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高僧惠能大师:“我们欲随师父去曹溪”

海蓝聊佛法 2024-06-27 14:34:56

接上文:

惠能向门外众人施礼,说:“大家要入寺烧香结缘的,只管入内。要来做我的弟子的,现在不行,一者寺小,容不下这么许多人,二者我要出门远行。这就是所谓的缘分未到。日后缘分到了,我岂能将大家拒之门外?”

说完了这一番话,惠能又向门外众人施礼,然后转身回进寺里。

众人听惠能这么一讲,便不再喧哗。有的人散去,有的人早已伏在地上,顶礼叩拜。

这一回,寺门却没有关上。

自从惠能开始说法之后,法性寺里的法缘日盛一日,然而,惠能心里明白,自己应该走了,应该去开辟一个新的弘法道场。

去哪里?

惠能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一片青山,一弯溪水,还有一座红墙黑瓦的古寺。

那就是曹溪的宝林寺。

数天后,印宗来告,大殿香火燎天,寺院内人满为患,许多人到夜晚也不离寺,墙角走廊,钟楼台阶,凡是能坐能睡的地方,都坐满了人,睡满了人。

惠能说:“印宗,你可是寺中住持,寺里不可没有规矩,万一有个差失,上对不起佛陀,下对不起僧众。”

“是。可是……”印宗难以启齿,因为这些人全都是冲着惠能而来的。

惠能心中十分淸楚印宗“可是”后面的涵意,他不等印宗思索措辞,便直截了当地说:“可是也不能辜负了外来信案的一片虔诚之心,不是吗?我可是决定走了。我走了,他们也会自动散去。”

“师父,我可没有赶您走的意思。”印宗左右为难,他误以为惠能心中有所不快,便退到门口,说:“弟子再去想办法,师父不必操心。”

当印宗正要出门时,惠能叫住了他:“请留步。你误会我的意思了,不是你要赶我走,而是我自己要走。”

“师父欲去何方?”

“曹溪。”

“曹溪?”

“是的,韶州曹溪。我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去黄梅的途中,到曹溪小住了一段时间;第二次是从黄梅回来,到曹溪沉潜。我的缘分在曹溪。”惠能对曹溪有一份独特的情感。

印宗问:“曹溪有何宝刹?”

惠能答:“有一寺,叫山润寺,过去是由一名叫无尽藏的比丘尼住持,但不知他现在还在不在。”

“山涧寺?无尽藏比丘尼?”

惠能继续说:“在山润寺上面,还有一寺,叫宝林寺。我曾在宝林寺住持。宝林寺不大,但清风明月,梵音天獭,很让我怀念。只是当时被人放了一把大火的烧了山林,有没有驶及宝林寺,这我就不知道了。”

印宗感慨道:“原来师父曾住过宝林寺。”

惠能应道:“是啊。”

印宗问:“师父打算什么时候回宝林寺?”

惠能反问:“做什么呢?”

印宗笑了一笑,说:“不做什么,只是想早点有个准备。”

惠能道:“准备什么?什么也不要准备,平常心来,也平常心走。”

印宗说:“我怕一觉醒来,见不着师父,不好向全寺僧众交代啊。”

惠能说:“我明早便走。”

第二天早上,惠能收拾好了祖师裟,揹在肩上,走出房门,这时,他才发现外面已站立着好大一片人,他们全都无声无息地站着,双手合掌。

印宗站在最前面,其后是身着红色袈裟的西京总持寺的智光律师,苏州灵光寺的慧静律师,荆州天皇寺的通应律师。

印宗率先下拜,三位律师随其后,五体投地,再接着是僧众,纷纷然向惠能顶礼。

惠能一时愣住了。他误以为这么许多人是来给他送行的,便匆忙还礼道:“诸位不必如此客气,缘尽今日相别,有缘来日相会,佛门弟子,当依缘而行,诸位快快起来,不要如此执着于送往迎来之礼,惠能也承受不起。”

只见印宗一人撞起头来,望着惠能,说:“师父,我们不是为您送行的。”

惠能不明白了,说:“不为送行,行此大礼干什么?莫非有所求吧?”

印宗接口道:“正是,不为送行,而是有所求。”

“欲求何事?”

印宗回过头来,看了看三位律师和所有的僧众,然后对惠能说:“我们欲随师父去曹溪。”

“随我去曹溪?这么多人?不行,不行!”

“有何不行?”

“一来曹溪并非广州,穷山僻壤,地方又小,容不下这么多人;二来印宗你如果走了,法性寺怎么办?”

惠能担心的事还是前者,这么多人去了曹溪,不要说让宝林寺塞得满满的,就是让曹侯村每家安排十个人,也住不下这许多人。

印宗却不慌不忙地说:“法性寺的管理,师父不必操心,印宗昨晚已吩咐安排妥当,待众人一走,留下的僧众自然会选出新的住持。至于我们跟随师父去曹溪,师父尽可放心,佛门弟子,吃苦耐劳是自家本分,一切随遇而安,一切随缘而行。”

惠能沉吟良久。

通应律师见状,便说:“惠能大师放心,此番随行人数虽众,但绝不会惊扰曹溪百姓而损禅门声誉。另外,在这些人众之中,多有能工巧匠,到了曹溪,我们自己动手,在宝林寺左右多建殿堂房屋,不仅众人有了安身之处,大师弘法的道场也具有了规模,众人也可以常在大师左右闻法受教了。”

通应律师的一番话,说中了惠能的心思,惠能面带笑意地点了点头。

仪凤二年初春,惠能离开了广州法性寺,前往韶州曹溪,随行僧众千余人。

明日更新。

0 阅读:1

海蓝聊佛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