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小孩误吞异物险酿事故!医生提醒家长需加强看管和防范!

力菡的笔记本 2024-06-25 02:07:31



1岁的小男孩琪琪(化名)最近刚学会走路,对事物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

6月11日,本是平常的一天,厨房冰箱下几块碎玻璃吸引了琪琪的注意力,奶奶一转眼功夫就发现琪琪瞬间抓起玻璃往自己口里塞。

奶奶吓坏了,赶紧用手去抠,抠出了一小块,过一会,琪琪突然出现一阵咳嗽,咳嗽停止后喉咙发出不一样的声音,琪琪奶奶和爸爸妈妈提心吊胆观察了一晚。

第二天,琪琪呼吸音跟平常不一样,赶紧抱着孩子驱车赶到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完善胸部CT检查后发现异物堵塞在琪琪的右主支气管,病情危重,异物一旦移位,随时有可能致命。

因琪琪吸入的异物为玻璃,支气管镜钳取异物风险很大,在取异物过程中玻璃异物很有可能损伤气道导致,危及生命的大出血、气胸等。

童晓东副院长组织术前讨论后,当天下午,毛昌林副主任医师和邹振宇主治医师利用支气管镜顺利将异物取出,术后孩子爸爸看到取出的玻璃片,瞬间破防,放声大哭。

术后经过5天的治疗及观察,琪琪痊愈出院。

一、什么是气管异物?

喉部、气管或支气管内误吸入异物,统称为气管异物。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1-3岁婴幼儿居多,常见的异物有花生、瓜子、果冻、坚果、豆类、骨头等。

每个孩子都是好奇宝宝,喜欢探索,没有安全意识,发现新的、喜欢的东西总喜欢用嘴巴来尝尝它的味道,用这种方式来认识和探索世界。这时如看护不周很容易发生意外事件如:呼吸道阻塞,支气管异物等。

二、如何判断孩子气管可能有异物?

在进餐中或呕吐后突然剧烈呛咳的孩子,怀疑异物吸入的情况下,出现以下症状:呼吸困难、声音浑浊、咳嗽、喘息等。

三、如何预防气管异物?

1、教育孩子不要养成口内含物的习惯、不要随意把硬币、纽扣、小玩具等小物件含在口中,家中这些小物品必须妥善保管,防止误吸入气管。

2、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进食时不玩耍、打闹、不含食物说话,也不要含着食物睡觉。

当小孩口中含有食物的时候,不要引逗他们哭笑、说话或惊吓,应耐心劝说,使其吐出,不可打骂,以防将食物吸入气管。如果小儿已经哭闹,不能再硬逼其进食,否则容易导致异物进入呼吸道。

3、不要给5岁以下小孩喂豆类、硬糖、坚硬的小颗粒物及花生、瓜子、松仁等坚果食物。不要给婴幼儿吃果冻,婴幼儿因喉头的保护性咳嗽反射未能健全,一旦吸食进去,极易造成软滑的果冻吸入气管。

4、小孩呕吐时,应该把他的头偏向一侧,使他容易吐出,免得吸入气管。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赵小阳提醒大家,支气管异物一旦从口腔进入呼吸道,可能导致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窒息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赵小阳主任表示,对于儿童气道异物预防永远是第一位!家庭指导和教育非常重要,家长应该经常提醒孩子哪些行为可能出现异物吸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守护儿童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一旦怀疑气道异物,紧急处置的同时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邹振宇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H)

0 阅读:0

力菡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