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记:亲历徐州乡村田间“抗旱”后,我对农民更加肃然起敬!

一介退休老干部 2024-06-18 17:58:49

文/退休老干部67(素材/蒋思锋)

麦收结束已经过了半个多月了,原以为江苏徐州老家的父母,已经将玉米和黄豆全部种上,但前天上午打电话给他们时,才知道,家里的庄稼地,因为天气炎热,且干旱无比,至今还有两亩没有种上。

电话那端,母亲的声音显得格外沉重。他的话隔空伸出无数只触手,一下子把我拽到了数百里之外的家乡。

前天,我刚好有两天空闲,便决定回家看看。

最初,父母两人种了近十亩地,虽然现代化机械越来越普遍,但很多细活,还是需要人手工操作的,我和妻子在南京工作,因为工作毕竟忙碌,农忙时节,我们是无法回家去帮助他们的。

也许因为父母在农村的缘故,在外的日子,尽管我已脱离了农村,但我的很多亲人生活在那里,因此,家里如果遇到旱季还是暴雨季,都会让我特别牵挂。

好在三年前,我家的庄稼地,被当地的种粮大户承包了六亩,只剩下四亩,父母的辛劳也减轻了不少。

父亲告诉我,麦收之后,家门口的一亩多地,已经种上了旱稻,由于那里有一口机井,浇水相对还是比较便利的,如果种植的旱稻已经发芽,但由于连续的高温,每隔两天就要浇灌一次。

回到家之后,我发现村后二十多亩的鱼塘,已经被村民频繁抽水,已经干涸。母亲说,附近的运河里水源还是很丰富的,但我村相对比较偏僻,距离排灌站太远,因此,利用运河里的水浇灌,会比较麻烦。

在我老家的农村,这一二十年里,也曾发生过干旱的情况,那时,乡邻们为了栽种秋季的玉米、黄豆和水稻,基本上都是采取比较原始的方式,将手扶拖拉机作为动力的牵引,再用水泵浇水。

那时浇地需要很大的动静,通常是几乎人家联合在一起,支机子,下泵,倒引水,摇机子,至少需要几个人的配合。

旱季时,每户人家都急着浇水,因此,常常会发现一个现象——有时一个小渠沟里,放满了抽水的管子。

有时刚抽出水,浇了一两分地,沟里就没水了。需停下机子,等有水了,再灌引水,再摇机子。毫不夸张地说,有一年,父母浇离家比较远的半亩地,竟然耗费了一天多的时间。搞得他们精疲力尽。

我留意到,那些种植过大蒜的地块,玉米已经长到半人高了,但叶子都是卷在一起的,而收过小麦后种植的玉米,刚冒出芽来,在高温的催逼下,全部打蔫了,如果再不及时灌水,有可能都要“一命呜呼”了。

父亲说,他看了半个月的天气预报,都没有雨水,如今,别无他法,只能想尽一切办法抗旱了。也有人说,县里的相关部门,已经打算人工降雨,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施,作为老百姓们,是等不下去的。

如今老家的农村,浇地都是以各家各户为单位,不像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那时以生产队为单位,浇灌的事都是产队里统一安排,乡里规定在某几天,让排灌站的工作人员,开动大马力的机器,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将水源,沿着挖好的沟渠,源源不断地送到各个村庄的田间。

后来分田到户,那种统一供应水的方式,就取消了。

在我上初中时,那时遇到干旱,要想种上秋季的庄稼,家家户户都是用平板车拉着水袋,往干得裂出缝道的田里送水,辛苦程度不言而喻。

我真正地感同身受,是我读高二那年的暑假,那一年特别干旱,为了浇水,我也跟着父母吃尽了苦头,旱季时的水源总是供应不足,沟里一会儿有水,一会儿没水,每一位村民都瞪大着眼睛往沟里看,纷纷抢水。

此刻,我站在田边,回想着当年和家人一块浇水的情景,不由得一阵心酸,作为一个农民真的好累。也正是因为那次刻骨铭心的经历,我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

我围着田间走了一圈,随时能看到村里的父老乡亲,都在奔忙着,他们开着三轮车,带着浇水的工具,奔赴各个田间地头,而那些泵机正开足马力抽水,农民正抗旱浇地抢种,一片繁忙景象。

路上,我遇到了本玉大爷,他和大娘将浇水的工具已经拉到了地头,他对我说:“原先还想等等老天下雨,看来也指望不上了,今天俺家也要开始浇地了,浇一次最起码可以撑几天,缓解了旱情,先把玉米种子种下再说,至于其它的,暂时先不去考虑。”

尽管如今十分干旱,但和过去相比,浇灌起来也比较方便了,在我们村庄,政府这几年给村民打了好多口机井,村民浇灌时,只需要用一台轻便的汽油泵、水泵和水管,就可以操作了。

但唯一的遗憾是,需要大家排队,因为机井的水源,并不是特别丰富,有时抽着抽着,就抽光了,还要等里面的水溢出来后再继续。

这种抽水的方式,是村里一道“亮眼”的风景。

也许正是因为农事的辛苦,现在的中青年,都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我们村庄里,种地的人,都是六十以上的老人,他们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对土地有无法言说的感情,不管有多累,他们依然要让土地践行好应有的使命。

说真的,这次亲历徐州乡村田间“抗旱”后,我对农民这个职业更加肃然起敬!

目睹着这些抗旱浇地场面,真的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做农民,真的太难了!

最后,我想用一首诗(文/沙漠之舟),来表达如今老家的旱情:

天干得着了火

地旱得冒了烟

人热得晕了头

走在城里的马路上

有怕被灼伤的感觉

农村的麦茬地里

粉碎麦茬的机器开过

卷起尘土飞扬

犹如万马奔腾的景象

又似硝烟弥漫的战场

早播的玉米苗和新栽的小树

都蔫头耷脑卷起了叶子

颜色灰蓝无光

有气无力地

在滚热的风中摇曳

盼望着接受甘霖的洗礼

南水北调的

清水虽在汩汩流淌

但仍解不了

大面积土地的饥渴

沟渠边抗旱浇地的机器

排起了长队

粗细不同的塑料管子

向干渴的麦茬地延伸

那长长的塑料管里缓慢地

流动着农家人的希望

一个个抗旱浇地的农人

都晒得油煎火燎

心力憔瘁 灰头土脸

不知上天何时才能

大发慈悲

抛洒甘霖一场

写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我在心里也默默祈祷,但愿老家的那块土地,早日迎来甘霖,但愿父母心心念念的庄稼地,今年秋季能有个好收成。

0 阅读:0

一介退休老干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