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的危机,来自古井贡酒和今世缘的挑战!

阿海奇 2024-06-13 03:53:02
江淮酒派:

提到江淮酒派,人们会不自觉的想到江苏和安徽,两者构成了江淮浓香的主体部分。在上个世纪,江苏和安徽都是传统的浓香酒产区,由于和四川浓香在工艺和气候环境上差别很大,所以安徽、江苏省内的名酒也被称为江淮浓香。

在白酒产业布局和酒文化方面,江苏跟安徽也非常相似。江苏和安徽知名的白酒产几乎都在中北部地区,虽然皖北和苏北的酒量普遍大于皖南和苏南,但皖南和苏南的白酒消费水平却高于皖北和苏北。

2024年,江苏省白酒市场规模超过600亿,而安徽省也在350亿附近,两者的市场规模都位于全国前五。自放开名酒定价权以来,江淮酒派出现了两任老大。第一任是古井贡酒,当年凭借着降度降价策略,问鼎江淮酒派霸主十余年。第二任是洋河,凭借着绵柔风暴,称霸江淮浓香十余年。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自2010年洋河超越泸州老窖成为行业前三,成为白酒历史上第三个营收破百亿的名酒,一时间洋河的风头无二。2012年洋河在市值上还短暂地超过五粮液,成为国内第二。但是自从2018年之后,洋河的业绩呈现波动式上升,业绩增长方面出现了一定的乏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关于白酒行业的第三之争。尤其是汾酒、泸州老窖对洋河穷追猛赶,业绩的差距不断缩小,洋河第三的位置岌岌可危。但那是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如果只是站在江淮酒派的角度,近些年古井贡酒和今世缘正在挑战洋河的地位。

洋河的崛起:

回顾洋河的崛起,跟蓝色经典是密不可分!2003年,洋河首次推出了绵柔系列的蓝色经典系列,当时还只是推出了海之蓝和天之蓝。海之蓝作为当时比较平价的产品,洋河也一直把他当成核心大单来培养。

在此后的几年中,海之蓝不负众望,连续数年爆火。2008年开始,洋河开始在天之蓝上发力,2013年白酒行业进入深度整合阶段,洋河又开始主推在高端领域的梦之蓝。现在蓝色经典已经有天之蓝、海之蓝、梦之蓝、手工班,以及各种纪念酒系列。

2014年谷雨时节,中国白酒泰斗沈怡方、曾祖训、高月明、高景炎、季克良、陶家驰等九位中国白酒行业的顶级专家齐聚洋河。为了感怀洋河开创和发展了绵柔系列,而向洋河赠送了有上述九名专家签名的“绵柔鼻祖”书法作品。

目前洋河股份下辖洋河、双沟、泗阳、贵酒、梨花村等五大酿酒生产基地,洋河每年的原酒产能高达16万吨,在整个白酒行业排名前三。绵柔系列的蓝色经典也是洋河走向全国的典型代表,不仅影响了江淮地区一大批酒企,甚至连五粮液这种大佬都推出了绵柔尖庄。

虽然说江苏名酒代表有“三沟一河”,但其实三沟加在一起也不如一河,更何况现在双沟也成为了洋河旗下的一员,洋河的统治看似在江苏省稳如泰山。直到今世缘的崛起,才让洋河深深感受到了危机。

今世缘对洋河的挑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苏酒现在整体实力排在全国前三,有洋河引领的功劳,但也有今世缘、双沟、汤沟、梅兰春等这些省内诸多名酒的努力。

今世缘的前身就是“三沟一河”中的高沟酒,而高沟酒则是第五届评酒会的国优酒。1996年高沟酒厂因为经营不善而停产,酒厂一度面临倒闭。后来江苏省政府愿意拨款解决酒厂停产问题,并且也得到了新领导班子的鼎力支持。

一部分人认为高沟酒的品牌老化,所以将酒厂的名字改成了今世缘。目前今世缘酒业有着今世缘、国缘、高沟三个知名商标。近些年,今世缘在省内的崛起,给洋河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话说在2012年之前洋河靠着蓝色经典崛起的时候,今世缘还在靠着主打江苏省内的婚庆市场夹缝求生。2012年洋河的营收为172.78亿元,同年今世缘并未上市没有披露具体的销售额。2014年,今世缘在招股书上表示2013年的营收为25.15亿元,同年洋河的营收为150.15亿元。

可以看出,此时洋河的业绩是今世缘的六倍左右。2011年,洋河全资并购双沟,开始放心大胆地去开拓全国化,这时的他压根就没把今世缘放在眼里。但是这些年来今世缘兢兢业业地挖洋河的墙角,等到洋河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了,省内的接待用酒都成了今世缘。

洋河在省内最大的威胁就是今世缘,两者针锋相对,你用m我用v,你浓香风格突出,那我就浓中带酱。洋河可能也没想到,曾经连自己营收零头都不到的一款酒,现在却屡屡动摇自己的根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纵观近十年今世缘的营收,90%以上都在省内,那就避免不了要跟洋河面对面竞争。

我当年了解到今世缘是通过《等着我》这个栏目,这个栏目是由今世缘冠名,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央视节目。“今世有缘,相伴永远”,是今世缘比较经典的一段广告词,正是这种美好的祝愿让许多年轻人开始接受了今世缘。

江苏省70%的市场份额都是掌握在江苏本土酒类的手上,洋河占了省内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今世缘的快速崛起,让原本一家独大的洋河的省内市场受到蚕食。

2014年今世缘在上海成功上市,2020年今世缘全年营业总额已经超过了51亿,坐稳了省内白酒老二的地位。2023年,今世缘营收达到了101亿,但是其省内白酒营收就占了将近94亿。

2015年至2023年,今世缘省外市场营收占当年营收的比重分别为5.63%、5.91%、5.34%、5.34%、6.35%、6.42%、7.01%、6.6%、7.2%。尽管已经达到了百亿的体量,但是今世缘的全国化进程仍然很困难,在省内跟洋河的竞争逐渐白热化。

2018年,洋河省内的营收为123.26亿元,占营收比重为51.02%。2023年,洋河在省内营收为143.93亿,也就是说这五年洋河在省内的营收仅仅增长了20亿左右。而这五年时间,今世缘省内营收增长了近60亿。

虽然洋河的全国化比较成功,但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算下去,洋河在省内的营收被今世缘超过只是时间的问题。洋河和今世缘已经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也就是说一个正在崛起的老二,必然会挑战现存的老大。

更何况今世缘营收绝大部分都在省内,对洋河的挑战必不可少。单说江苏省的白酒,我看到苏南地区很多都在喝今世缘,但如果今世缘想成为想洋河这样的体量,那就必须走出去。

古井贡酒的厚积薄发:

刚刚说了在江苏省内,除了今世缘之外,汤沟、分金亭等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如果放眼整个江淮酒派,以古井贡酒为首的徽酒,也在不断朝着江苏市场进军。尤其是古井贡酒,更是直接威胁到了洋河在江淮酒派的地位。

在江淮浓香中,共有四款国家级名酒,分别是古井贡酒、洋河、双沟和宋河,当年最先崭露头角的是古井贡酒。1963年,第二届评酒会上,古井贡酒被评为老八大名酒,成为江淮酒派第一款国家级名酒。

八十年代末放开名酒定价权,时任古井酒厂厂长王效金采用“降度降价”策略大获成功。九十年代,古井贡酒连续七年营收在行业前三。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古井集团多元化经营失败导致业绩连年下滑,甚至陷入亏损。洋河崛起的那几年,正是古井贡酒历史上最黑暗的几年。

此时洋河顺理成章地反超了古井贡酒,成为江淮酒派的领头羊。2008年开始,古井贡酒才逐渐走出低谷,不断地抢回曾经丢失的市场。虽然古井贡酒的工艺从单粮改成了多粮,但并没有跟风去跟着洋河搞绵柔,而是持续走比较明净淡雅的路线。

2012年,洋河营收达到172.78亿,而此时古井贡酒只有40亿左右。2018年,古井贡酒和洋河的营收分别为86.86亿元、241.6亿元,双方差距达到了近155亿,达到了历史的最大值。这时候来看,古井贡酒反超洋河基本无望。

但事情并不是这样,2019、2020两年洋河业绩下滑,2021、2022两年洋河再次高速增长,让营收来到了300亿梯队。2023年洋河增长再次乏力,营收同比增长仅有10.13%。

反观古井贡酒这边,2019年营收破百亿,2020年受疫情影响业绩原地踏步。自2021年开始,营收在三年时间里增加了100亿,2023年营收为202.54亿元,同比增长21.18%。此时古井贡酒与洋河营收的差距缩小到了不足130亿,业绩差距仍然很大。但是从增长势头来说,古井贡酒要更猛一些。

今年4月低,洋河和古井贡酒2023年年报和一季度报披露后,洋河的股价大幅度下滑,古井贡酒的市值更是短暂地反超了洋河。2024年一季度,洋河营收为162.55亿元,仅比去年增加12亿左右。古井贡酒一季度营收为82.86亿元,比去年增加17亿。

要知道,按照前几年的惯例,洋河一季度的营收能占到全年的40%以上,而古井贡酒一季度营收,往往占到全年营收30%左右。照这样看,2024年古井贡酒在今年的业绩增量上绝对不低于洋河。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季度报披露后,资本市场从持久的竞争上,更看好古井贡酒。

市场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全国,汾酒和泸州老窖对洋河第三的位置虎视眈眈,在江淮酒派和省内,古井贡酒和今世缘等也在不断抢夺洋河的市场。洋河的传奇还能续写多久呢?

5 阅读:982
评论列表
  • H.Y 2
    2024-06-15 23:53

    江苏人从现在开始都不喝今世缘酒,垃圾酒喝了头痛

    哈哈 回复:
    大哥你是蓝色经典喝多了吧![得瑟][得瑟][得瑟]
  • 2024-06-15 22:31

    作为一个外地人,现在是川贵的天下

阿海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