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公开征集黑公关证据,某车企身份被扒出,背后原因令人唏嘘

鹏行天车说 2024-06-22 14:22:07

继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已经过去了有10多天的时间,当时现场各家车企关于“内卷和价格战”的问题,争的是不可开交。会议过程中,也不乏有车企高管暗讽友商搞小动作的不齿行为,比亚迪公关部第一负责人李云飞就曾霸气发言:某些友商频繁抹黑、恶意竞争,小动作很多,如果不是考虑到现场有外宾在,怕被看笑话,真想好好跟他们的公关理论一番。

谁曾想2周不到的时间,身处异国他乡的李云飞再次公开发言,表示近期比亚迪收到了多方提醒,某车企在使用黑公关手段,对比亚迪公司及品牌进行贬低、拉踩和恶意诋毁。所以比亚迪官方决定不再容忍,现面向广大网友和社会各界,征集黑公关的有效线索和证据。一旦线索经查证属实后,对提供者奖励20万~500万不等人民币。并且他的个人社交媒体内容下,配上了在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的发言片段。

征集令一出,全网沸腾,大家纷纷猜测比亚迪点名的这家“某车企”到底是谁?如果不是矛盾升级到极点,一般主机厂是不会如此光明正大的称呼其为“某车企”。回顾过往长城汽车、零跑汽车对网络攻击行为的抵制声明,文中都是以“网络水军”作为代称。由此可见,比亚迪这次是真的怒了,绝对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虚张声势。

其实在这之前,比亚迪也曾有过雷霆手段,针对某百万大V的长期发布大量不实信息,恶意诋毁、贬低侮辱比亚迪,官方也曾对其提起正式起诉,并且还导致该大V账号被封禁。从那个时候开始,比亚迪的新闻打假办就开始公开收集被侵权证据,鼓励网友积极举报。然而似乎整治力度依旧不够,随之而来的“方程豹十八升油耗事件”、“扳手掰大梁事件”、“拖车断大梁事件”等,都陆续对比亚迪及旗下子品牌造成不小的影响。

三令五申的要肃清网络环境,比亚迪这次直接点名某车企,可能是真的要动真格了。关于这家车企的身份,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某传统大厂,也有人说是后来的新势力品牌,更有人扒出网络上有一波小团体,长期拉踩比亚迪抬高自己拥护的品牌,其背后的东家也是有头有脸的大型车企。不过在最终调查没有结果之前,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妄自揣测,这对很多无故躺枪的车企都是不公平的,更是在给比亚迪帮倒忙,四处树敌。

就有业内人士曾经分享过,其实黑公关在汽车行业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它甚至发展成为了一种产业链,层层下发对目标对象实施有组织、有预谋的诋毁和抹黑行为。比亚迪为什么这么招恨,说白了还是动了某些利益集团的蛋糕,背后原因令人唏嘘。从今年的冠军版一炮而红,比亚迪就已经让不少友商被迫降价跟进,B级车降到A级车价格卖,A级车完全白菜价卖。上个月秦L的发布,更是引起了行业地震,一台综合续航超2000公里的中型轿车,竟然可以做到9.98万元的起步价格,这个成本控制能力,让不少车企望而生畏。

就如王传福所言,比亚迪在20万以内的车型中,拥有绝对的市场定价权。价格霸道也就算了,关键它的市场销量也是一飞冲天,为了不引起行业震动,比亚迪官方决定不公布秦L和海豹06的订单数量。但是从知名渠道大V孙少军处得知,比亚迪单周订单新增10万辆,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周卖了很多品牌一个季度的销量。刚刚过去的5月,比亚迪乘用车销售量为330488辆,今年累计已经销售了约127万辆车,已经完成了全年目标的35%。

从这些飞速增长的数据背后不难看出,比亚迪增势明显,正好和那些腰斩型企业形成强烈反差,某车企从中作梗,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无论竞争有多惨烈,都不应该妄图通过黑竞争的手段打败对手,这样不仅输了人品,还消费了公众信任,一旦被坐实曝光,那将会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0 阅读:0

鹏行天车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