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屡战屡败,“救火队长”沈子瑜独木难支(下)

青橙汽车 2024-06-21 10:40:44

能否挺过品牌发展“七年之痒”,对极星而言尤为重要。

本文承接《极星屡战屡败,“救火队长”沈子瑜独木难支(中)》

近日,极星汽车发布公告表示,极星董事长、前沃尔沃汽车首席执行官Hakan Samuelsson即将卸任,前大众汽车集团高管范安德(Winfried Vahland)将为Samuelsson的继任者。范安德此前曾担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斯柯达汽车执行董事会主席和沃尔沃汽车董事会成员。

此次人事变动发生在极星股价连续下滑的背景下。

收退市警告

此前,极星因未及时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提交2023财年的年度报告收到了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的退市警告,称其不符合纳斯达克相关上市规则;规则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及时向监管机构提交所有必要的定期财务报告,以确保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和投资者的利益。

极星方面表示,“该通知对公司证券的上市没有直接影响,这些证券将继续在纳斯达克交易”,但这一前提是极星汽车要遵守其他上市要求。

根据纳斯达克上市规则,极星汽车在收到通知后有60天的时间向交易所提交一份合规计划。如果纳斯达克接受该计划,公司可能会获得最长至180天的额外期限,以恢复合规状态,最后期限是2024年11月11日。

不过,极星方面还称,“公司已获得9.5亿美元三年期融资额度下贷款人的同意,免除其延迟提交公司年报的责任,并将全力恢复合规性,满足纽约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的所有上市要求。”

从另一方面看,如果极星未能在上述规定时间内恢复合规,那么其股票将从纳斯达克退市。公开资料显示,极星于2022年6月28日(美东时间)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在此之前,极星已于同月24日起以股票代码“PSNY”开始交易。据悉,极星是通过与美国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Gores Guggenheim的业务合并交易。

尽管极星方面表示该通知对其股票的上市交易没有直接影响,且公司股票仍将在纳斯达克继续交易,但退市警告仍会给品牌声誉和投资者信心带来一定打击。

实际上,打击极星投资者信心的不仅是这份潜在的退市警告,还有其每况愈下的经营状况。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极星累计营收为56.43亿美元,累计亏损19.41亿美元。

其中,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8.44亿美元,运营亏损为7.35亿美元,毛利为2,12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750万美元下降约63%。

此外,2023年前三季度极星汽车的毛利率为1.1%,较2022年同期的3.9%减少2.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极星的自我造血能力正越来越差。

不仅如此,极星市值也蒸发超九成。据了解,自2022年6月上市后,两年内极星股价已从13美元每股跌至如今0.8美元每股,市值也从历史最高点276亿美元缩水至17.1亿美元,蒸发超250亿美元。

自我造血能力不足以及被资本市场的不看好,如同悬在极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极星时刻面临生存危机。

沃尔沃“弃子”

面对逐年下滑的业绩,今年年初极星被沃尔沃上市时的主要顾问、北欧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北欧斯安银行(SEB)看空,对极星的品牌估值从180亿克朗降低到0克朗,这意味着目前的极星在其眼里“一文不值”,其股票分析师认为“极星已经成为拖累”。

同时,沃尔沃欲将这一“烫手山芋”抛出去。与之对应的是,沃尔沃在发布2023年财报中宣布将不再为极星提供资金,并计划减持极星,减持的股份将主要由吉利接手。

作为吉利与沃尔沃联手打造的豪华电动车品牌——极星成立于2017年10月,总部位于瑞典哥德堡,可以说是首家在中国制造的海外汽车品牌。

不过,在业内看来其更多是有着中国血统却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的小众品牌而已。从销量表现上看,2023年极星在全球仅交付了5.46万辆汽车,低于6万辆的目标;而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是每况愈下。可以肯定的,极星在沃尔沃眼里已不再是“香饽饽”。

对此业内分析师表示,“在销量方面没有起色的极星,已消耗了沃尔沃汽车过多的资源并拖累了其发展脚步”。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在沃尔沃发出上述声明后其股价大涨30%,市场反应验证了这一看法。

据了解,若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该提案,完成拟议的股权分配后,沃尔沃对极星的持股比例将降至18%。到今年5月13日,沃尔沃已完成向股东分配其所持极星62.7%股份,价值约为95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6.3亿元)。

除此之外,对极星而言受到的打击远不如此。今年2月,美国租车巨头赫兹全球控股公司决定暂停今年采购极星汽车的计划,彼时计划是5年内从极星汽车购买至多6.5万辆电动汽车,该合作始于2022年。

同时,赫兹还决定收缩其电动汽车车队的规模,并甩卖其车队中的2万辆电动汽车。对于极星来说,这意味着不仅新订单无望,而且市面上还会出现不少价格更具竞争力的二手极星汽车。

目前来看,极星可谓是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尤其是其在中国市场的窘境必须改变,能否挺过品牌发展“七年之痒”,对极星而言尤为重要。

0 阅读:69

青橙汽车

简介:青橙汽车为中国青年提供理性和前瞻性的购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