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刺史、府尹、都护、节度使、经略使、观察使、防御使哪个大?

时间如白马过隙 2024-03-06 23:47:06

由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关系,节度使这个职位显得非常拉风,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旌以专赏,节以专杀,才敢于盛唐起兵谋反。自然这个职位也被认为是地方一级最大的。

其实并非如此,按照唐廷最初的定位,它只是临时性的官职,而且只管军,不管民,至多也就类似于现在的军区司令,而且还不是常设,随调随走,再加上一般任职于苦寒的边境,比起刺史、府尹这样长置的封疆大吏还是要差一点。

那么,唐朝地方一级官吏谁的职权最大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唐初的地方行政系统,是州(郡)、县两级。

刺史是州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县令是县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

刺史在汉武帝时初立,最开始仅是地方监察官,在三国时才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州牧。

唐初依隋旧制,刺史又成为州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军事长官为大总管或总管),天宝年间曾短暂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

也就是说,唐时的太守和刺史是同一官职,只是不同时间的不同叫法而已。

虽然都是刺史和县令,但也有高下之分。

唐朝的州按户口多少分上、中、下三类,满四万户的为上州,满二万五千户为中州,二万户以下为下州。开元年间,又特设四辅州(京畿之地),如同州、华州;六雄州,如陕州、魏州;十望州,如青州、襄州、滑州;十紧州,如仙州(以上三种州均在军政要地),加于上、中、下三州之上,形成七等州。

比如,上州刺史是从三品,中州刺史是正四品,下州刺史是从四品。

县则分八等,京县,京师之地;畿县,畿辅之地;望县,满四千户;紧县,满三千户;上县,满二千户;中县,满一千户;中下县,不满一千户:下县,不满五百户。

至于府尹,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包青天的开封府尹,唐朝的府尹也差不多,是府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

府与州平级,但它又较为特殊,一般特殊的地区才设府。

一种是首都地区,如西京长安地区为京兆府,东都洛阳地区为河南府,北都太原地区为太原府。

另一种是重要地区,如凤翔、河中、成都、江陵、兴元、兴德这样的边镇或发达地区。

所以,府尹的政治地位在刺史之上,官品也基本是高一级(一般为正二品)。

府尹这一职位之所以在唐朝不多见,主要原因是它在隋唐大多数时期都是被称为留守,比如李渊起兵前所担任的太原留守,其实他就是太原府的最高行政长官。

刺史和府尹属于地方行政系统,相当于现在的省长,而节度使、经略使、防御使则属于地方军事系统。

唐朝实行府兵制,统率全国府兵的中央机构是十二卫和太子东宫六率,各置大将军或将军为其最高长官。

府兵以外则是直隶于皇帝的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等北衙禁军,也是置大将军或将军统领,战时为行军元帅、行军总管统军征战,战毕则回原任。

这是中央,地方上则是于各州和边镇设大总管府或总管府(后改为大都督府和都督府),分别置大总管、总管为其最高长官。

都督府分为上、中、下三类,一般由亲王出任都督,但基本都在京师遥领,实际事务由长史主管。都督府仅管本地区的军事,民事由当地刺史管理。

另外,唐朝还在边疆地区设都护府。

都护府,或称大都护府,主管少数民族事务。其正副长官为大都护、副大都护,也由亲王遥领,实际事务由长史主管。著名的有安西、安北、单于、安东、安南、北庭六个“大都府护府”。

都护府下设都督州,长官为都督,由少数民族酋长担任。土归朝廷,赋税自主,人称羁縻州。

与都督有所不同的是,大都护不仅管军事,还负责行政以及其他一切少数民族事务,妥妥的封疆大吏。

此外,地方军事方面还有节度使、经略使、防御使、团练使等。

节度使,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总管和唐朝前期的都督。

唐初,为加强某位大都督的权威,皇帝往往会给他“使持节”的权力,可以自行斩杀两千石(郡守)以下的官员,这种持节的都督有时候就会被叫做“节度使”。——当然,这时还没有这个官职,仅仅是大家这样称呼。

“节度使”从非正式的口头称呼变成正式官职是在唐睿宗景云二年,贺拔延嗣被任命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这是最早见诸史册的“节度使”。

不过这个时期,节度使还只是朝廷临时的差遣,多在边疆地区设立,以防备少数民族,并不是常设官职。而且节度使不得兼领数镇,任职期满后召回朝廷做官,故无武将擅权之忧。

此后到开元天宝年间,朝廷在边境一共设置了十个军区,委任了九位节度使,一位经略使,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天宝十节度”,此时的节度使已经成了常设官职。

节度使是纯粹的军职,只能掌管军队。我们常说节度使权力极大,军事、财政、民政无所不管,这其实是因为后来的节度使都兼任了其他官职的缘故。

比如兼任了度支使,就掌握了财政权,兼任了营田使,就掌握了管理屯田的权力,又比如兼任了采访处置使,于是就拥有了监察权。

到安史之乱后,节度使遍布各地,手握军政双重大权,而且经常是兼领数镇,于是便形成了割据、半割据的状态,成为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略使和节度使一样,都是军职。经略使设置更早,早在贞观二年,延边各州就设立了经略使。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后者是持节的,拥有专杀的权力。所以,在级别上,节度使要高于经略使。

还有一个区别是,相比后期的节度使,经略使一直都不是常置,当经略使兼任节度使时,经略使为临时性职务,节度使才是本官。完成任务之后,经略使印要上交,只以节度使印随身。

另外,经略使有时还被赋予总理一方军政的权利,比如仆固怀恩反叛时,放纵士兵劫掠,弄的并州、河东一代民不聊生,唐代宗就派了郭子仪前去,兼任河中经略使,既管军又治民(北宋末年,经略使总理一方军政一度成为常态)。

当然这是极少数情况,大多数时候节度使权利还是要高于经略使的。

防御使,全称为防御守捉使,始置于武周时期,有都防御使、州防御使两种。

防御使最初也是纯粹的武职,都防御使管数州军事,地位略低于节度使。唐代后期,随着藩镇势力的扩大,都防御使也有升级为节度使、观察使的。

观察使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因为他既管军亦管民。

观察使为唐朝始置,一开始是由中央派出的使者充任,主要职责是监察各州县地方官政绩(也叫采访使),二年一换。唐中叶以后,多以节度使兼领其职。无节度使之州,亦特设观察使,管辖一道或数州,并兼领刺史之职,“凡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都府,权任甚重。”相当于清代的总督。

州防御使则管一州之军事,地位低于刺史。不过安史之乱后,州防御使常由刺史兼任,统帅地方防御部队。

团练使,顾名思义,就是地方团结兵(对地方壮丁加以组织与训练的部队)的长官,也多由州刺史兼任。

团练使与防御使同等地位,但两官不并置,或名团练,或名防御,又因统帅部队质量的不同,后者权责相对更重。

唐人将所有的官员分为内外官,唐初,风气重内官而轻外官,因京官实际地位高,待遇优越,且容易升迁。

但是在安史之乱后,变成了重外官而轻内官。其原因是中央政府财政困难,常常发不出俸禄,而地方政府,尤其是节度使所在的藩镇,利用权力包揽当地赋税,为笼络属官,常常能给出较高的俸禄,由此,京官大批地向地方流去。

安史之乱后,随着节度使权利的扩大,唐政府机构层级也由原来的“中央——州郡——县”三级,变成了“中央——藩镇——州郡——县”四级。节度使的权利完全超过了兼防御使的刺史,已经等同于边疆地区的大都护。

汇总来说,从权利大小来排序,大都护>节度使>经略使>观察使>都防御使>府尹(留守)>刺史(太守)>州防御使>团练使。

0 阅读:52

时间如白马过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