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忆陈逸飞导演:人世无常,别说来日方长。

靖儿爱诗词 2024-06-17 07:11:17

曾黎《理发师》剧照

《理发师》是我第一次拍电影,一切都是新鲜的。陈先生给我布置了很多家庭作业,一大摞三十年代的《玲珑》《良友》等杂志,还有《乌鸦与麻雀》《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老电影,让我感受那个年代女性的心理与喜好。

电影正式开拍后,我感觉到了一位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严格要求。陈先生对现场的每一个细节都认真对待,像我们外景地搭建的老墙,他会派专人考察真实的场景,有时候为了一块斜纹样式的布料,也要找寻很久。宋嘉仪的背包、耳环,更要真材实料,其中有一双布制的千层底绣花鞋,是化妆师跑了几趟苏州才找到的。《理发师》真的耗费了陈先生极大的心血。

当时剧组的人都住宾馆,陈先生的房间在我的隔壁。宾馆的隔音效果并不算好,但每次收工后隔壁都静悄悄的,时间久了,我就有点好奇,忍不住问他在干什么。陈先生告诉我,他每天收工后,不论多晚都先回上海的家画两张画,然后再回宾馆休息。

这个细节对我的触动很深,没人能轻易成为领域内的佼佼者,都是先天天赋加后天努力,热爱和自律驱动着他们向前。2005年3月份的时候,陈先生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他放不下手里的工作,希望能坚持把电影拍完。

谁都没想到陈先生会突然离世,我们都以为他只是太累了,要回家休息两天,不久后就会回来,再神色和蔼地跟大家说:“快过来,和你说说戏。”

所有人都很震惊,也很难过。

那时的我还算个影视行业的新人,陈先生的病逝给了我人生一个很大的警示,哪怕执着地追求艺术,也要慎重对待生命亮起的红灯。

其实人生是很短暂的,你有很多理想,有很多想实现的愿望,但这中间必须有所取舍,不然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在经历这个变故后,我对很多东西看得更淡了。

后来,第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理发师》榜上无名。获奖名单公布后,不少记者打来电话询问我的看法和感受,其实我早就说过,有时得不得奖要看运气,看得太重反而容易失望。

但肯定是有遗憾的,只是不是替我自己,每一部影片都是演职人员付出了极大心血换来的,而《理发师》是陈逸飞导演付出了生命的作品。

一部作品得不得奖,到底重不重要?当我回想起陈先生的音容,想起他画作里的宁静,内心又生出些许释然……

陈先生一直以来都希望拍一部类似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钢琴家》那样的电影,宏大的战争背景,讲述小人物的命运。而《理发师》刚好是一部爱情战争片,符合他想要的感觉。我想,一个人能竭尽全力完成自己的梦想已经是件幸福的事了。愿陈先生在另一个世界安息。

人矛盾而复杂,只有真正明白了死亡并不遥远,才会想到活在当下并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劝慰。

活着,就是生命的赠予。别总说来日方长,认真享受生活的人,懂得珍惜每一刻,也懂得珍惜生命中每个重要的人。

(文章转载自《曾黎:顺风而生》)

0 阅读:24

靖儿爱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