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销量仅33.2万辆和比亚迪持平,上汽集团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电动车指北 2024-06-10 22:45:10

从 2006 年开始,上汽集团连续 18 年成为中国车企的销冠,但 2024 年这个位置可能要易主了。

根据上汽集团官方的消息,上汽集团 5 月卖了 332,246 辆,同比下滑 17.1%,比亚迪 5 月是 331,817 辆,同比增长 38.1%,上汽只比比亚迪多卖了 529 辆,二者销量已经几乎一样了。

要知道上汽集团这个销量是包含了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通、智己汽车等多品牌和公司,巅峰时期是 2018 年,销量突破 700 万台达到 705 辆,随后一路连续五年下滑,到 2023 年销量为 502 万辆,到今年 1-5 月只剩下 152.6 万辆,预计全年不到 350 万辆。

也就是说今年开始,上汽集团的销量大概率要被一汽和比亚迪超越了,那么为什么上汽集团滑落得如此之快?

合资销量快速陨落

上汽集团的销量一大半要来自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三大合资企业,可以说是拉动上汽的“三驾马车”,但除了五菱表现比较好以外,大众和通用这几年都在断崖式下跌。

首先是上汽通用,2017 年的时候达到巅峰的 200 万辆,随后开始一路下滑,到 2023 年只剩 100 万。今年 5 月只卖了 38,393 辆,同比下滑 58.27%;1-5 月卖了 199,558 辆,同比下滑 44.25%。照这个趋势下去,今年上汽通用的销量应该不足 50 万辆,同比腰斩,相比巅峰时是“膝盖斩”了。

再来看看上汽大众,从 2016-2019 年四年间年销量一直在 200 万以上,2020 年急剧跌到 150.5 万辆,2021 年继续跌到 124.2 万辆,2022 年回升一点到 132 万辆,2023 年则跌到 121.5 万辆。

今年 5 月卖了 90,013 辆,同比下滑 3%;1-5 月卖了 430,085 辆,同比增长 5.5%。总体来看算是稳住了,但和巅峰时的 200 万辆+相比还是接近腰斩了。

并且从大趋势来看,合资车在国内的衰落只会越来越快,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 4 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 63.5%,同比上升了 8.4 个百分点;1-4 月份的市场份额为 60.7%,同比增长了 7.7 个百分点。而 1-4 月德系车份额只剩下 16.6%,日系车份额 12.2%,美系车份额只剩 7.5%,这还是包含特斯拉的。

总体来看,近几年合资车在中国的衰落是加速的,在 2024 年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表示,目前中国汽车品牌市场占有率约 60%,预测未来两年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将达到 80%甚至更高。

未来我们大概率也会像韩国和日本一样,自主品牌的份额超过 80%甚至 90%(韩国大约是 83%,日本大约是 93%)。

上汽乘用车国内持续下滑

上汽乘用车 5 月卖了 5.4 万辆,同比下滑 26.15%;1-5 月卖了 28 万辆,同比下滑 17.18%。

这个数据还是包括出口的,如果只看国内销量的话,我们会发现上汽乘用车这几年一直在下滑,而且下滑得挺严重。

首先来看荣威品牌,2017 年荣威的销量还有 38.5 万辆,2018 年达到巅峰的 47 万辆,随后便开始一路连续五年下滑,到 2022 年只剩 26 万左右,到 2023 年只剩下 15.72 万辆。从今年的月销量来看,每月也只是在 1 万辆出头。

而上汽荣威在 750、550、350 的时代就已经显露身手了,2016 年推出的 RX5 直接把荣威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时其搭载了“斑马智行”系统,在那个时代就有不错的智能化座舱体验了,被称作是“互联网汽车的开创者”。

很快荣威 RX5 就开始成为月销 2 万辆的明星车型,2017 年的荣威 RX5 的累计销量接近 24 万辆,让上汽荣威跨入了主流乘用车的行列。

不过很快荣威 RX5 就变成了“伤仲永”,不仅没能延续其优势,变速箱异响、打滑等问题还毁了积攒下来的口碑,后面荣威这个品牌就越来越边缘化了。

再来看看上汽乘用车的另一个品牌——名爵。2021 年名爵在国内的销量为 16.4 万辆,2022 年下滑到 11.3 万辆,2023 年在国内只剩下 6.02 万辆,今年的月销量也一直维持在 5000 多辆。

也就是说现在荣威+名爵在国内一年只有 20 万的销量了,当然名爵的出海成绩还是非常亮眼的,但也开始遭遇到了瓶颈。

出海遇瓶颈,销量被奇瑞反超

2023 年,MG 全球销量达到 84 万辆,上汽也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多的企业。

不过到 2024 年,上汽在整体汽车出口增长的背景下开始下滑了,1-4 月上汽出口了 28.9 万辆汽车,同比有明显下滑(同比灰色部分)。而奇瑞 1-4 月出口了 34.2 万辆,超过上汽成为第一,同比增长超三分之一。另外比亚迪也出口了 14 万辆,同比增长 1.4 倍;长城出口 12.9 万辆,同比增长 74.7%,吉利出口 15.4 万辆,同比增长 64.4%。这几家都有可能超过上汽。

并且上汽不仅“量”开始萎缩,“质”也开始出问题。

去年澳大利亚的碰撞测试机构 A-NCAP 公布了来自中国的 MG5 的碰撞成绩,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在满分 5 星中得到了 0 星的成绩,安全性直接垫底了。

要知道在海外中国汽车的口碑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在安全性上有这么大的问题不仅会影响 MG 品牌,对整个在海外的中国品牌都有负面影响。

总体来看,上汽的合资、自主乘用车、出海这三个引擎都在逐步熄火,即便是上汽这样的巨轮可能也无法避免直撞冰山的命运。

0 阅读:13
评论列表
  • 2024-06-13 09:20

    竞争让消费者受益,比亚迪是榜样.

  • 2024-06-13 08:24

    实惠好用,比亚迪车让百姓笑得更灿烂!

  • 2024-06-13 09:46

    竞争让消费者受益,比亚迪是榜样。

电动车指北

简介:关注智能电动车和中国汽车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