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很多人结了婚不幸福,也有很多人没有结婚也过得很好。

靖儿爱诗词 2024-06-19 17:36:34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几段感情,恋爱或分手,都是很自然的事。

我在戏曲学校的时候谈了人生中的第一段恋爱,但那段恋情并没有持续太久。现在想想,还是开始得太早了,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自己的第一场爱情来得晚一点,晚到我理解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爱情的时候再来。

仔细想来,在不知什么是爱情的时候,我是渴望被爱的。爸爸妈妈忙得连讲话的时间都很少,遇事总是一个简单地大吼,一个无声地忍受,家里的氛围也没有那么温馨,原生家庭并没有给我太多爱情方面的启蒙。其实,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很重要,相比丰盛的物质,孩子最需要的其实是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所以,妈妈一直很歉疚,觉得我和妹妹在孩童时期获得的家庭温暖和关爱太少了。我也希望忙于生计的大人们,别忽略了孩子在成长期对家庭、对父母的需要。

12岁到北京学习戏曲,可能也是一种远离争吵环境的方式,但过早离家也导致我有一层坚硬的外壳,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等到能恋爱的年纪,我对和谐、亲密的感情充满向往,想要通过男女之间的爱情,弥补一些其他方面缺失的爱。那时候,一个人在北京求学,孤独,无助,在遇到一个关心自己的人后,总会有一些情感寄托。自己根本分不清楚是喜欢多一点还是依赖多一点。或许都有,但又不是那么确定。

年少时候的恋情都很纯粹,一起吃吃饭,一起逛逛公园,好像只是有人陪伴就足够了。后来,我发现他对每一个师妹都很好,心里有些难过,也就在毕业前分手了。

我不是在否定那段经历,因为当时的自己陷入一场爱情是自然而然的事。就像有些路我们总要走过之后才能知道是不是能走通。有些事必须要经历过,才能得到一些什么。

我觉得那是很多人的南墙,必须要去撞一撞。就算你提前告诉他,不要去撞,撞了一定会头破血流,他也不会听的,得心甘情愿撞过以后才发现,咣当,头破了,人也清醒了。

但这就是年轻人啊。

现在很多年轻女孩都不喜欢谈恋爱了,她们在寻找情感寄托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们那时候就是跟父母写信、打电话,或者跟好朋友谈心。现在大家可以上网聊天,在社交平台寻找有共同爱好的人,或许还会感觉孤独,但有了更多消解孤独的方式。时代变了,大家对爱情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

后来,我又经历了几段恋情,每一段都持续了半年以上,只可惜都没能走到最后。在与感情相关的人与事里,也有过一些浪漫的或者在旁人看来很感动的经历。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沙漠拍戏,收工回去的路上忽然看到一个人从很黑的地方走过来。或许是经纬度的原因,戈壁滩上的天很蓝很低,月亮距离人也很近很美。

那个人像是从地平线走来一样,整个场景是浪漫的,也很容易让人感动。尤其刚刚他还骗我说自己在其他地方,结果下一秒就在眼前出现。这是一份用心准备的惊喜,我确实被“用心”两个字打动了。

我一直都是个容易心软的人,很难拒绝别人的执着。再加上我那时没办法清晰地判断出哪一些是感动,哪一些是爱情,就容易把叠加的感动当成爱情。

现在我能明白自己当时感动的是,对方在那个情景下愿意花心思做一些事,而不是感动于他爱我。这两者的差别很大,只不过人年轻的时候察觉不到。

就像以前我也遇到过,有人用血染了一朵花来表达心意。那类似于血书吧,刚收到时很震惊,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尤其是在没接触过真正爱情的时候,更没有分辨爱的能力。我也不知道自己接受对方,是因为感动还是因为日久生情,可能是因为爱,也可能是因为需要陪伴。坦白说,我到现在也没办法辨认得非常准确,但很清楚,感动一定不是爱情。

人只有经历过几次感情,才能判断出什么是爱、什么是感动、什么是爱情。如果不去经历,这些东西真的很难用语言描述出来。

恋爱,没有对与错,它只是我们人生经历的一部分,教会大家一些事情,也认清自己的心和需求。这也是很多人一次次陷入爱情的原因,爱人也是爱自己。

当我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是敢于认真的,总会毫无保留地付出感情。所以,爱得很认真,伤心也很认真。我交男朋友的标准,不是去看对方长得好不好看,而是看他有没有上进心、责任心和幽默感,我觉得这些内在的东西是最重要的。

无论如何,恋爱是一件能让人成长的事,只不过在择人方面得更仔细、慎重一些,不要因为小时候缺爱或者当下感觉寂寞,想弥补自己或打发时间而选择恋爱。

如果你想要体验恋爱,就不要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去看待这件事,恋爱是两个人的事,你们是相互给予,相互理解,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是因为性格不合或者什么原因分手,也不必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伤害。因为你在那段关系里,也体验过快乐、幸福和深入的信任。

在你选择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一定是被对方的优点吸引,只是那时没有看到可能会扎伤自己的缺点而已。比如,你们要在一起之后才能发现,他可能吃饭时会发出声音,也不是那么注意个人卫生等等,总之,有多事情让你感觉“他变了”,实际上,不是他变了,只是你看到了更真实的他罢了。然后,你们可能会因此发生争执,开始吵架,那些曾经的甜蜜逐渐都成了过去,眼前的问题被越放越大。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秤,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掌控它,如果你把缺点的比重增大,那肯定会吵架、会分手。但具体如何衡量,是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慢慢学会的,那个平衡点或者包容性要自己去找。当你在那段感情里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么,最终结果就是分手。

在我看来,这个“找”的过程很重要。现在很多人都没有相处和寻找的耐心,总觉得眼前这个人不是最好的,于是,吵过闹过之后,立刻换下一个交往对象。这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如果你是不懂得处理长期亲密关系的人,换多少个人都无济于事。

大学时期的爱情,或者年轻人的爱情,总会局限于“爱情”两个字里,现在的我可能会用更多的维度去爱一个人,不仅仅是情爱,还有信任、包容、理解等等,不要想着占有对方,而是真心想和对方一起生活,有让彼此都舒适的距离,又在相处中成为对方的依靠和支撑。

既然谈到了恋爱,也可以聊聊婚姻的话题。现在妈妈很少催我结婚了,她已经理解了我的想法,也明白婚姻不是人生的全部。

在我看来,结婚只是一个形式,一张纸,一个约定。很多人结了婚不幸福,也有很多人没有结婚也过得很好。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也都有不同的个性,就算同一个母亲生的两个姐妹,也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更何况是一男一女,他们本来性别上就不一样。

不同的成长环境,千里迢迢的相识,再加上不同的爱好,不同的认知。要想在一起生活,肯定不能用自己的要求去束缚对方,必须相互体谅,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原本陌生的两个人,能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真的需要莫大的缘分。

跟父母那代人相比,现代人的离婚率很高,主要原因就是对彼此的要求太多。要是总觉得“我对你这样,你必须得对我那样”,太像以物换物了,挺没意思的,也违背了当初在一起的初衷。

两个人在一起后,一个想嫁,一个想娶,不是因为各种各样的要求,而是因为你爱他,他也对你有情。你们能欣赏对方最完美的地方。就像一个房间,你进去以后,不要去看哪里是脏的,要去欣赏哪里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有缺点,要更多地看别人的优点,而不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

我觉得大家有共同的爱好,相识,相知,相爱,顺理成章走在一起,就是很好的人生伴侣了。我从来不会为了婚姻去刻意做些什么。

现在很多人都要找帅哥什么的,其实老了以后,外在的东西都会消逝,大家相识多年,以心交心的那种默契才能保留得最永久。就像大家羡慕那些手牵手走在街上的白发老人,他们白头到老的爱情,令人憧憬和向往。

一对夫妇老了以后还能一起去菜市场买菜,一起去公园广场跳广场舞,相互陪伴,相互理解,这才是平平淡淡、脚踏实地的生活。我平常也会去菜市场买菜,坐坐公交车,去日常的生活场景,能从中感受到人生中的平实与踏实。

婚姻也好,生活也好,我从来不追求轰轰烈烈,因为平平淡淡才是真。

(文章转载自《曾黎:顺风而生》)

1 阅读:26

靖儿爱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