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

源源汇聚 2024-06-27 15:30:44

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

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

【成果要点】县域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好坏关乎县域经济的向好发展,也关乎县域内乡村产业振兴,通过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有助于实现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目标。本期《专报》提出:成渝地区县域民营经济支撑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持续增强,但县域民营经济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中存在资源要素瓶颈、创新性不足、产业链困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解决民营经济资源要素瓶颈,化解乡村产业发展难题;增强民营经济创新意识和能力,拓展乡村产业创新面;助力民营经济“扩链、补链”,拉长拓宽乡村产业链。

一、县域民营经济支撑成渝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持续增强

乡村产业振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成渝地区既有大城市又有大乡村,呈现出“大城市带大乡村”的发展特点,县域民营经济是链接大城市与大乡村的关键桥梁,是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动力。提升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发挥其对乡村产业的支撑作用,既是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更是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实践。近年来,县域民营经济支撑成渝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持续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具体典型案例看,各地均有亮点。泸州市泸县通过“回引培育”,充分整合“政务+生活+邮政+金融”等优势资源,支持回乡人员兴办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乐山市五通桥区谋求县域发展“破题”之道,把产业链留在乡镇,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创新并布局晶硅光伏产业,目前,5 家全球前 10 强光伏企业落地五通桥区;广元市朝天区围绕“文旅兴区”发展思路,引进民营企业盘活集体资产赋能乡村民宿产业,2023 年曾家山景区综合旅游收入 44.1 亿元,带动周边群众实现人均增收 3000 余元;重庆市荣昌区积极引导民营经济,构建了生猪全产业链,实现以荣昌猪为核心的畜牧产业增加值突破 200 亿元;重庆市黔江区围绕蚕桑产业改革创新,引进外地民营企业发展培育蚕桑全产业链,蚕桑全产业链年产值达 10 亿元以上,有力推动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重庆市忠县深入挖掘柑橘产业的内在潜力,致力于培育民营企业,推动乡村柑橘产业蓬勃发展,目前柑橘产业已成为忠县最大的特色骨干产业,覆盖 19 个乡镇、133个村、22 万果农。

二、县域民营经济助推成渝地区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

要为县域民营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首要就是做好县域民营经济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把脉”工作,剖析县域民营经济在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一)县域民营经济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资源要素瓶颈资源要素不齐是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基础问题。

一是融资困难。县域民营经济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参与主体,往往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难以从银行获取贷款;除了银行贷款外,县域民营经济缺少更多的融资渠道。另外,金融机构对于风险把控较为严格,因此在提供融资服务时显得较为慎重。二是人才障碍。一方面,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发展机遇有限等因素,县域内难以有效吸引并留住乡村产业发展亟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对规模较小、薪酬福利竞争力不足的县域民营经济而言,吸引人才的任务更显艰巨。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乡村地区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不仅增加了乡村产业的用工成本,也加剧了生产经营的难度和压力。三是市场难题。相对较高的物流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制约了县域民营经济的市场拓展能力;同时,由于县域民营经济生产的产品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知名度低,部分产品缺乏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加剧了县域民营经济拓展市场的难度。

(二)县域民营经济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性不足创新动能不足是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关键问题。

一是创新意识不强。部分县域民营企业家往往视创新为高风险和高成本的冒险,因此更倾向于保守经营,寻求稳定的发展路径。短期内,这种保守策略似乎更符合企业的利益,然而,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创新意识缺乏会导致产品单一化和固化的问题,进而使企业无法满足新的消费需求,难以保持竞争力。二是创新能力较弱。由于县域民营经济主体多满足于模仿现有产品和模式,较少进行研发工作、开展创新培训,导致其创新能力较弱,阻碍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创新面较窄。在众多县域内,乡村产业往往仍以传统农业和基础手工业为主导,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展的认识相对薄弱,且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因此,即使有所创新,也往往难以充分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三)民营经济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存在产业链困局产业链建设不完整是乡村产业振兴中的重要问题。

一是产业链存在“断点”。在许多以农业为核心的县域,产业链的连续性受到破坏,特别是在农产品的深度加工与销售环节,民营经济的力量显得不足,导致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偏低。这种产业链的断裂不仅阻碍了乡村产业的全面发展,也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产生了负面影响。二是产业链相对单一。在县域层面,民营经济往往过分集中在特定的环节或细分的产业领域,缺乏对产业链的横向扩展和纵向深化。这种单一化使得企业在市场波动时显得尤为脆弱。三是产业链配套不完善。在县域范围内,产业配套设施存在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在物流配送、原料供应、产品销售等关键环节。这种情况提高了民营企业的运营成本,限制了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三、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助推成渝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

为解决好民营经济在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解决民营经济资源要素瓶颈,化解乡村产业发展难题

建议各县域由相关政府部门主动牵头,与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机构、市场服务机构合作建立乡村产业振兴服务平台,为民营经济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做好纾解工作。一是解决民营经济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融资困难问题,拓宽县域民营经济融资渠道,降低其融资门槛。评估民营企业发展潜力与困境,对于发展潜力大或面临短期融资难题的企业,开辟便捷、高效、多元的融资途径。二是解决民营经济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人才障碍问题,通过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数据库,为乡村产业匹配所需人才。同时,提供产业职业培训课程和继续教育资源,满足相关人才提升自身技能和知识的需要。帮助建立具有相对竞争力的工资福利增长机制,尝试推进柔性引才工作。三是解决民营经济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市场难题,通过服务平台整合乡村产业信息资源,分享行业动态、价格波动等数据。指导县域民营经济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地方特色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提供市场开拓指导服务,通过品牌推广与渠道拓展课程等手段,协助民营企业打开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

(二)增强民营经济创新意识和能力,拓展乡村产业创新面

一是加强县域创新文化建设,鼓励在县域乡村内、民营经济间建立创新友好的产业文化,培养乡村产业从业人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宣传创新成功的案例,激发乡村产业从业人员模仿和超越的欲望,提升创新意愿。二是要加强创新政策宣传和培训,通过举办创新政策讲座、培训班等形式,让乡村产业从业人员了解国家创新政策和优惠措施,为其搭建创新交流平台。三是培育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意识并加强技术支持,扩展民营经济创新面,加强对县域内支撑乡村产业振兴的民营企业的技术支持,促进工业与农业、服务业的三产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的引领作用,推动产业升级与多元化发展。

(三)助力民营经济“扩链、补链” ,拉长拓宽乡村产业链

一是纵向拉长县域产业链,解决“断点”问题,一方面,摸清乡村产业振兴的“断点”所在之处,主动招引相关主体,填补产业链“断点” ;另一方面,培育支持县域乡村振兴的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主动作为,进入产业链“断点”领域,补全产业链。二是横向拓展多元化产业链,立足乡村产业基础,因地制宜,从传统产业中跳出来,推动优势产业走整合之路,注重不同产业链条间的融合发展,不断丰富衍生产品,创造高品质符合大众需要的附加值产业链产品。三是完善产业配套,建立健全物流配送体系,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物流配送路线和方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民营经济运营成本,同时,尽力提供产业销售渠道,引导和鼓励其进行渠道的拓展。

作者简介:

李忠桥 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副研究员

来源: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 副研究员 李忠桥

时间:2024年06月24日

编辑:刘佳玲、范珣枭

审核:刘宇荧

-END-

0 阅读:0

源源汇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