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于45岁普遍有血管斑块,这3处最危险!“逆转”斑块,试试这2招

范立华谈心 2024-06-22 09:29:21

研究得出结论:我国中老年人普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不止一处;约四成人存在某一处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达到50%或以上。中老年人血管斑块的新认识与应对之道。

一旦出现血管狭窄,血流受阻,冠心病、脑缺血等都会找上门,危及生命!那么,为什么上了年纪都有斑块?斑块又是长在哪儿最危险呢?

一、血管斑块的成因与普遍性

血管斑块,简单来说,是血管内壁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主要由胆固醇、钙质和其他细胞碎片组成,它们会在血管壁上形成硬化斑块,影响血液流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弹性逐渐减弱,内壁受损的风险增加,这为斑块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此外,高血压、吸烟、高血糖、慢性炎症等因素也会加速这一过程。

这项新研究发现,我国中老年人普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往往不止一处。更令人担忧的是,约四成的人存在某一处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达到50%或以上,这意味着他们的血管已经受到较严重的损害。

二、最危险的三个斑块位置

在全身的血管中,虽然斑块的检出率因部位而异,但有三个位置的斑块被认为是最危险的。

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是心脏的主要供血血管。一旦这里出现斑块,心脏就会面临供血不足的风险。当狭窄程度超过50%时,冠心病的风险显著增加;若超过75%,则可能出现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导致心衰。更危险的是,斑块破裂可能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导致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1. 颈动脉:颈动脉是连接心脏和大脑的桥梁。这里的斑块不仅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还可能因斑块破裂而将胆固醇沉积物冲入大脑,引发缺血性脑卒中。据统计,约一半以上的缺血性中风与颈动脉病变有关。

2. 颅内动脉:虽然颅内动脉斑块的检出率相对较低,但在中国,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却相当高。这可能导致多种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脑卒中。

三、逆转斑块的两大策略

面对血管斑块这一严峻挑战,我们并非束手无策。以下两大策略或许能帮助我们逆转斑块,改善血管健康。

1.调整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血管健康至关重要。首先,要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同时,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其次,要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它们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水平。此外,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

2.药物治疗:在生活方式调整的基础上,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药物。这些药物主要包括降脂药、降压药、抗血小板药等。它们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和胆固醇水平,减轻血管壁的压力和炎症反应,从而延缓斑块的进展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四、预防与筛查

除了以上两大策略外,预防与筛查也是降低血管斑块风险的重要手段。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和血管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问题。同时,要保持警惕并关注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如头晕、头痛、胸闷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或疑似斑块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总之,中老年人血管斑块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通过深入了解其成因和危险性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我们可以降低这一风险并维护心血管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3 阅读:682

范立华谈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