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交恶时期,为何赫鲁晓夫依然同意向中国出口图-16轰炸机?

雅旋谈社会 2023-03-02 02:41:12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枚氢弹爆炸成功,我们成为继美苏英之后,第四个拥有聚变核武器的国家。

执行此次任务的是编号50671的“图-16型”战略轰炸机,而这款轰炸机在完成国产化之后,有了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轰-6”。

但不太为人所知的是,“图-16”是苏联出口给中国的,而且出口时间正值中苏交恶时期。

为何苏联会在这种关头向中国出口这款“杀器”?

读懂这件事,你就能读懂赫鲁晓夫

图-16战略轰炸机

苏联的大国重器“图16”

要理解“图-16”的出口究竟意味着什么,还要从武器装备本身讲起,在国际军火贸易中,武器分为战术武器与战略武器两种

所谓的战术武器指的是能改变战场局势,但不能改变双方根本力量对比的装备,比如单兵武器、装甲车以及轻型飞机

而战略武器,指的就是能从根本上改变双方力量对比的装备,比如航空母舰、洲际导弹、以及我们今天提到的战略轰炸机

“图-16”型战略轰炸机是图波列夫设计局负责制造的一款双发喷气式战略轰炸机,该项目的研发开始于1950年,1952年该型号飞机完成首飞,两年后开始批量装备苏联部队

在“图-95”战略轰炸机服役之前,“图-16”不仅是苏联装备的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也同样是世界上仅有的几种可以执行核攻击的飞机之一

其对标的美国装备是“B-47同温层喷气”,而这正是全世界第一款大规模装备的喷气式战略轰炸机

B-47 同温层喷气

按理来说,这种层次的尖端装备不管到哪里都得藏着掖着,而且实际上,自二战结束至今,西方国家中拥有这种装备的美英法三国也从未出口过此类武器

以美国为例,哪怕“B-52同温层堡垒”已经服役了超过半个世纪,美国都没有把这款老爷机出口给任何一个盟国

那么为什么苏联会将这样的武器在中苏交恶期间转交给中国?其实一大半原因,都在于赫鲁晓夫这一个人身上

赫鲁晓夫慷慨解囊为中国送来“大杀器”

斯大林时代,苏联对华军售的总体态度还非常保守,许多关键技术并不想让中国人都学去

然而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后为获得中国的支持,极大地提升了对华援助的力度与技术含量

1955年苏联公布了78项对华第二批重点援建项目,其中就包含了帮助中国仿制“图-16型”战略轰炸机

要知道一年前苏联军队才刚刚装备这款飞机,而且同时代中国的战略轰炸力量完全就是一片空白。这一项技术引进意味着苏联将帮助中国从零开始建立起一支战略级别的威慑力量,就连当时的党中央对此都有些不敢相信

不过赫鲁晓夫确实说话算话,一年后,他在莫斯科批准了图波列夫设计局向中国转移全套生产技术

毛主席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表示“既然赫鲁晓夫突然大方起来了,我们就要果断抓住这个机会”

毛主席与赫鲁晓夫

于是1957年9月7日,在中央的授意下,主管军工的聂荣臻元帅以团长身份率领“中国工业代表团”赴苏谈判。经过一个多月的协商之后,两国达成《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承诺在核武器、战略火箭、战略飞机以及先进电子设备等多方面对中国展开技术输出

这份今天看来慷慨到不可思的的协定在日后并没有被完全落实。实际上,不到两年之后,大感后悔的赫鲁晓夫就借着美俄互相承诺“防止核扩散”的机会,单方面撕毁了《国防新技术协定》并撤走了全部苏联专家

自此以后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全部落到了我们自己头上,然而中国也并非全无收获,因为从协议签订到撕毁的两年间,我们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在战略轰炸机上,实现了0的突破

苏联援华专家

1958年7月23日,苏联首先送来两架图-16实验机,分别送给西安与哈尔滨的飞机制造厂进行拆解研究,并尝试制造其生产模具

次年一月,赫鲁晓夫承诺过的另外两架可直接使用的“图-16”抵达中国,并于12月由哈尔滨122厂正式交付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战略轰炸机,不过这时距离赫鲁晓夫撕毁《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已经过去了整整半年

虽然苏联的单方面违约对中国的战略轰炸机国产化与造成了极大影响,但还是帮助中国人迈出了极为关键的第一步

为何苏联会下决心帮助中国迈出这一步?这还要从赫鲁晓夫的为人讲起

今日的哈尔滨122厂

赫鲁晓夫的“兄弟”做派

和赫鲁晓夫相比,斯大林的行事风格更像一个“沙皇”。在斯大林时代,苏联的政策着眼点更加注重苏联一国,而并非像后来一样代表一个阵营。

因此那时的苏联对中国以及中共始终抱有戒心,这一点不仅能从苏联对国民政府的援助中看出,也能在朝鲜战争初期苏联空军的“以次充好”中看出。

不过和斯大林单纯注重苏联一国利益而对社会主义阵营欠缺关心相比,赫鲁晓夫的手伸得很长,掏钱也很爽快

虽然毛主席评价赫鲁晓夫不懂什么共产主义,可是赫鲁晓夫本人却坚信“共产主义好”,因此从根本上讲,他本能地愿意将同属一个意识形态下的共产主义国家当做有钱大家花的亲兄弟

而《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就是赫鲁晓夫把中国当做“兄弟”的产物

虽然赫鲁晓夫在执掌苏联以后加大对中国的援助力度,其主要目的是获得中国对他地位的支持

然而援助多少、力度加大到什么程度,也是赫鲁晓夫才可以决定的事情

如果单纯为了讨好彼时一穷二白的中国,他完全没有必要将苏联当时最先进的轰炸机乃至核武器技术全部交给中国

苏联的第一枚核弹

不过从结果上来看,《国防新技术协定》所承诺的种种技术输出,简直是将苏联人的看家本领全部复制了一份传给我们

即使协定并没有被完全履行,可短短两年的时间依然为我们带来了战略轰炸机,并为我国的核工业打下了底子

这种战略机遇到今天来看也绝对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就算日后协定被撕毁了,我们依然应该多少感谢一下赫鲁晓夫的“慷慨”

可是,这种“慷慨”绝非没有代价

“慷慨”背后的真正用意

赫鲁晓夫的“慷慨”绝非善心大发,虽然他与斯大林在对苏联国家利益的理解上有所不同,可他同样有一套自己的行事逻辑

赫鲁晓夫的行事逻辑就是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虽然亲如兄弟,但是苏联永远是兄,而你们都是弟弟

因此当面对小弟时,苏联一定会慷慨解囊,但假如大哥有要求,小弟也必须无条件服从

这种“慷慨”的代价就是中苏论战时期我方着力批判的一点,即赫鲁晓夫的“大国沙文主义”的倾向

这种倾向直接导致了“长波电台事件”与“联合舰队事件”中,中苏双方对对方的不同理解

“霸道”的赫鲁晓夫

在这两次事件中,赫鲁晓夫认为苏联已经尽到作为兄长的义务,将最好的装备提供给了你们,而如今你们就应该服从我的命令,共同守卫红色阵营

但在我们看来,虽然我方接受了苏联的援助,可在国家地位上我们依然是平等的,苏联必须尊重中国的国家主权,而不能将所谓的“集体安全”建立在冒犯中国的主权之上

我们的这种观点,建立在近代以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惨痛历史之上,不能对中国历史感同身受的赫鲁晓夫会觉得中国人“误会了他”,而实际上,是他没有看见中国的真正的需求,那就是对主权不可侵犯的重视

因此他既会在中苏蜜月期有什么送什么,也会在稍有摩擦后就撕毁协定,赫鲁晓夫或许是一个性情中人,但这几件事却表现出他可能真的不适合做超级大国的领袖

毕竟,“尊重”才是大国和平交往的最大前提

17 阅读:5974
评论列表
  • 阿泰 29
    2023-03-12 06:51

    赫鲁晓夫格局还是可以的

    用户13xxx77 回复:
    客观上对华最友善。
  • 2023-03-11 19:31

    图16一直改装到今天继续用

  • 2023-04-02 11:16

    赫鲁晓夫归还了旅顺大连。他是对中国最友好的苏联领导人了。

  • 2023-04-03 22:28

    赫鲁晓夫其实对中国不错

  • 2023-04-07 16:47

    人与人之间这样的例子也不少,我可以帮你,但是你必须认我做大哥,………

  • 2023-04-24 10:04

    图16连逆火都比不上哪来战略,也就是中程轰炸机

  • 2023-04-14 19:51

    就当时的环境来说,人家当大哥没毛病啊😂

  • 2023-04-07 00:24

    其实你搞舰队,可以把一半舰队送给中国,一半自己,在指挥上大家平等呗,共同指挥呗。你的目的达到了,中国自己要求也能达到了。所以消耗老大哥无条件付出不就行了。

  • 2023-04-07 07:17

    关于赫鲁晓夫在外交风云电视剧里面有

雅旋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