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经典诗词十首,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靖儿爱诗词 2024-06-21 15:13:45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的诗词很多篇章都非常有名,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后来形成了庞大的江西诗派,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黄庭坚的诗歌,现存1900多首,多以近体居多,七言为主,人们常以“生、新、瘦、硬”来概括他的诗词风格,他自己也比较推崇“平淡而山高水深”,他的诗词就像流水中的石头,坚硬的本质没有变,随着岁月的冲刷,却不再张扬,这种变化是黄庭坚一生经历与磨炼的结果,这种思想在他的诗作里也多有体现。

黄庭坚的词现存90多首。他的词近于诗,在词的字词锤炼上虽然比不上他的诗的精致,但更多了一分通俗气息,更加活泼,更加自然,黄庭坚很注重词的流畅与清新。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赏析】《寄黄几复》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诗人与黄几复昔日之交情,如今的怀想;他称赞黄几复不但清贫好学,而且干练有为,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全诗情真意厚,感人至深,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赏析】《牧童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此诗前两句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画;后两句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诗人赞颂了牧童清闲恬适,不追求名利的生活情怀,亦寓托了其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情志。

《水调歌头·游览》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赏析】此词为春行纪游之作,其通过抒发一次春游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世俗的清高。上片描绘溪山美丽的春景;下片描述词人高蹈遗世之情态,大有放浪形骸之外的飘逸和潇洒。全词情景交融,缓缓道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反映了词人孤芳自赏、不肯媚世以求荣的品格,体现了他超轶绝尘、游于物外的审美理想,虽然流露出徘徊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心情,但仍不失豪纵之气。

《杂诗七首·其一》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赏析】《杂诗七首·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体现了诗人对天行有常、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流露出哀愁和无奈之感;颔联借黑发会随着年月增长变得稀疏这一现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颈联中“鹿”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暗示真正能够获得成功的人寥寥无几;尾联喟叹人生如梦,虚幻而无常,人们往往为了虚幻的名利而奔波劳碌,却不知道自己其实只是在梦中游弋的鱼儿。全诗语言清雅而蕴藉深长,笼罩着怅惘之感与人生之叹,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鄂州南楼书事》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赏析】《鄂州南楼书事》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的是夏夜登楼眺望的情景。“明月”在其中不仅作为具体的景物存在,也起到关键性的串联作用。正因有明月的存在,诗人才能在南楼上望见远处的风景。正是有了朦朦胧胧的月光,诗人才能看见山水一色的美景,才能知道自己闻见的是菱角和荷花的香味;后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无人看管的清风与明月水乳交融,仿佛夏夜的阵阵凉意也是清风与明月融合在一起的功劳。全诗通体散行,一意直叙,点到即止,留下玩味想象的余地;诗句在散行中又参以当句相对,往复回环,摇曳生姿,增添了声情之美。

《品令·茶词》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赏析】《品令·茶词》是一首咏茶词。该词把词人当时日常生活中心里虽有而言下所无的感受情趣表达得新鲜具体,既表现出他对茶的喜爱之情,又蕴染着一腔念旧怀远的沧桑之感,巧妙贴切,耐人品味,其中妙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赏析】《登快阁》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入题,为求解闷而登快阁;颔联绘景,写诗人登阁所见,山水广大明朗,顿有感悟;颈联抒情,虽然世无知音,尽可自得其乐;尾联述志,何不还乡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归结到一个“快”字。全诗一气贯注,波荡生姿,以弄笛盟鸥作结,用典贴切,其情致跌宕,余韵无穷,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赏析】此词通过一个“淫坊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现了词人从坎坷仕途得来的人生体验,抒发了其胸中的苦闷和激愤。全词笔墨简洁,借重阳酒会写人生感慨,全用一个“醉”字概括。词人采取自乐自娱、放浪形骸、侮世慢俗的方式来发泄心中郁结的愤懑与不平,对现实中的政治迫害进行调侃和抗争,体现了他挣脱世俗约束的理想。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赏析】黄庭坚在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登进士第后,被任命为叶县(今属河南)尉。因为到官误期,受到上级官吏的谴责;县尉职位低,俸禄也少,不足以养家,心中总是闷闷不乐。这首诗是他在熙宁四年(1071年)春天,辞去叶县尉职务时所作,表达的便是得不到赏识欲归湖山的心情。

末二句写出全诗的主旨,劝李子先也解官归故里,与诗人同游。其中“归来”二字明言作者用心,紧接着又下一个很有分量的“是”字,但诗人犹嫌不足,同时还用水涨花落、渔船载酒构成一幅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图画,劝归之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赏析】《清平乐·春归何处》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词人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出其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上片写春天的归去,词人将春拟人化,起句发问,既点明寻春、惜春旨意,又透出爱春、伤春情绪。接着又以对春天的体贴关怀,写春去无痕;下片写夏季的到来,先以叹问点明春天已无踪迹,进一步表现惜春的沉痛,接着又添一层烦恼和沉痛。与一般惜春之词不同,这首词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专写寻春,表达对春天的爱恋。

总结

黄庭坚一生坎坷,可他在诗词与书法艺术上的成就确实是惊人的,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句,可见苏轼对黄庭坚的器重。作为北宋一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诗是最具宋诗艺术特色的,受黄庭坚的影响而形成的江西诗派,开启了南宋的一代诗风,并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综观黄庭坚的一生和他的全部词作,不难看出黄庭坚词表达了他的爱好、兴趣、欢乐、苦痛,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跳动的脉搏,这在宋词中是独树一帜的。读黄庭坚词,不当只观其与人相同处,还当观其别裁蹊径、不落窠臼处;不当只观其谨守绳墨处,还当观其豪纵恣肆、妙趣天出处;不当只观其当时的地位高下,还当观其对后世的影响。

0 阅读:0

靖儿爱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