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饮食文化中保留了若干满族特色

山雁说过去 2024-05-20 08:09:23

赵书/文

满族人的饭食既体现了发源于寒冷北方地域性的特征,也显示出兄弟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有人一提满族食品就说是满汉全席。其实满汉全席是宫廷宴饮食谱,以满族饽饽为主食,吸收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食品特色,再加上全国各地菜肴、烹饪技术的精华,精心安排而成的。据我所知,满汉全席的权威并不在北京,最早最完整的满汉全席菜单是记录在李斗的《扬州书画航录》中,是淮扬厨技的杰作。满汉全席是江南汉族大宴的款式与满族饮食民俗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各族各地名肴玉食的大荟萃。满族饮食文化有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满洲饽饽。所谓满洲饽饽,是满族对以面做成的食品或糕点的统称。旧日北京有许多专做满洲饽悖的糕点铺,主要品种有:萨其玛(满语糖缠的意思)、芙蓉糕、绿豆糕、五花糕、卷切糕、凉糕、风糕、豆面卷(驴打滚)、马蹄酥、肉末烧饼、小酥合、豌豆黄、牛舌饼、苏叶饼、波罗叶饼、打糕、馓糕、豆擦糕,炸糕等等。这些饽饽历史上均是满族人自己在家做。许多饽饽都是又粘又凉,这与满族先民的生活条件有关。粘食耐饿又便于携带,适宜外出游猎和出征时食用。

②煮白肉。满族人有食白肉的习惯。白肉,就是用白水煮猪肉,微火慢,直到把肉里的脂肪都化入汤中。经过文火煮出的白肉肥而不腻,切成薄片,蘸着作料吃,非常可口。每到节日,满族人几乎家家煮白肉,这些白肉可以用来祭神、祭祖和在婚丧事中待客,也是节日改善生活的食品。北京西单有个沙锅居,就是东北人开的买卖。

③蜜制食品和过冬菜蔬。养蜂是古代满族人的一种生产方式。蜜饯是保存鲜果的一种好方法,许多鲜果经过案钱可以保存到春节。满族人春节晚上要熬夜,叫做守岁。守岁时要吃各种零食,除了瓜子花生以外,还有精制的蜜钱,如蜜饯海棠、蜜饯白桃、蜜饯红果等。为了在冬天能吃到蔬菜,满族人把大白菜渍成酸菜,燉、炒、凉拌、包馅均行。还有腌成咸菜、晒干莱等办法,使漫长的冬天仍有菜可吃。豆汁是绿豆制粉丝的副产品。绿豆浆发酵后,滤去做粉丝的豆粉,剩下的酸味液渣调好稀稠,烧开了就是能喝的豆汁。过去一般旗人家生活较苦,吃饭时经常以豆汁当汤,而且喝豆汁还能上瘾,越喝越爱喝。这大概与满族人在关外时就有喝用发酵后的玉米面制成的“粗面条”酸汤子传统有关吧。初来北京的人多半喝不惯,觉得又酸又馊象刷锅水。豆汁对于北京老满族人来说,是一种既可当茶又可当汤的美味饮料。如果有一段时间不喝,还非常想,仿佛在豆汁的味道中可以品尝出人生多种滋味。

④馅类面食。满族人好吃馅,最典型的是馄饨。馄饨二字来源于东北,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一种食品的名字。馄饨二字虽不是来源于满语,却是满族人极为重视的一种吃食。清代满族人有三大节日:一是春节,二是万岁节(当朝皇帝的生日),三是冬至,历史上满族人在冬至这一天要到郊外行燔柴礼,就是点燃火祭天。清朝进关后,没有那么多木柴用来行燔柴礼,留下了冬至吃馄饨的习俗。除了吃馄饨以外,还有一种馅饼叫褡裢火烧。这种火烧形状似一-个四角漏孔的长方形包袱(满语叫褡裢),放到铛上经火一烤,里面的肉馅受热后烙出了油,油自孔中流到饼铛上,等于油炸馅饼。馅饼中的肉馅由于油被烙出去了,所以也不腻,吃起来外焦里嫩,很可口。还有一种炸三角,薄皮大馅,外焦里嫩,也很有特色。总之,春节晚上要吃馅,家家都赛着剁肉馅,鞭炮声、剁馅声响成一片,显得日子过得红火。有的人家穷得吃不起饺子,含着眼泪也得剁案板,仿佛家中要不剁馅就不能“岁岁平安”,过节就没有气氛似的。肉馅饺子(满族人也叫饽饽)是初一白天吃,年三十晚上吃的饺子是素馅的,为的是一年肃静,免生杂事。

⑤酱类食品。过去许多满族人家中自己制甜面酱。满族人喜欢酱类食品,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东北产大豆,有丰富的制酱原料。二是酱类食品符合军事要求,是一种简单快速的食品。八旗兵到处转战,需要吃“快餐”。随军带着干酱,吃起饭来很方便。如果有青菜,把菜一剁,用酱"一拌就是菜。这以后就发展成许多用酱炒的名菜,如果有面条,用酱一拌就能吃,以后就发展成住户吃的炸酱面。如果有饼,有菜有酱就能吃,这以后就发展成春饼。把萝卜类的蔬菜腌到酱里就成了酱菜。60年代,我在北京绒毯厂工作,有一位叫穆森的同事对我说,每人每月半斤油不够吃,你可用酱焖扁豆,又好吃,又省油。我听了哈哈一笑说:你是满族人吧?她听了一愣,问:你怎么知道?我说:因为只有满族人才这么穷吃!总之,满族人喜欢酱,来到北京后又发展了酱类食品。如今,用酱当佐料或做菜已是北京食品一大特色,细究起来,有满族人的贡献在内。

0 阅读:11

山雁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