洲贵族以冠汉姓为时尚,--些宗室也纷纷白称为“赵”,这些宗室认为,要冠汉姓就取白家姓的第-家。由于平民可以冠姓赵,宗室也可以冠姓赵,原来已冠姓“肇”和“兆”的满族人,为了隐瞒自己民族成份,有的也改姓“赵”。所以在当代满族人中,姓“赵”的比例很大,人数也相当多。1959年国家民委派出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来北京调查时,在被调查满族家世和职业情况的33人中,姓赵的就有7人,占被调查者的21.1%。以往记载满族八大姓时,一般是把马佳氏、费莫氏、章佳氏、索绰罗氏列在伊尔根觉罗氏之前,根据满族目前姓氏分布情况,伊尔根觉罗已是一大姓氏。九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鹏飞、现市规划局局长赵知敬、原纺织总公司副经理赵海、著名作家赵大年均是伊尔根觉罗氏。

有一技之长的八旗兵中的工匠

辛亥革后满族中低阶层人的出路按不同阶段有如下变化:

▲宣统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第一阶段(1912~1925年)。由宣统宣布“逊位”到被冯玉祥将军驱逐出宫,这一时期的八旗已名存实亡。原来八旗兵营中的工匠,如铁匠、弓匠(兼木工)、鞍匠(皮工)、箭匠(棚匠)、刨头匠(泥瓦工)等纷纷进入社会,以一枝之长谋生。如四届市政协委员金玉林的曾祖父,就以自制绢花谋生、到他这一代已是四代“花儿金”了。但一般八旗兵平日只是操练骑马射箭,无一技之长,无法像匠人那样“军转民”。为了解决八旗兵丁生计问题,八旗各自建立了生计处,并且还成立了一些全市性的组织:满族同进会、八旗生计维持会、宗族生计维持会、旗籍生计研究会、共和旗籍生计同仁会、两翼八旗生计研究会、内务府三旗共和协进社、外三营生计协进会、八旗生计讨论会。这些组织办了些编筐纺线、织袜子、织地毯以及售品部等事业,但成效不大。

▲白乙化

第二阶段(1925~1928年)。1924年11月24日奉军首领张作霖率兵进京,同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成立。段祺端为“临时总执政”。奉军进京后,完全停止了八旗粮饷,至把京畿旗产据为已有。进驻北苑、西苑一带,使各上府也完全失去了经济来源,1928年6月3日张作霖退出北京,在皇姑屯被日军预埋的体弹炸死。6月28日、国民党南京政府令,直隶改称河北省,北京改名北平。这一阶段,八旗组织完全消亡,各阶层满族人均各自谋求生路。由于当时北京还是全国的首都,就业机会比较多。稍有文化的旗人,他们一般是官僚子弟,在各机关当文书或抄写员在各级学校当教员、在旅馆当服务员,在商店当伙计,还有在中外公馆中任下级职员等等。没有文化的一般旗人家庭,相当一部分人到刚刚建立的工厂中当工人,还有在服务业中当茶房、店员、家庭雇工、电车工人、汽车夫、洋车夫,以及警察、卫兵、赶脚、赶车等。另外农业中的长工、短工,手工业中的学徒、裁缝、鞋匠、木匠、瓦泥等也有大量的满族人。奉军在北京时,满族城市贫民中有许多人无正式工作,以摆小摊、打鼓卖旧货、捡沟货、做零活;、女人街头缝穷、卖大碗茶、算命、卖唱等为生。首都南迁、奉军北撤,北京市的消费能力大为下降,满族人谋生更为艰难。第二阶段(1928~1937年)。北京改为北平,不是首都了,经济陷入了全面萧条。当时北平铺设了有轨电车,许多人因乘电车而不坐洋车(人力车),使得那些无钱无文化无技术当了人力车夫的工人一般满族八旗兵丁无活可干。满汉人力车工人为了生活,为了共同利益串联在了一起,爆发了捣毁电车的大示威。结果被捕去1200余人,有4人被杀害。北平邮电满汉工人也要求增加工资,实行息工。1932年5月北平邮务工人为反对政府邮资加价政策再次罢工。1933年,丹华火柴厂满汉工人爆发反对强扣“爱国捐”的斗争,财政部印刷工人爆发反对拖欠工资的斗争,小学教师要求发清欠薪的斗争………这一段时间有职业的工人、教师因经济问题不断罢工,而没有固定职业的满族人大量死亡或逃亡。北平市人口急剧下降,只剩下140多万人,流动人口更是减少。在这一阶段,满族工人中也出现了一批技术骨干。如1929年12月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考古发掘出“北京人”人头盖骨化石,跟着实施发掘的技工头赵万华就是健锐营八旗的满族人。与此同时,一些王府后裔由于不学无术,家财荡尽,有的流落街头,有的甚至去刨自己祖先的坟墓。1931年,北平当局捕获盗掘睿亲王多尔衮慕的不法分子,其主犯竟是多尔衮的后裔钟氏兄弟。第四阶段(1937~1945年)。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北平的满族人和汉族人一样受到残酷的折磨和镇压。如考古发掘技工头赵万华被日本人挑腹死在房山县城外,宗室金毓林在燕京造纸厂工作也被日本人抓了劳工一去无回。广大的北平满族人民和由东北进关来平的满族人民,同北平人民一道参加了伟大的抗日斗争。和亲王后裔金恒贵(李雪)去晋察冀边区当了八路军电台的机务员曾任过八旗兵管带的董鲁安教授逃到边区当了晋察冀边区的副参议长。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满族爱国英雄很多,如智取敌人监狱的赵侗、坚持武装斗争的白乙化、宁死不屈的密云县县长沈爽、血染疆场的大学生何宜之等等。

▲沈爽

第五阶段(1945~1949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来到北平,物价飞涨,民不聊生。1946年我家住在西城旧鼓楼大街前马厂胡同,我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军队对北城富户钟杨家杨厚安先生的勒索情况。杨家因财产问题家庭内部出现纠纷,国民党当局借机介入勒索走一大批钱财。当时是开着装甲车去杨家取东西,整个胡同的人均出来看这一幕,给我留下印象颇深。当时最缺的是粮食,古玩玉器不值钱,许多靠卖家当为生的人家也更困难,连溥仪七叔载涛先生也曾到德胜门外的小市摆地摊为生。建国以后,满族人民才获得新生,当家做了主人。

1 阅读:4

山雁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