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镇干部能力建设:要素、困境及策略

源源汇聚 2024-06-20 07:11:27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镇干部能力建设:要素、困境及策略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中坚力量,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各项任务的重要依靠力量。加强乡镇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对准确理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精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龚爱国 王润玲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其任务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还会遇到很多更为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最后一公里”的桥梁和纽带,乡镇干部队伍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乡镇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明确其基本的要素,破解其中的困境,制定相应的策略,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一、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镇干部能力建设的要素

乡镇干部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力量。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和农村发展实际,乡镇干部只有具备了过硬的政治能力、过硬的业务能力和过硬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担负起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任。

(一)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乡镇干部要锻造过硬的政治能力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首先,乡镇干部要以大历史观的视角深刻理解“三农”问题。以“三农”问题为主线,全面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及中华民族发展史,就能从政治站位的高度深刻理解“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的准确判断,从而坚定政治立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其次,乡镇干部要从政治站位的高度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切入点,想明白为什么、悟明白是什么、看明白怎么干,把乡村振兴战略当作“国之大者”,站在为党分忧的高度上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过硬的政治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炼。乡镇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本身就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任务繁重,时间跨度长,目标要求高,提升政治能力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党性问题。因此,乡镇干部要把提升个人政治能力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同践行党的宗旨结合起来、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起来,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政治方向、提升政治素养,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自我修炼、自我反思、自我改造,全心全意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乡镇干部要锻造过硬的业务能力

面对繁重的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乡镇干部要结合“三农”实际,紧紧围绕乡村战略目标,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练就过硬的业务能力。一是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乡镇干部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基本功。乡镇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下去,深入农村最前沿了解村里的实际情况,深入群众中间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需,深入问题矛盾多发的村,问计于民,通过认真分析,仔细研究,找到解决难题的路径和方法。乡镇干部要在调查研究的实践中下真功夫、实功夫、苦功夫,全面掌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法宝。二是科学决策能力。科学决策是调查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乡镇干部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奋斗。因此,做决策办事情,既要解决当下村民的“急难愁盼”之事,也要考虑村里长远发展之需;要坚持培养良好的学习观,要深入学习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文件,准确把握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深刻内涵,不断提升决策准确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思维能力。三是群众工作能力。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乡镇干部要始终把村民的冷暖放在心上,要坚持一切为了村民、一切依靠村民,从村民中来到村民中去的群众工作思路,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中,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路径;乡镇干部要不断研究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和方法,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任务和农村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始终树立法治思维,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虚心向村民学习,依靠村民来破解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难题,用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群众工作,从与村民的交流中找到解决难题的答案。四是抓落实能力。把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图”“路线图”转化为“施工图”和“效果图”,转化成一件件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最重要的就是要抓落实。乡镇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抓落实,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地位;乡镇干部要从立身之本的角度抓落实。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民造福上,放到为民办实事、求实效上是乡镇干部的基本能力要求,也是乡镇干部立身、立功之本。乡村振兴是抓出来的, 乡镇干部要深入乡村振兴实践,脚踏实地学真知、悟真谛,得到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练就过硬业务本领,担负起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任。

(三)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乡镇干部要锻造过硬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风是自我管理能力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表现。乡镇干部对作风建设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要有深刻、完整、全面的认识。从党执政兴国的任务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按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历史经验也表明,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因此,乡镇干部要从不断增强党性的高度,加强作风建设,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从乡村振兴战略本身来看,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乡镇干部要深知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有一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从干部自身成长来看,乡镇干部要做好作风建设15年的中期规划,30年的长期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同向同行,坚定实现乡村振兴的理想信念,狠抓作风建设,增强落实任务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同时,也一定会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专家、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党员干部学习的道德模范。乡镇干部要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锤炼过硬作风。乡村振兴为广大乡镇干部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广大乡镇干部锤炼过硬作风提供了机会。乡镇干部要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实践中,补足精神之“钙”,净化思想,约束行为,不越底线,不触红线,把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始终放在心上,用心、用力、用情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在虚心接受村民监督中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不断自我反思,达到一种超越性的境界,成为作风建设的积极践行者,全面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二、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镇干部能力建设的困境

乡镇干部能力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要以此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各级党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高度重视乡镇干部能力建设,乡镇干部本人也都在积极寻求提升自身能力的路径。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乡镇干部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困境。

(一)认识差距之困

在这期间,也有相关文件强调了要加强乡镇干部能力建设。虽然各级部门都有积极作为,但作为乡镇基层干部来说,对乡镇干部能力建设的认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种认识差距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思想认识不足是最为关键的主观因素。

一是认识高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乡镇基层干部没有把自身能力建设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结合起来,缺乏对乡村振兴战略认识的高度,而是从个人的主观视角和短期行为考虑问题、开展工作。因此,乡镇干部要深入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把握规律与创新方式方法的关系,做到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方法得当,从而不断增强提升能力的紧迫感。

二是认识深度不够。一些乡镇干部把学习看作一种负担,把能力建设视为一种形式,既不在理论学习上找差距,也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没有弄清楚为何学、为谁学、学什么、如何学等重要问题,总是处于一种学习的混沌状态。因此,乡镇干部要认清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大势,把学习作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需求,激发起内心学习的渴望。要更加深刻认识到学习是提升自身能力的唯一路径,不仅是自己的事,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事,更是一种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和使命。

(二)资源欠缺之困

乡镇干部能力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解决乡镇干部能力建设的障碍。

一是制度资源整合欠缺。虽然国家就乡村振兴战略、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出台了有关加强基层干部能力建设的相关制度安排,也专门强调“各级党委要专门制定培养规划,探索建立基层干部分级培训制度,建好用好城乡基层干部培训基地和在线培训平台,加强对基层治理人才的培养使用”。9但是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来看,乡镇干部能力建设的培训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干部晋升机制等制度资源的整合程度还不够,还没有体系化的规定。

二是培训资源开发欠缺。乡镇干部在学历层次、人员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乡镇政府培训经费也相对紧张,很难开展大规模、系统的培训学习。实际上,乡镇也有很多有价值的培训资源,很多很好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创新性开发。如乡镇干部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有解决基层难题的巧办法,这些基层经验和解决难题的办法还缺乏系统的总结和归纳,还没有形成可以学习、借鉴、推广的文本化资料。

(三)成长条件之困

乡镇干部成长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最为关键的是要激发起干部自身成长的内在动力。这些年来,乡镇干部的成长空间有了很大改善,但有些外在的和内在的因素还制约着乡镇干部能力建设的进一步提升。

一是时间很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对乡镇干部应对上级工作的真实描述,而且乡镇干部还要应对农村各类事务及突发事件,“下面千条线、上面一根针”也是乡镇干部应对下面工作的真实描述。乡镇干部处在上下任务的双重挤压下,几乎没有了自己可利用的时间。

二是事业发展“天花板”低。相对上级行政单位及其他事业单位来说,乡镇管理岗位职级晋升难、专业技术岗位晋升职位少,而且乡镇干部在使用行政编人员和事业编人员方面还有一些规定的差异性。

三是处理基层事务难度大。乡镇干部处在处理最基层、最棘手问题的最前沿,这些问题十分复杂而且都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有时处理不好或者产生较大社会舆情,上级就会问责、老百姓就会指责、社会就会谴责。

三、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镇干部能力建设的策略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对准确理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精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不断深入学习,提升乡镇干部能力建设的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正在推进,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基层治理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一些基层干部存在着政治能力不足、工作作风不实、本领恐慌严重、风险意识偏弱等问题,不适应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的新要求。”10因此,乡镇干部要不断深入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建设的思想认识。

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落脚点。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内容来看,乡村振兴涉及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方方面面,内容多、任务重,它们之间还存在着较强的协同性和关联性;从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主体来看,乡镇干部是把乡村振兴战略任务落实到具体实践的执行者,发挥着重要且关键的作用;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对象来看,各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特点、难点和堵点,村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认可和践行还有很大差别,落实各项任务都有很大难度。由此可见,乡镇干部只有不断深入学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脑中有思路、手中有方法。

(二)确保制度落实,强化乡镇干部能力建设的制度保障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基于以上制度,县级党委要结合自己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从选聘、使用、培养、考核、评价、提拔等方面,系统制定一套完整的乡镇干部能力建设制度,并强化制度的落实,实现乡镇干部能力建设在制度化轨道上运行。

(三)创新方式,拓宽乡镇干部能力建设的培养路径

乡镇干部能力建设除了依据制度的规定性开展常规性的培养外,还需要拓宽培养路径,快速提高乡镇干部能力。

一是实施乡镇干部能力建设“导师制”。以乡镇为单位可以选聘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优秀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农村专家作为导师,有针对性的选一批青年干部实施导师制管理,制定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实际,在理论学习、技术传授及管理能力等方面开展深度学习。

二是实施乡镇干部能力建设“学徒制”。以乡镇为单位选聘一批优秀村支书、优秀农村技术人员、村致富能手等有丰富农村实践经验的人才,与乡镇干部结对子,开展“一对一”实践学习模式,让乡镇干部尽快了解农村实际情况,掌握农村发展的技术路径。

三是实施乡镇干部能力建设“交流制”。以县为单位选派一批有潜力、热爱农村事业的青年干部到实施乡村振兴较好的县挂职锻炼,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帮助干部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加快个人成长。

四是实施优秀干部“下派制”。以市为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下基层锻炼,给予他们实职实权,通过优秀干部的管理,实现乡镇干部整体作风和能力实质性提高和改变;另一方面,以乡镇为单位选聘一批优秀干部直接担任村支书,让这些干部在实践中充分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准确落实具体任务、提升决策等各方面综合能力,让乡镇干部在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

(四)构建激励机制,激发乡镇干部能力建设的内在动力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每位乡镇干部都有提升能力的渴望,要通过构建激励机制激发起乡镇干部自身能力建设的内在动力。

一是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以县域为单位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要结合乡镇干部的实际、农村的实际、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从课程设置、授课模式、实践方式、考核办法等做好能力提升内容的系统性规定,使乡镇干部能在学习中解决日常工作的困惑、掌握工作方法、提升做好乡村振兴的执行力,让乡镇干部在实践中找到自我实现的感觉,在提升能力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和幸福,从而激发乡镇干部主动学习的思想自觉。

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的实际,结合培训方案构建“能力学分”制度,制定学分考核方案,建立能力成长档案,运用智能化手段,从技术层面激励乡镇干部主动学、抽时间学、不断学的行为自觉。

三是建立严格的奖惩体系。从县域层面的视角来看,要建立基于能力学分体系的干部提拔任用制度,制定能力学分最低标准,对于达不到相应学分的坚决不予提拔、重用和交流;从乡镇层面的视角来看,要建立基于年度考核、日常考核和干部推荐等相关联的考核制度,让“能力学分”成为乡镇干部奖惩的标尺,对于达不到相应学分的要给予降级、降薪或者辞退。奖惩体系的建立能够唤醒、激发和鞭策乡镇干部能力建设的发展自觉。

作者简介:龚爱国,男,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王润玲,女,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基金: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体系及模式研究”(2021-YYGL-18);

文章源自:《沂蒙干部学院学报》期刊

-END-

0 阅读:4

源源汇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