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民间传说杂记丨“活人坟”杂谈

义和江涛 2024-02-13 07:33:58

在冀中民间,广泛流传着“六十不死就活埋”的说法。说是人活到60岁,就住进预先准备好的“活坟”内。活坟留有窗口,每天由子女送饭,过一天在窗口砌一个砖,一百天后正好砌死窗口,人只得慢慢死去。

这种说法似乎还得到验证。如肃宁县统计局退休干部王庆元(西北街人)在70年代平坟头推行火葬时,看到城北的墓地有两个坟头被挖出,坟内有棺木,在坟壁上有一堆尸,有水罐,墓门用砖垒着,砖的规格各异,似一天一个砖垒上去的。

王街退休职工徐瑞和说:他小时在城南(今汽车站西几十米)有一个很高的坟头,用土坯垒成,顶部有个口,听大人们说,是用来送饭和通气的。他们几个孩子看不清里面的东西,就点着火柴往里扔,借火光看到有木床、木桌,桌子上放着碗罐。还有老人讲,在原孔家坟(南甘河村东)有个“活坟,跟以上说的都相类似。

“活人坟”到底有没有?如果有,是在什么年代开始的,又是在什么年代消亡的?至今还没有发现有文字记载。但民间却流传着一个故事:

很早以前,人活六十就进活人坟。

有一年某国使臣献给中国皇帝一个珍奇动物,体如猫,形似鼠。并扬言,有指出这是何物的,我们就照例纳贡,否则就别怪我们无礼了。

皇帝听了大为震怒,心想,一只动物就要难倒我华夏大国吗!他命大臣们轮流认指,凡不能认出的就削职问罪,结果一个个大臣被削职问罪。

有一个大臣,父亲已在活坟中囚了近百日。

这天他给父亲送饭时闷闷不乐,总想着明天就轮到自己认指了,这可怎么办呢?父亲看出儿子面色异常,就问儿子有什么心事,儿子实言以告。

父亲说,何需发愁,明天上朝时在袖筒里吞上咱家的小猫,到时让猫对着那个“怪物”叫一声,看那动物有何反应,若害怕,就说明那是西鼠。

第二天,这个大臣上朝,外国使臣又像宝贝似的抱来此物。这位大臣顺着“怪物”的方向一伸袖子,小猫便龇牙咧嘴地叫起来,只见那“怪物”浑身像筛糠般地发抖,该大臣见状,爽快地禀报:“这是只硕鼠”。外国使臣服输。

皇帝大悦,问起原由,大臣就把父亲教导的事重复了一遍。皇帝一听:“还是人老知事多。”于是诏令废止“六十老人进活坟”制度。

故事也好,传说也罢。目前以为在中国历史上,人活到六十就进活坟是不可能存在的。原因有三:

一是自封建社会建立起来,孔子的儒家思想就占据着主导地位,把六十不死的老人放在活坟中有悖于仁义忠孝的伦理纲常。

二是中国皇帝、国君超过六十岁的历朝历代大都有之。如春秋时的晋文公69岁,战国时的魏惠王81岁,汉武帝刘彻和唐高祖李渊为69岁,宋高宗赵构80岁,元世祖忽必烈 79岁,明太祖朱元璋70岁,清乾隆帝88岁。皇帝老子自己不能做到的,又怎么诏令全国实行呢,于情于理不通。

三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真正的“活人坟”。上面有些人看到的所谓“活人坟”,说里面有桌、床、碗罐等,这在汉代及以后都是很常见的殉葬品。再有墓的形式各异,如不少古墓留有墓门、墓道、耳室等,有些人可能把比较怪异的墓想象成“活人坟”了。

既然“活人坟”不可能为历史事实,而此传说由何而来呢?目前以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在很早以前,由于生活条件和医学条件的限制,人的寿命较短,活到六十岁就很罕见了。既然多数人没见过六十岁的人怎么死法,那么编出什么故事也就容易多了,

二是在奴隶制时代确实有奴隶为奴隶主陪葬的历史事实,如果说“活人坟”存在,或许就来自活人陪葬吧。

三是,过去人们普遍认可六十还甲子,即六十年一个轮回。人来到这个世上,已经六十年了,就该回寿了。

除以上三种主要原因外,还有两点值得一提。

一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的地方达官显贵盛行人死前,先修自己的墓,并身临其境,直到自己满意时为止。所谓“活人坟”或者可解释为人活着时修的坟。

二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提倡一个“孝”字,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人老了,必然失去往日的光辉难免受到一些人的虐待。便有人编出一个“人老知事多”的故事倡导人们要尊老、敬老、养老、爱老。

0 阅读:113
评论列表
  • 2024-03-09 18:46

    这个故事我小时候也听过,坐标安徽

义和江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