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靡大江南北的洋河海之蓝,现在的怎么样了?

阿海奇 2024-05-23 19:51:02

提起洋河,我们都知道酒他是蝉联第三、第四、第五届名酒评选的国家级名酒。自2010年以来,洋河已经连续14年蝉联中国白酒第三。2011年洋河并购双沟,2016年又收购了贵州贵酒。同时洋河股份下辖洋河、双沟、泗阳、贵酒、梨花村五大酿酒生产基地,目前产能排名行业前三。

洋河蓝色经典:

说起洋河的崛起,不得不提的就是蓝色经典系列产品。2003—2012年是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更是洋河崛起的十年。在此之前,洋河酒厂销售最多的一直是单一的“洋河大曲”系列。2000年左右的洋河市场影响力下降,而洋河大曲在白酒市场份额中占比不足1%。

为了挽救这种衰退之势,2003年洋河酒厂决定推出新产品。经过反复研究,洋河成功破解绵柔分子平衡技术,打破了白酒按香气分型的惯例,突出了酒体绵柔的独特风格。洋河给该系列产品命名为蓝色经典,而当时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就是海之蓝。

自2003年开始,白酒行业刮起了一阵蓝色风暴,洋河铺天盖地的广告在电视上随处可见。2003年,洋河陆续推出了绵柔风格的“天之蓝”和“海之蓝”,这也是蓝色经典系列的开始,两款产品主打中端白酒市场。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尤其以海之蓝的成长最为迅速,在这样的背景下,2007年洋河又推出了梦之蓝5A。

随着蓝色经典系列越来越火,梦之蓝系列大幅度扩员,梦之蓝M1、梦之蓝M3、梦之蓝M6(更新为了M6+)、梦之蓝M9、梦之蓝手工班纷纷面世。为了适应互联网的发展,洋河又推出了三大电商系列,分别是高之蓝、遥之蓝和邃之蓝。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洋河蓝色经典,男人的情怀!”这是零几年的时候蓝色经典一条脍炙人口的广告,当时这条广告里面的产品是海之蓝。

随着将近21年的发展,洋河蓝色经典不断推出新产品,部分包装和产品也都完成了更新换代。今天主要来说说当年洋河在崛起过程中的主力产品,海之蓝的发展和故事。

海之蓝的崛起:

洋河的崛起,海之蓝功不可没,可以说就是海之蓝把洋河抬进行业前三。当年海之蓝有多火,洋河每卖出一款产品,至少有一款是海之蓝。海之蓝是洋河的第一款核心大单品,也是洋河第一款最有希望冲击百亿的单品。没有海之蓝的成功,就不会有后来的梦之蓝的崛起。

2003年绵柔风格的蓝色经典系列正式诞生,据洋河公司声称,该系列采用老窖池发酵生香,储存老熟时间更长,醇化过程更长,使其香更悠长,味更绵软。当时推出了海之蓝和天之蓝系列,而海之蓝和天之蓝的市场定位和价格不同。

海之蓝是蓝色经典最基础的一款,主要是在中低端衔接的价格地带,仅仅比传统的洋河大曲高出一个档次。海之蓝只有一款产品,主打的市场是中低端的商务和宴请用酒。主要度数有38 度、 42 度、 46 度、52度四种类型,价格随度数的升高而升高,但基本都不超过200元。

海之蓝的蓝色包装打破了传统的红、黄色为主的包装,给人一种简约、时尚、大气的感觉,再加上当时独具一格的绵柔风格,以及价格较为亲民,所以海之蓝在之后的几年里迅速大火。2004年,海之蓝全年销售达到7600万元,2005年突破2.8亿元,2006年更是达到6.78亿元,2008年达到21.6亿元。

从2003到2008年,海之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约为131%,堪称行业的奇迹,大大推动了洋河的崛起。海之蓝获得成功后,2008年开始主推天之蓝,天之蓝复制海之蓝的成功,实现高增长,一直到2012年。

但2008年之后海之蓝仍然火爆,2011年海之蓝的销售额突破50亿,累计销售量破亿,远超当时的天之蓝和梦之蓝。直到2017年的时候,洋河公司30%的营收仍然来自于海之蓝,超过梦之蓝(22%)、天之蓝(20%)等其他系列。

海之蓝的不利因素:

从2012年开始,不少消费者开始吐槽海之蓝,有人说他是广告酒,有人骂他酒质差,海之蓝的名声和影响力开始有所下滑。甚至有人说“宁可不喝酒也不喝海之蓝”,这是怎么回事呢?总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对海之蓝的影响比较大。

第一个原因就是,洋河公司营销重心的转移。海之蓝的价格一瓶通常不超过200元,在蓝色经典中属于最基础的产品。随着消费的升级和产品地更新,天之蓝、梦之蓝系列逐渐成为了洋河的青睐,尤其是梦之蓝。

海之蓝和天之蓝的基酒都采购自常规酒区,天之蓝比海之蓝的档次高一些,在300元梯队。海之蓝和天之蓝执行标准均为GB/T 10781.1,是浓香酒的国标。而梦之蓝的执行标准是GB/T 22046,是洋河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志 。大家要清楚,国标属于最基本的标准,而地理标志的严格程度比国标强太多了。

尤其是从2015年白酒行业复兴以来,为了冲击高端领域,洋河公司更加重视梦之蓝系列。由于梦之蓝诸多系列的诞生,更多优质的基酒和窖池用来生产梦之蓝,海之蓝相对的资源投入远不及2012年之前。这样的话海之蓝的酒质开始下降,但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你有一款2012年之前的海之蓝,跟现在的海之蓝对比一下,绝对有着不同的口感。

第二个原因是2011年的基酒外购事件,让海之蓝蒙受了负面影响。2009年洋河花5850万元从四川购买基酒,2011年洋河股份花2662万元购买基酒,这些事件都发生在洋河酿造工程技改和扩产完成之前。

一方面当时洋河销量最大的产品是海之蓝,另一方面就是海之蓝又是蓝色经典最基础的产品。后来就有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这些被外购来的基酒很可能就用在了海之蓝上。

第三点是假酒案频出,当然这跟洋河公司无关。正是由于海之蓝的爆火,一些不法分子针对海之蓝进行制假售假。如果你去网上查询,自零几年以来一直至今,关于海之蓝假酒案的事件层出不穷。其中规模最大,最著名的是2017年和2023年的特大假酒案。

2017年在河南省查获了2.8亿的特大假酒案,涉及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系列。2023年特大假酒案涉及金额5.3亿,不法分子用市场上6元一瓶的绵竹大曲瓶装酒来灌装海蓝酒,然后添加比标准剂量多几倍的脂类、酸类等香精来调味,以每盒135元的价格出售。

以上这些,都对海之蓝的品质、口碑和地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海之蓝现状:

到目前为止,海之蓝面世整整21年。尽管在发展历程中遭遇过挫折,但是海之蓝依旧在顽强成长。据行业中的说法,海之蓝年销售量超过1亿瓶,销售额也早已突破了百亿,年饮用顾客超过3亿人,俨然已经成为了国民白酒品牌。

2023年,在京东公布的“白酒金榜TOP20”中,海之蓝以综合分92.8分的人气,20万人的好评从超26亿件商品中脱颖而出荣登榜单。在2023年的双十一期间,海之蓝52度礼盒位列天猫白酒礼盒回购榜TOP1。

在过去20年里,海之蓝经历了6次迭代升级。尽管对于海之蓝的吐槽从来都没有少过,但海之蓝的销量和销售额却在逆势增长,一直到现在仍然是洋河销售额最高的大单品。

立足行业看,酒业面临新一轮的转折和调整周期,海之蓝占据大众消费主流价格带,是100—200元价位段最能打的明星大单品,并保持了稳健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

0 阅读:0

阿海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