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年轻人逼急了会怎么样?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未杀蒋已是克制

雅旋谈社会 2023-02-27 23:54:01

1936年12月26日,刚刚从“西安事变”中死里逃生的蒋介石立马开始思考如何对付已落入他手的“罪魁祸首”张学良

然而此时宋子文却说:“如果你把张学良枪毙了,我就把你的事情都抖出来”

最终南京军事法庭判处张学良十年监禁,而不到十日后,他就被蒋“特赦”出狱,蒋介石对张学良可谓“宽宏大量”到了极点

心胸狭隘的蒋介石为何会如此行事?周恩来在后来一语道破:“西安事变是蒋介石自己逼成的”

蒋介石与宋美龄

张学良送给蒋介石的“三重大礼”

蒋介石绝非“宽宏大量”之人,这一点杨虎城可再清楚不过了。作为西安事变的另一位发起者,杨虎城在事件发生后被迫出访欧美,刚回国即遭国民党当局逮捕,并在十二年牢狱生涯后死在解放前夕

这么看来,张学良事后的待遇好得简直“令人发指”。然而这种好待遇绝非蒋善心大发,而是张学良曾为蒋介石送过三重大礼

在重庆遇害的小萝卜头即杨虎城后代

这第一个大礼,便是东北易帜。张学良小蒋介石十四岁,且东北易帜前两人素昧平生,在张作霖时代,东北军还与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交过手

按理说张学良和蒋介石不打个你死我活就不错了,并且张学良背靠日本人,完全可以选择在1928年退回关外,割据一方

然而在这种历史关头,张学良却顶着日本人的压力,选择东北易帜,接受国民政府领导,帮助蒋介石完成中国形式上的统一,如此恩情不可谓不大

而第二个大礼,便是中原大战中奉系出兵支持蒋介石。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以冯玉祥、阎锡山为首的反蒋联军节节胜利

在此关头,谁能争取到关外坐山观虎斗的张学良的支持,谁就能赢下这场战争

1930年9月1日,反蒋联盟成立北平国民政府,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互争正统。他们对张学良都开出了“全国海陆空军副司令”的高位

然而在这一关头,张学良又站到了蒋介石的一边

1930年9月18日,奉军宣布支持南京国民政府,并遣十万大军入关。东北入场导致反蒋联军陷入腹背受敌的态势,阎锡山明令晋军不得抵抗,而冯玉祥手下大量将领则临阵倒戈

张学良的表态,令蒋介石直接获得了不曾在战场上拿到的胜利,而张对蒋的恩情也愈发沉重

中原大战中开入北平的东北军

这最后一重大礼,便是九一八事件中张学良积极响应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在张学良晚年曾多次口述“不抵抗政策”是自己下的命令,与蒋介石无关。然而此言非实,这只是张学良争着给蒋介石背锅的假话

九一八事件前夕,日本在东北已多有挑衅。譬如1931年6月,东北军抓获了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的中村震太郎。得知消息后,张学良当即下令按照国际惯例将此人枪决,并在事后力保处决间谍的关玉衡

日本人对张学良而言有“杀父之仇”,并且东北大地是张学良的立足之本,因此于情于理,他都不应在九一八事件中选择一枪不发退入关内

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响应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用自己的土地减缓日本人全面入侵中国的脚步,为蒋介石继续剿除地方势力腾出时间

蒋介石与不抵抗政策

张学良的三重大礼几乎一手奠定了蒋介石在中国的绝对统治地位,那么蒋介石又是如何对待这位“恩人”的呢?

蒋介石并非不知道张学良对自己恩重如山,从表面上看中原大战后在蒋介石的力捧下,张学良成了在他之下、万人之上的中国二号人物。然而早在东北易帜后,蒋介石就没少打这位小自己十几岁的“兄弟”的算盘

蒋介石的三次“报恩”

对于张学良的三重大礼,蒋介石的回报是三重暗算

东北易帜实际上只是形式易帜,以张学良为首的奉系军阀虽然名义上遵从南京的领导,但依然完全掌握着东北的军政大权

正因如此,心胸狭隘的蒋介石对张学良并不放心。而1928年恰逢中苏因中东路问题关系恶化,于是蒋介石就想借着苏联敲打一下张学良,顺便看看东北军的成色

1929年,在蒋介石的口头支持下,张学良下令十余万东北军开赴前线对抗苏联,然而从开战到东北军被击溃,张学良也未见蒋介石派出一兵一卒

到十一月,就连28岁的他都想明白自己是被老蒋涮了,于是顶着压力与苏联方面强行议和结束了本次事件

这一次暗算直接造成了中原大战前期东北方面摇摆不定的态度,然而从结果上来说,老蒋能奠定胜局靠的还是奉军入关。换成谁,到这时候也应该尽弃前嫌了,可是蒋介石的心胸狭隘在九一八事件前后再次表现出来

九一八事件后张学良依蒋介石的命令宣布不抵抗,率二十余万东北军撤入关内。但蒋介石根本不放心这样一支不完全受自己掌控的部队。即使其领导者是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张学良,蒋也依然想尽数剪除他们

东北军机枪手

张学良入关后,蒋以民族大义为名将东北军顶在抗日前线,而原奉系军阀地盘热河成了张学良的最后一块根据地

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人宣布热河也属伪满洲国的“法理领土”,以《日满协定书》为借口开始侵略热河

撤退至此的东北军如丧家之犬,完全无法有效抵抗日军进攻。张学良数次致电蒋介石要求派晋军与中央军支援抗战,蒋除口头承诺外仍未派一兵一卒,最终导致热河全境沦陷,张学良丧失全部地盘

1933年3月热河抗战结束后,心灰意冷的张学良表示一切责任全在自己头上,公开宣布辞职并出国游学。蒋介石同意了张学良的请求,然而当年年底,蒋介石即以“福建叛乱需东北军平叛”为由催促张学良尽快归国

又一次轻信了蒋介石的张学良,全然没发现这一次自己已滑向深渊

1934年1月张学良由意大利归国,不过同月福建事变即告结束。蒋介石终于得见“老友”,欢迎之余,又给张学良下了新的命令:前往剿共

此时就算傻如张学良,也看出了老蒋的算盘。中东路事件中暗算他,是打击他的威望;九一八事件后暗算他,是削了他的地盘;而如今令他剿共,便是要他和东北军的命了

红军大胜东北军的直罗镇战役

1934年,张学良先是被任命为鄂豫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在红军长征后又被任命为“(代)西北剿匪总司令”,前往陕北负责“剿共”

可是四处流窜的东北军哪里是红军的对手,1935年下半年,在劳山伏击战与直罗镇战役中,东北军110与109两师全军覆没,张学良的老部下、109师师长牛元峰还成了红军的俘虏

而此时的蒋介石连演都不演了,在东北军战败之后,他直接裁了这两个师的番号,日后抗日战争中出现的国军109师与110师,都已与东北军毫无关系。正是蒋介石如此明显的“借刀杀人”行为,才最终坚定了张学良“兵谏”的决心

张学良的行为逻辑

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兵谏”蒋介石绝非一时起意,这一点要从张学良的性格上谈起。

虽然张学良本人私德瑕疵极多,日常生活中黄赌毒可谓一应俱全,然而凡涉及家国大义,张学良一直站在中国统一一边

作为曾拥兵三十万的东北军阀,张学良有无数机会割据一方,然而他从未如此行事。自东北易帜以来,张学良极为尊重中央政府的权威。

这并不只是因为他尊重蒋介石本人,而是他相信只有在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才能实现统一

他并非对蒋介石的为人一无所知,中东路事件已经证明了张学良也不是无脑听从南京指挥的木偶

但是他错在对蒋介石心存幻想,即使在1933年被迫出访意大利一度接受法西斯主义时,他想到的也是使蒋介石效仿“墨索里尼”,在中国建立起强大的威权政府

检阅抗战部队的蒋介石

然而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让年轻的张学良也不得不清醒过来,不过即使如此,在西安事变中张学良还是保持极度克制,不仅从头到尾没有伤害蒋介石,在事件即将结束时甚至抱着“赴死”的决心登上前往南京的飞机,从此开始六十年的软禁生活

蒋的“买办军阀本色”

然而可惜的是,张学良自始至终都没有看清蒋介石的买办军阀本色。

西安事变发生之后,大难不死的蒋介石加速了对东北军的“物理消灭”。1937年4月,就在张学良被软禁之后,蒋介石直接开始了对东北军的“重新编制”

东北军原下辖十六个步兵师,两个被歼灭六个被裁撤,剩余八个也都被打散,并入华北地区的国军作战序列

自此以后纵横中国二十年的“奉军”不复存在,蒋介石也终于实现了“消灭”自己的“恩人”的愿望

尘埃落定后,我们发现蒋介石作为一个叔叔辈的角色,面对一个有恩于自己的晚辈,却满脑子都是小算盘。千算万算到最后身落人手,完全是咎由自取

然而当我们以一个“大军阀”的视角再去审视蒋介石,他在“东北易帜”后做出的一系列决定却并非不合情理

从根源上来说,蒋介石在其执掌国民政府以来,其行事逻辑高度统一。用最简单的四个字来评价蒋介石那即是“排除异己”

排除异己本是所有政治家的必经之路,然而在蒋介石这里,“自己人”的范围非常狭隘

对于蒋介石而言,划分自己人既不靠意识形态也不靠出身地域。对他而言,政治上能信任的人只有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军事上能信任的人只有黄埔一系

黄埔军校旧址

然而成分复杂的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孙中山这样的“魅力型领袖”死后更是暂时出现过群龙无首的局面

蒋介石在“迁都之争”与“宁汉合流”之后获得了国民党内的最高权力,同时在东北易帜后完成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可是蒋介石的对手们却从未被物理消灭,并且蒋介石的军阀本色就表现在:“他从未想过真正把一部分权力让渡给具有实力的其他军阀,以获得他们的真正支持”

自1927年以来,蒋介石与晋系、西北系、桂系以及中共的纷争就从未停止,更不用说在中国国内还有西北三马、滇系军阀以及新疆盛世才等蒋介石鞭长莫及的地方势力

这种群狼环伺的环境决定了缺乏统一思想的蒋介石不可能信任除他嫡系以外的任何人,而这反过来也导致了军阀们即使表面服从南京领导,心底里也各怀鬼胎

对于蒋介石而言,军阀一日不除,他的位置就一日坐不安稳,因此他才会在三十年代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即使日本人的枪口已经顶到了脑门上,他也要坚持“剿共”,驱使东北军与红军打个不死不休

五次围剿直接导致红军长征

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但却没改变蒋介石本人。在抗战中,蒋介石依然“防共甚于防日”,长期将数十万精锐部队部署于西北,而不用在抗日前线。1944年当盟军在世界范围内发起反攻之时,国军还搞出过“豫湘桂大溃败”这样的惨剧

在被囚禁半个多世纪以后,蒋家王朝已先于张学良退出历史舞台时,张学良才在万里之外的美国坦言“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

或许在那时张学良已经明白了蒋介石是何许人,然而他的人生没有第二个1936。其中功过,也只能待后人评说

1 阅读:38

雅旋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