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全是美籍,却还在国内“捞金”,年赚4亿,账户还存有130亿

未央史默事 2024-06-02 11:34:34

前言

李晓明这个名字大家都很陌生,他连续三年成为云南首富,是恩捷股份的董事长。

但也是一个为了去美国生活,在中国套现40亿的企业家,中国赚钱美国花就是李晓明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名美籍华裔,内心却没有想着中国,甚至把全家都移民去了美国,一年赚4亿,账上存有130亿。

李晓明的投资天赋毋庸置疑,但他的所作所为却令人唾弃,究竟李晓明都干了些啥?恩捷股份对此没有做出回应?

1

李晓明来自于云南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那里环境贫瘠,生活艰难,但也孕育着一股不服输的斗志。

一家人挤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干裂的泥地散发出阵阵尘土的气息,斑驳的土墙上隐约可见年代久远的油烟印记。

一家老小的吃穿简陋,靠父亲李耀祖打点点零工和母亲在家侍弄维持温饱。

贫困并未扼杀李耀祖对儿子的期望,他放弃了亲自下地干活的机会,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李晓明身上。

即便要靠捡柴卖米勉强维生,他也坚持供儿子上学读书,希望儿子将来有一番作为。

每当看到李晓明写完作业后专注的侧脸,李耀祖粗糙的手掌不禁紧紧地攥成拳头,憔悴却坚毅的眼神闪烁着期冀的光芒。

李晓明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聪颖好学,在朋友们嬉戏玩闹时,他独自一人窝在家里,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捧读着陈旧的课本,书籍成为了他唯一的玩伴,学习成绩也因此优异非凡。

造化弄人,大学期间的一次机缘,成为李晓明人生巨大的转折点。

2

他被分配到一个化学实验室,渐渐地,这里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师长和同窗们都对这个年轻人的上进精神赞赏有加。

毕业后,他顺利进入昆明塑料研究所工作,短短数年便高升为副所长,手中的试管、眼中的专注、白大褂上的汗渍,注定了他将来必将施展浑身解数的舞台。

然而,来自祖国的恩师极力推荐,李晓明获选前往美国"取经",初到异国他乡,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景象确实让这个出身偏僻小村的年轻人大为赞叹。

美国的发达程度和现代化生活,让李晓明对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产生了疏远和隔膜,经过一番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心理斗争,他最终选择了移民打工。

在异国的岁月里,李晓明与弟弟李晓华结伴走上了创业之路,靠着兄弟俩的不懈努力,先后进入了高收入的职业行列。

曾几何时,贫穷曾让兄弟俩备受煎熬,现如今手中握着肥厚的钞票束,名车美屋尽收眼底,他们对享受阔绰生活的向往已了无遗憾。

然而,在美国的创业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屡屡碰壁的挫折,让李晓明重新审视和反思了祖国的发展前景。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3

1992年,借着国家政策的东风,云南烟草业打开了发展的突破口,李晓明敏锐地嗅到了这股商机的曙光。

1996年,从美国归来的李晓明与弟弟李晓华在玉溪合资创办了红塔塑胶有限公司。

当年,他们就凭借在国外学到的先进塑料加工技术,拿下了红塔集团、中烟工业等一系列大单。

起步阶段订单爆满,工厂机器日夜轰鸣作响,制造车间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往往工人们要连续奋战到凌晨两点,才能喘口气停下手中的活。

初战告捷后,李晓明并未自满,进入新世纪,他再次嗅到了新的商机-- 烟标行业的发展前景。

2000年,公司决定将重心转向烟标生产线,经过半年的艰苦攻关,他们成功攻克了核心技术--烟标特种纸的制造。

新年钟声刚过,订单便已拢江而来,全年营收较上一年猛增三倍有余,盈利一路飙升。

李晓明的远见和洞察力,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时再次显现出来,看似是极其不利的形势,其实也给了有眼光的他可乘之机。

他临危不乱,瞄准了无菌包装这个朝阳产业,决定突击切入这条新的产品线,一声春雷,惊醒了沉寂的冬日田园,项目组迅速展开建设,三月份便已着手投产。

短短三个月后,六月就接获了来自欧美的大笔订单。

新能源行业悄然兴起的2010年,李晓明再次识时务者为俊杰,他在上海地区精心布局,开始投资新能源领域的锂电池隔膜项目。

工厂选址、人员招聘、设备采购...一切准备就绪后,当年底,上海恩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如期诞生,撕去了新能源产业神秘的面纱,为公司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领域。

而一个恩捷的股份就让李晓明一年赚上4亿。

时光飞逝,转眼来到2018年,李晓明的事业生涯交出了压轴之作。

8月,恩捷股份与创新股份成功实现合并重组,改制为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后,公司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仅仅两年后的2020年,恩捷股份便经历了疯狂的市值暴涨,总市值高达1200亿元,李氏家族个人身家也水涨船高,达到了惊人的725亿元,依靠着恩捷的股份,李晓明的口袋中也有了120亿。

就在公司发展壮大、家族资产逐步膨胀的同时,两兄弟在国籍认同上却暗生分歧。

4

早在1995年,李晓明就已移民美国并为全家(除李晓华外)办理了美国国籍。

而这个隐藏的"美资"身份,在恩捷股份成功上市改制后被曝光于媒体,立刻引发了外界对李氏家族的质疑声浪。

与大哥不同,李晓华却作为家族中唯一保留中国国籍的成员,对此,有识之士分析,他这或许是一种策略性考虑,为了继续留在云南老家"捞金"。

钞票飞旋、利益重重叠叠,面对家族内这些金钱的动人诱惑,对于国籍的认同自然也就产生了分歧。

2020年,李氏家族开始了大规模套现操作,短短几个月内便疯狂赚走了高达40亿元的现金财富。

而同期,恩捷股份也在大肆募资,但募资的具体用途却先是噤若寒蝉,过了一段时间又透露了些许内情,让人不由猜测李家是否在"拿钱就跑"准备离开中国了。

宛如银子般的钞票从指缝溜走,哗啦啦流淌累积成钱山,引发了外界广泛猜忌。

5

2022年底,更是有消息爆出,李晓明和李晓华两兄弟遭到了"制监视居住"的处置。

有人猜测是因为之前的套现泄密被查,也有人将之与中烟的反腐风暴扯上关系。

面对舆论的质疑,恩捷股份公关人员矢口否认李家"移民""资金外流"等传闻,辩称公司正在加大研发投入,李晓明更是最近在增持公司股份以彰显信心。

但这些解释并未让公众买账,恩捷股价持续下跌未现回暖迹象,光怪陆离的股市走势曲线更令人生疑。

而最令人愤慨的,是李氏家族作为中国公民获取了数十亿利益之后,却对祖国这片曾经赐予他们机遇和土壤的国度绝口不提半句感恩。

华夏赤子啖食祖国饱私囊,转身对洋人献上最诚挚的敬意,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派无疑引发了轩然大波。

钱财对于新一代资本家来说的确是最渴求的东西,然而诚信和操守同样是家族企业生存的根基,更是中国公民应尽的最起码责任与义务。

而不论李家之前种种舞弊的举措和失德的言行是出于有心还是无心,都已经让外界对他们产生了难以弥补的嫌疑和隔阂。

结语

如果说成功只是暂时的,那诚信公信力则是永恒的,李氏家族在获得了资本和财富的同时,也应该努力赢得公众对其诚信的认同和赞誉。

否则,这个家族今后想要在华夏大地上走多远,未来可能也就将止步于此了。

参考文献

澎湃新闻——2024-02-09《云南首富李晓明套现345亿元后,与家人移民美国?恩捷股份回应》

新京报——2022-11-24《起底云南首富财富神话:搭上锂电池东风成百亿富豪 今被监视居住》

0 阅读:16

未央史默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