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斌:在定州邂逅苏轼|东坡踪迹

草堂文化 2024-06-22 09:37:33

♪♪♪

在定州的文庙“东坡双槐”、苏东坡文化广场、开元寺塔(料敌塔)、北岳庙、“雪浪石”……总能与苏轼不期而遇。苏轼的故事在定州口口相传,苏轼的传说丰富多彩,苏轼的政绩在定州广为传播。

然而,苏轼在定州工作和生活仅仅半年,不到六个半月。这就是我们的苏大学士,北宋的文坛盟主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在那个时代,现在依然闪烁着光芒。

北宋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初三,“元祐更化”的主持者太皇太后高氏病卒,宋廷政治情势大变,苏轼遂受诏以“双学士”衔(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自京城出知定州,任“河北西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从此远离政治中心,苏轼自云:“受命出帅定武,累辞不获,须至勉强北行”。苏轼是当朝皇帝的老师,老师向学生辞行,学生皇帝竟置之不理,他不愿再接受苏老师 “忧心天下、缓行新法” 的规劝了。宋哲宗皇帝长大了,他甚至把自己的年号“元祐”都改为“绍圣”,他甚至要把从太皇太后让苏轼教给自己的一切还给苏轼。也就是说宋哲宗不愿和“元祐党人”站在一个立场上了,他要和“元丰党人”统一到一个战壕中来。

苏轼,就这样又一次被朝廷摒弃了!加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八月自己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病逝。政治上的失意和伉俪情深的妻子离世的双重打击,让他无限惆怅踏上北去定州之路。出发时,他向同样被贬汝州的弟弟苏辙告别,其中的“去年秋雨时,我自广陵归。今年中山去,白首归无期。”悲伤之情无可言表。这一年,苏轼已经57岁。

苏轼作为北宋北部边疆军政大员于元祐八年十月二十三日到定州任上。痛苦中的苏轼看到满街都是军容不整的士兵和食不果腹的百姓,他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来,迅速拟定了自己的治理方略:整军经武,振兴经济,关注民生。

首先,“整军经武”。定州是大宋北部边陲,北临契丹(后称辽),管辖七县一寨,河北军区还要负责两州三军的防务(即定州、保州,安肃军、广信军、顺安军),军政责任重大,这里大宋与辽接壤之地边防任务重之又重。自宋真宗“澶渊之盟”以来,宋辽边界百年承平日久,武备荒废,军纪松弛。正如《宋史》云:“定州军政坏弛,诸卫卒骄惰不教,军校蚕食其廪赐,前守不敢谁何。轼取贪污者配隶远恶,缮修营房,禁止饮博,军中衣食稍足,乃部勒战法,众皆畏伏。”苏轼针对士兵战斗力低下,贪污腐败成风的现象,他先后向朝廷递交了《乞降度牒修定州禁军营房状》的奏疏,陆续惩处腐败分子。苏轼还亲自组织驻军操演,恢复了春季阅兵制度:“会春大阅,将吏久废上下之分,轼命举旧典,帅常服出帐中,将吏戎服执事。副总管王光祖,自谓老将,耻之,称疾不至。轼召书吏使为奏,光祖惧而出,讫事,无一慢者。定人言:‘自韩琦去后,不见此礼至今矣’。”当时的马步军副总管王光祖,作为老将,看不起被贬的文官,怠慢军机。苏轼马上令人修书,准备上奏弹劾,王光祖立即惮服,使军纪大为严明。苏轼还向朝廷申请专款,修缮营房,使官兵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同时又重新恢复了“弓箭社”的军事训练,所谓弓箭社是定州每家出一个壮丁,在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防备南侵的敌人。他在“弓箭社”的基础上,发展民兵,组织各村各庄青壮年人,“带弓而锄,佩箭而樵”,边生产边备边,遇有敌情,击鼓相召,顷刻可招致数千人赴前线作为官军的辅助队伍进行自卫。“契丹久和,边兵不可用,惟沿边弓箭社与寇为邻,以战射自卫,犹号精锐。”登料敌塔,了解敌情,部署防务。足见苏轼于军政之用心良苦。

其次,“振兴经济”。苏轼认为,现在是秋夏之交,百姓存粮马上吃尽,到时候会形成大批流民,造成饥民突变的隐患。为摆脱灾年困境,宽恤安民,苏轼一方面明令禁止苛捐杂税,免税五谷。并两奏朝廷:实行“粮米减价”和“开仓贷米”,让农民“候丰年以新还官”。这样,“不惟乘此饥年,人户缺食,伏加赈济;又使宫中却得新好白米充军粮支遣”。朝廷立刻批复了他的建议,此一招很快稳定了饥民的隐患问题。鼓励窑工烧造瓷器。定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白瓷著称。还送几件新产品给他弟弟苏辙并附诗《寄馏合刷瓷瓶与子由》一首,这首诗一传播开来,定窑声誉一下轰动了京城,传到了国外,出现了一股选购定瓷的热潮,奉为稀世珍品。苏轼在定州鼓励人们酿酒盘活经济。名酒“中山松醪酒”正是苏轼任定州知州时酿造的。苏轼到定州后,发现当地遍布泉水,最有名的是黑龙泉,在《水经注》里称唐池,泉水四季涌冒,水质口感淳甜,他利用泉水组织匠工试制酿酒,亲手指导创出了绝世珍品酒——中山松醪酒,并写下了《中山松醪赋》,记录了酿造过程和表达了对该酒的珍爱,这里苏轼变身成为一个酿酒家。他将松节煎熬得油,再将黍子、小麦及松油一起酿造成酒。这种酒,酒香独特,一口酒即能品出三酒五味,即白酒、米酒、药酒三酒,醇、香、蜜、酸、苦五味,且有补气血、润五脏、止渴滑肠之功效。

再其次,“关注民生”。苏轼和定州签判李之仪沿着漳河(孟良河)故道,曲径回涉,溯流而上。发现很多淤泥堵塞路段,并派人进行整修,从而灌溉了两岸大量的农田,苏轼着实也是一位水利学家。定州曲阳县的北岳庙年久失修,殿堂颓败,就建议朝廷拨银子重新修缮北岳庙。经过整修,这座恢宏悠久的古建筑群,重新焕发了光彩。苏轼到定州城北的苏泉村、西坡村、“大西丈”村、“小西丈”村一带巡访,看到这些地方地势低洼,沼泽片片,茂密丛生的杂草掩盖着肥沃的泥土。于是他开发城北的两千多亩水地,从自己老家蜀地眉山引进稻种,提高百姓的种植技术,这年此地千顷稻田大获丰收,产米颇丰,可以说开创了“南稻北种”的先河,苏轼着实也是一位农业学家。苏轼来文庙祭孔时亲手栽种两棵槐树,东者如舞凤,西者似神龙,被后人誉为“龙凤双槐”。此时苏轼又是开创“植树造林”的先河。这个定州签判李之仪就是那位写“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人,当时苏轼欣赏李之仪的才能和为人,上书朝廷奏请李之仪为定州签判,掌管机要文书,作为自己的助手。当然他也是向苏轼学了几天诗词的。两个文人共同治理定州,还真是那么回事,风生水起,做出了一番成绩。

当然在定州苏轼还有其他方面的贡献,如把“雪浪石”推到了极高的艺术地位和让“定州秧歌”广为流传。苏东坡在定州修建的故居名为“雪浪斋”,具有北方建筑的朴实、幽深,又有江南园林建筑之精巧、典雅,是北宋群体建筑的代表之作。在自己的后花园还偶得一石,此石黑质白脉,中涵水纹,展现出一幅若隐若现的山水画卷,犹如石间奔流、百泉涓涌、浪花飞溅之态。苏东坡如获至宝,为它定名为“雪浪石”。并从曲阳恒山运来汉白玉石,琢芙蓉盆将石放入盆中,还专修“雪浪亭”保护。绍圣元年(1094)四月,苏轼作《雪浪斋铭》云:“予于中山后圃得黑石白脉,如蜀孙位、孙知微所画,石间奔流尽水之变。又得白石曲阳,为大盆以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曰雪浪斋。”苏东坡在巡访稻田时,听到插秧的农民在唱生动朴实活泼动听的歌曲,他将词曲记录下来,稍加整理,定名为“插秧歌”。自此插秧歌在定州北部男女老幼间传唱不息。苏东坡也填过几首“插秧歌”歌词,以“水上白鹤惊飞处,稻田千里尽秧歌”的词句最佳,足见“插秧歌”当地流行。“插秧歌”开始时是民间歌舞,后发展为有人物、有情节的河北地方戏曲“定州秧歌”,并流传至今。

再其次就是苏轼在定州的文学成就同样辉煌。在定州任知州时,苏轼充分展示出他的文学天赋。也写了大量诗词,以排解心中抑郁,也歌颂了定州风光。苏轼留下诗词赋铭等63首(篇),其中诗29首、词1首、赋2篇、铭1首、颂1首、祝文8篇、祭文3篇、表6篇、启6篇、奏议6篇,足见定州的魅力。其中,《中山松醪赋》和《鹤叹》《雪浪石》等诗成为不朽的名篇,还有《开园三春》《苏文公中山松醪诗》《立春日小集戏李端叔》《苏文公中山多叶杏诗》《行香子》《试院剪茶》《中山松醪赋》等许多诗词文章亦不逊文采。现在一些学者这样评价苏轼:天下才共十斗,曹子建独得三斗,李杜合计三斗,苏轼独得三斗,其余合计一斗。可见苏轼在整个历史上的文学地位,我绝对赞成。

苏轼在定州能做的这样完美,重要是苏轼忠君爱国的思想和“民本”思想。他的大量诗文都充满了对大宋王朝的一片赤诚。民本思想更是贯穿了对人民的爱。苏轼家乡守孝期间《策别兵旅二》中说“民者,天下之本;而财者,民之所以生也。”恤民、爱民、惠民、富民、敬民深深熔铸在苏轼的民生情怀中,也是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坛塔尖人物的重要标配。所以在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苏轼任定州知州满半年时被取消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称号,贬往更偏远的岭南地区,在定州人民上万言书,并多方挽留。苏轼能为定州人民鞠躬尽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赵郡苏轼”,河北栾城是他的老家,定州是他唯一一次回到离祖籍最近的地方。苏轼为亡妻王弗写的墓志铭云:“治平二年(1065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他的朋友曾巩也称其为“赵郡苏轼”。其父苏洵、其弟苏辙都有自称“赵郡某某”的习惯。苏轼是唐朝苏味道的第九代子孙。除了苏轼外,在河北地界,苏辙做过大名府推官,并于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被封为“栾城县开国伯”,其著述干脆自名为《栾城集》。苏轼长子苏迈做过河间县令。三子苏过(1093年随父亲来过定州)宣和五年(1123年)做过“中山府通判”,他在定州任职仅半年就病逝于任上,有“中山府,昔吾先大人之甘棠也”的情深意切之语。古代中国是宗法社会,特别重视郡望和祖庭,讲究出身和来历。这也是不忘来处的根脉意识,那块祖居地或许压根儿就没有踏足过,但依然被视作精神故乡和心灵家园,魂牵梦萦,不可或忘。

这就是大文豪苏轼留给定州人民弥足珍贵的财富,他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迈、苏过,被定州人们深深记起。

武斌于2024年2月7日于成都家中

武斌:越峤真我家 | 东坡踪迹

武斌:苏轼最后的皈依地郏县 | 巴蜀之地

武斌:常州,苏轼从鸡黍之约到终老之地 | 巴蜀之地

武斌:蓬莱阁上苏公祠 | 巴蜀之地

作者简介:

武斌,1971年9月出生,男,汉族,山西省临猗县人,1996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固体地球物理理学博士,副总工程师。获得“四川工匠”“成都工匠”“金牛工匠”“地矿局技术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省级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武斌城市物探专家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出版物专业书5本,发表物探论文4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10项。2007年开始业余写作,2008年陆续在《地质勘查导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大地文学》《运城日报》《中国矿业报》《华西都市报》《山西日报》《中国煤炭新闻网》《四川工人日报》等发表散文、诗歌、小说近两百篇

0 阅读:0

草堂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