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华为轮番超车,被「挤压」的蔚来高端“局”如何收场?

高工智能汽车 2024-06-14 09:35:49

2024年5月15日,蔚来全新品牌“ONVO乐道汽车”正式发布,首款定位家庭智能电动中型SUV 的乐道L60亮相并开启预订,预售价21.99万元起。

乐道子品牌以及低价车型的推出,被视为蔚来寻求破局公司持续亏损难题的药方之一。一直以来,「卖得越多、亏的越多」已经成为蔚来这家新势力的标签之一。

2023年,蔚来汽车实现营收556.18亿元,同比增长12.9%;净亏损207.2亿元,同比扩大43.5%。而今年一季度营收99.09亿元,同比下滑7.2%,季度净亏损51.85亿元,同比扩大9.4%。

这让很多投资者认为,如果蔚来不调整现有车型的定价并增加销售规模,短期内摆脱这种具有挑战性的亏损局面似乎是不可能的。而更关键的是,蔚来品牌在过去几年坚持打造的所谓「高端」市场定位,也已经岌岌可危。

把时间拨回2017年12月16日,首届“NIO Day”(蔚来日)于北京举办,蔚来品牌首款车型ES8正式上市并开启预订。这款定位高性能智能电动的7座SUV,基准版补贴前售价人民币44.8万元,限量1万辆的创始版补贴前售价人民币54.8万元。

彼时,作为首款定价在传统豪华品牌BBA所处赛道的自主品牌车型,全球首发搭载Mobileye EyeQ4智驾芯片,首个车载人工智能系统“NOMI”以及全球首创的电能服务体系NIO Power,也堪称划时代的里程碑。

按照蔚来汽车在美股上市提交的文件资料,该公司将自己定位为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公司。到了2018年第四季度,蔚来官方宣布交付7980辆ES8,成为中国市场4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中销量最高的7座SUV。

不过,2018年,蔚来年度净亏损为96.3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92%。一年后的2019年年末,蔚来汽车在发布四季度财报(全年净亏损同比增长17.2%至113亿元)后,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对外表示,“公司的现金流已撑不过12个月。”

公司在财报中这样写道:“由于持续亏损、现金净流出、营运资金为负、权益为负、融资项目完成存在不确定性等相关情况和事件,公司能否持续经营仍存在很大疑问。”

不过,财报困局的核心,实际上还是销量和研发费用。

2020年,蔚来共计交付新车4.37万辆,同比增长112.63%。其中,在第四季度,更是交付1.74万辆。而全年营收达到162.58亿元,同比增长107.8%。更关键的是,2020年销售毛利率为12.7%,较2019年的-9.9%实现转正。其中,四季度利润率达到17.2%。

而在该公司看来,毛利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全年交付量尤其是第四季度的大幅增长。同时,全年研发费用比上年下降43.8%,得益于整体节约成本和研发职能运作效率的提高。

到了2021年,蔚来实现营收361.4亿元,同比增长122.3%;年度新车交付达到9.14万辆,平均售价超40万元;同时,在没有新车型交付的背景下,公司研发、销售费用增速也继续放缓,净亏损收窄24.3%至40.2亿元。

不过,2022年全年,蔚来再次出现净亏损大幅增加的问题,全年净亏扩大至144.371亿元,同比增长259.4%。这是该公司继2019年之后,亏损再次超过100亿元。

原因之一是研发费用(NT2.0平台)全年达到108.4亿元,同比增长136%,研发费用率达到22.0%。同时,全年累计交付新车为12.25万辆,同比仅增长34%,增速出现放缓。

尤其是到了2022年年底,售价45.98万元的理想L9上市热销(2022年6月上市,9月单月交付量就破万),开始抢占蔚来在40万元以上区间的新能源增量市场空间。

紧接着,定价35.98-39.98万的理想L8,以及另一款售价31.98-37.98万元的华为问界M7的共同挤压,原本寻求在35万元价位进一步扩大销量的蔚来(包括ET5、EC6、ES6),有些吃力。

结果就是,2023年全年,蔚来共交付约16万辆新车,仅同比增长30.7%。相比而言,理想同期交付量实现同比增长182.2%,达到约37.6万辆。问界M7更是在2023年四季度连续突破月交付1万辆、2万辆大关。

数据显示,2023年蔚来全年总收入为556.179亿元,仅比上年增长12.9%;全年净亏损为207.198亿元,同比上年增长43.5%。而在2023年,蔚来还完成了车型的二代平台切换,还叠加了全系降价的促销,但市场表现并未达到预期。

而对于蔚来而言,2023年也是首次让出了自主品牌40万元以上交付量榜首的位置,理想汽车凭借一款L9就让蔚来的多款车型毫无招架之力,尽管后者依然依靠差异化定位守住了「纯电动」的细分市场龙头位置。

此前,蔚来总裁秦力洪曾直言,“目前,蔚来正处在‘出弯’阶段,从今年(2023年)下半年步入全新的台阶,7月将完成所有新老产品切换,接下来就要加速了。”

然而,对于高端定位的蔚来品牌来说,打击接踵而至。

2023年12月26日,华为问界M9(售价46.98-56.98万元)正式上市,定位为大型SUV,有增程版和纯电版两种车型;而这款旗舰新车上市136天后的累计大定更是突破8万台,刷新中国豪华车市场销售记录。

而相比于蔚来主打的换电补能以及用户售后服务体验的差异化,华为问界则主打智能化。毕竟,后者的核心电动化、智能化方案的供应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从2019年成立已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00亿元,研发人员达7000人。

即便今年蔚来开始主推城区NOA,(4月30日,蔚来汽车宣布,全域领航辅助NOP+城区路线开启全量推送),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任少卿也突然高调站台宣传自家计划,但实际在行业内乃至C端的存在感,依然不强。

同时,对于蔚来宣传的「群体智能」,本质上还是数据驱动智驾能力优化。这背后,核心的竞争要素,依然是销量。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蔚来共交付45673辆新车,仅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不足两成。

不过,对于蔚来品牌更大的负面影响,来自于华为。4月,问界M9首次实现月度交付破万,位列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第一位。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4月,问界M9实现累计交付1.53万辆,而同价位蔚来车型的交付量仅为3396辆。

有投资者认为,提高交付量无助于改善蔚来盈利能力的背景下,后者也在问界、理想的夹击下,失去了车型定价上调的能力。从理论上讲,这将有助于提高利润率。然而,蔚来并不具备这样的品牌实力,无法在不流失客户的情况下保证车型毛利率。

与此同时,尽管乐道子品牌乃至后续更低价位的「萤火虫」项目落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蔚来汽车解决短期的销量问题,但30万元以下价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蔚来实现收入为13.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以上,低于市场预期的14.4亿美元。虽然交付量仅下降3.2%,但由于自2023年6月以来的促销调价,整车业务收入下降了9%以上。

同时,蔚来汽车仍在持续亏损,并且多品牌策略也在加大烧钱的规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蔚来汽车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为63亿美元,低于2023年底的81亿美元。

此外,6月5日,蔚来汽车宣布第三工厂位于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已于近日开工建设,单班产能10万辆,计划产能为60万辆。这意味着,蔚来三家工厂的整体产能增至100万辆,几乎与特斯拉上海工厂的规模持平。

对于乐道,李斌非常直白,“NIO(蔚来)品牌以追求毛利率为先,而新品牌则更多追求销量。 ”但,对于蔚来来说,退一步(进攻更低价位市场),是否能够海阔天空,还是一个未知数。

0 阅读:30
评论列表
  • 2024-06-16 23:00

    讲了半天 不知所云[流鼻涕][流鼻涕][流鼻涕]

高工智能汽车

简介:专注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市场研究、媒体会议和投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