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战机量差距断崖:美13400多架,俄4100多架,中国让人意外

未央史默事 2024-06-05 11:49:04

前言

“海湾战争”提醒着我们制空权有多重要。

伊拉克本以为美国赶来,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没曾想因为失去制空权,百万大军成为了靶子,各个军区随意被美国战机攻击,最后输的一败涂地。

而如今,美国还有13400多架战机在服役,俄罗斯也不甘示弱,装备着4100多架战机。

我国作为后起之秀,有多少战机呢?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1

航空科技,从最初的梦想到现实,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12月17日,当时两位自行车修理工人莱特兄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基蒂霍克成功驾驶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首次动力飞行的壮举。

随后几年,他们陆续申请了世界上首批飞行器专利,为航空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早期美国政府对莱特兄弟的成就缺乏重视,导致他们的飞行技术一度被保密。

与此同时,欧洲一些国家已积极投入航空研发,德国率先推出新型战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制空权优势使英法两国陷入困境,这才迫使美国认识到发展军用航空的紧迫性。

因此,美国政府开始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航空研究,聘请国外专家助力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一步推动了航空技术的飞速突破,大批新型战机被批量生产并投入实战。

经过战火的洗礼,美国从一个航空科技跟随者很快跃升为全球航空强国。

进入冷战时期,美国进一步加大了研发先进军用航空装备的力度,大量资金被投入研制隐形战略轰炸机等先进机型,并形成了"制空权"理论,主导现代空战思路。

如今,美国空军战力规模已经十分惊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13300余架各型飞机在役,其中包括1500多架先进战斗机、130架战略轰炸机、5400多架直升机和500多架加油机。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系列性能卓越的新型机型,如第五代隐形战斗机F-22"猛禽"和F-35"闪电II",以及声名赫赫的B-2"精神"隐形战略轰炸机。

此外,美军还装备了多款远程无人驾驶航空器,可执行从侦查到精确打击的多种任务。

支撑如此强大军力的,是美国雄厚的航空工业实力,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航空巨头垄断了全球军用飞机的主要市场,年产值高达数千亿美元,构筑起美国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规模壮大,美国确立了制空权这一现代战争制胜法宝,保证了其遥遥领先于他国的空中力量投射能力。

正是这种不可撼动的制空权优势,促成了美军近年来多场战争的最终胜利。

2

如今,美国空军的战力已令世界望尘莫及,但曾几何时,它们的对手前苏联在航空领域也曾享有过一段领先时期,只不过,那已是过去式。

据权威机构统计,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现役军用飞机总数约3800余架,仅相当于美军的三分之一水平。

更糟的是,其中大多继承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苏联老旧机型,想要集结全部战机投入实战,起飞准备至少需时3天有余。

在新式作战机型方面,俄军的数量和质量同样状况堪忧,其中,最先进的四代机米格-29SMT和米格-35仅有300余架;再往下是二代机苏-27SM等,数量约200架左右。

其主力图-160"白狼"(NATO代号"白天鹅")轰炸机,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一次严重安全事故,大量技术资料外泄给美国,令这款曾被视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超音速武库"的机型再也难以与时俱进。

而号称俄军未来"国家队长"的新一代重型远程轰炸机PAK-DA,自2009年启动研制以来,至今也仅仅是试制阶段。

总的来说,俄军现役轰炸机的数量和质量均远不及美军的"三道工事"B-1、B-2和B-52。

这已经很难与曾几何时的苏联航空工业遥遥领先世界的辉煌相提并论。

当年,米格、苏霍伊、图波列夫等知名设计局不断推出具有革命性的新品种,无论是米格-25、米格-31还是米格-29,其出众性能都曾在长期内将西方国家的战机远远甩在身后。

那一度造就了苏联航空技术的全面领先,直到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导致大量精锐人才流失和国防投入骤减,俄罗斯才被美国反超。

不过,在被动挨打多年后,俄罗斯近年也终于重新审视了航空工业的重要性。

1990年代末,俄罗斯政府加大了先进战斗机研发经费,同时决定保留传统航空设计学派的基础,将其融入新的发展理念中,不轻易放弃前苏联时期航空工业的技术积累。

正是通过这样的努力,俄罗斯终于在2010年推出了第一款全新五代战机原型机——苏-57。

这款被寄予厚望的新机,号称具备低空隐身、超视距打击等先进能力,单机造价高达数十亿美元。

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拖延,它至今的实际战力依然存在争议。

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多年暗无天日的研发,最近终于有了新的突破——第二款全新五代战机原型机。

据悉,这款代号为"勇士"的隐身战机,不仅隐身能力超越苏-57,其航电系统、武器集成度等性能参数也都将全面提升,并且这个战机已经发展了上千架。

不过,任重而道远。要重新赶超美国取得彻底反超,恐怕还需持续数十年的艰苦努力,俄罗斯是否能真正走出发展困境,让我们拭目以待。

3

新中国的航空事业起步十分艰难,解放初期,人民空军只有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几架老旧飞机,军用飞机一架也没有,航空工业更是一片空白。

朝鲜战争期间,由于缺乏制空权,给中国人民志愿军造成了沉重牺牲,令中国迫切意识到发展自己的航空力量的重要性。

为此,新中国借鉴了前苏联的航空技术,在摸索中逐步探索自主发展的道路,早期中国单发喷气式战斗机歼-5便是直接借鉴了米格-17F设计理念。

之后的歼-6更是标志性地成为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超音速战斗机,打破了发展瓶颈。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航空工业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研制出了歼-7机型,实现了中国战斗机的"三代机"跨越。

此后的歼-10更是填补了中国三代机领域的空白,大规模列装部队,使中国空军终于拥有了令人瞩目的现代化战斗力。

除主力机型外,中国还独立研发了多款特殊用途的新机型,从而显著增强了作战能力。

其中,歼-15舰载机和"远距"远距离预警机的服役,都大大增强了中国军队远离本土的出击能力。

不过,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巅峰当属歼-20五代机的问世。

这款首飞于2011年、从2017年开始交付的隐身战机的研制和量产,标志着中国终于跻身世界航空强国行列。

据了解,歼-20具有卓越的低可探测性和超视距作战能力等全方位性能提升,已列装部队300余架,数量还在持续扩大。

如今,中国装备的现代战机种类已极为丰富,不仅包括1000余架歼-10系列战斗机,还有300余架歼-11和歼-15战机。

轰炸机方面也有数百架轰-6及其改进型号;运输机亦有众多型号,可满足不同需求。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已拥有3500余架各型现役军用飞机,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已彻底赶上并基本追平了世界前沿水平,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这是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巨大飞跃,从一穷二白到在短短几十年中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令人瞩目。

然而,就像当初从苏联学习一样,中国并未止步于此,正加速自主创新步伐,实现从无到有、再到领先的新突破。

结语

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将持续大力发展各类先进战斗机和其他军用飞机,致力于进一步提升实力,牢牢守护国家和平与安全。

毕竟,制空权至关重要,这是现代战争中夺取胜利的先决条件。有了强大的空中力量,才能行使威慑,避免外部威胁,捍卫和平。

参考文献

环球网——2016-05-23《日媒:中国拥有3000多架飞机 战机虽多却有硬伤》

0 阅读:3

未央史默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