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朝代的老百姓活得最滋润?从三个方面论证,结果想不到!

时间如白马过隙 2024-02-25 21:56:24

经常从网上看到这么一个讨论:哪个朝代的老百姓活得最滋润?或者说幸福指数最高?有的说是宋朝的老百姓,因为宋朝最富,有的说是汉朝的老百姓,因为汉朝最强,也有人说是盛唐,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时代!

那么实际的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聊一聊:

一、稳定少战乱

乱世百姓不如狗,老百姓活得是否滋润,第一个指标就是王朝是否稳定,是否有大的战乱,从这一点上来说,大一统王朝无疑更占优势。

秦朝时间太短,且苛政、暴政不断,不用考虑。

两汉四百多年,除了为期一年的七国之乱以及王莽之乱,基本没有发生大的战乱,而且治世、盛世不断。

文景之治40年,汉武盛世50年,孝宣中兴25年,光武中兴33年,明章之治32年、永元之隆16年,共196年,仅仅是有名的治世就达到了50%。

三国魏晋南北朝,虽然偶有治世,比如太康之治、元嘉之治,但仅是昙花一现,大多数时候都是战乱频仍,老百姓不用说幸福感了,有树皮吃能填饱肚子就很不错了。

隋文帝虽然是个好皇帝,开皇之治也有二十多年,但接下来就是隋炀帝的建东都、开运河、征高丽,穷兵黩武,隋朝的好日子连一代人都达不到,幸福指数何从谈起?

还是来看盛唐吧。

唐朝的稳定性仅次于两汉。

贞观之治22年,永徽之治6年,高宗和武则天开创的“贞观遗风”50年,开元盛世30年,即便安史之乱后还有大中之治13年,元和中兴15年、会昌中兴6年,共有142年,占大唐289年国祚的50%。

若非,发生了8年的安史之乱,以及后期的藩镇割据,唐朝的稳定性甚至要超过两汉。

宋朝的稳定性也算可以,虽然疆域不大,也没有什么出名的治世,但贵在没有明显的暴君,而且明相辈出。

比如,创业宰相赵普、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双天官寇准、“圣人”宰相李沆、伯乐宰相吕蒙正、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宰相肚里可撑船的王旦、保守的正人君子司马光等等,仅仁宗一朝就出了好几位名臣贤相,如文彦博、包拯、富弼、韩琦等等,可以说宋朝是历史上明相最多的朝代。

另外,在两宋整个三百年间,几乎没有出现过像汉唐那样的宦官乱政、外戚专权和藩镇割据等乱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百姓生活质量的下限。

再来看明朝。

明朝的治世有洪武之治31年,永乐盛世22年,仁宣之治10年,弘治中兴18年、嘉靖之治20年、万历中兴20年(张居正改革10年以及万历在位前十年),共有121年,占明朝国祚276年的44%。

而且,明朝除了一个持续4年、波及范围不算广的靖难以外,基本也未发生大的战乱。

最后是清朝。

清朝有史上最长的盛世——康雍乾盛世,持续134年,虽然很多人并不认可,但最起码算得上稳定,占比达到了49%。

虽然清朝皇帝基本没有昏君,不过从道光开始,外虏入侵,内部太平天国、捻军、义和团起义,烽火不断。

汇总来说,论大一统王朝的稳定性,两汉第一,盛唐第二,明第三,清第四,最后是两宋。

二、温饱

民以食为天,对于王爷这样的顶层人物来说,哪一个朝代都是锦衣玉食,但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能不能吃饱肚子才是关键,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去考虑提高生活的品质。

所以老百姓是否活得滋润,最关键的一个指标就是粮价。

几个大一统王朝都是几百年的历史,有兴盛也有衰落,所以今天我们分析的是一个相对普遍的状态,既不是王朝最鼎盛的时候,也不是统治末期吃不上饭的时间段。

我们先来看西汉的粮价:

除了汉初和王莽这一头一尾,汉朝在其他大多数时间的粮价都是比较平稳的,撇开汉武帝铸五铢钱前后货币的剧烈波动,从汉文帝开始一直到宣帝年间,西汉的粮价一直维持在100文一石的范围内。

虽说汉朝的一石比唐宋元明清的一石轻了整整一倍,只相当于现在的60斤左右,不过即使如此,换算过来,一百文也能买到60斤大米,一斤1.6文那也是相当便宜的了。

即便是西汉中后期几个闹天灾的年份,米价攀升到了一石四五百文,那折算下来也就一斤8文钱,百姓的生活也还过得去。

东汉与西汉差不多,除了汉章帝、汉安帝期间的几次天灾,闹饥荒,以及汉灵帝以后的王朝末年,大部分时间的粮价也都在一百文左右,大约也是1.6文一斤。

汇总一下,两汉的粮价:一石在100文—500文之间,换算以后就是1.6—8文一斤大米。总体是相当稳定的。

汉代以后就是三国魏晋南北朝,因为没有长时间的大一统,造成了内部货币的不统一,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大行其道,所以不太容易统计出详细具体的粮价。

不过,粗略来看,在这样战乱的年代,粮价的波动非常大,也就几个小王朝的初建阶段还说得过去,大多数时候,粮价高昂,普通百姓是很难用钱买粮食的,要么寄人篱下,要么靠自己的田中所产。

比如,夏侯阳算经里面记载的,北朝的粮价一石是1200文,已经是相当之高了。

所以,非大一统王朝的粮价我们就不再统计了。统计也没有什么意义,正如前面所说,乱世人不如太平犬,即便偶有粮价低的时候,也是惊鸿一瞥,短暂的。

再来看唐朝的粮价:

唐朝的计量单位是斗,折合到现在就是差不多12.5斤,根据《资治通鉴》以及新旧唐书中的记载,贞观年间的粮价是一斗4文钱,高宗年间是一斗11文,玄宗是一斗10文,也就是说,唐朝前100多年的粮价是一斤0.32—0.88文,那是相当便宜的了。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粮价开始大幅上涨,德宗年间是一斗150文,文宗年间是一斗70文,一斤还不到12文,也不算过分。

汇总来说,唐代的米价在一斤0.4文——12文之间波动,不但稳定而且便宜,不愧盛唐之名。

再来看富宋:

宋富,早已是历史的定论,其经济实力以及富裕程度是其他朝代难以望其项背的,即便是盛唐也不能与之相比。

我们简单的以官员的俸禄来做一下对比:

宋代的一品官,如宰相,月俸是300两,津贴是600两,相当于现在的月薪128万;三品侍郎是月俸55两,津贴110两,月收入23万;七品县令月俸30两,津贴60两,月入13万。

而唐朝的一品,只有年俸650石,相当于现在的年收入172万;三品年俸370石,年收入110万;七品县令是27万,大约相当于宋朝的五分之一。

就算是有养廉银加成的清朝,一品年俸 180两 ,养廉银16000两,再加上禄米180斛 ,相当于现在的年薪 290万,三品年薪 112万,七品年薪23万,也远不如宋朝。

官俸没法比,那么两宋的粮价如何呢?

北宋无疑更好一些,粮价基本稳定在500—1000文一石左右。宋朝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120多斤,也就是一斤4—12文,还是相当可以的。

但如果考虑到北宋整体的消费水平,那么粮价就远远比不上汉唐了。

而到了南宋基本就惨不忍睹了,除了个别大丰收的年份以外,基本粮价区间一斤上浮到了1500文—3000文一石的范畴,折合下来就是一斤12—24文,整整翻了北宋的一倍。在南宋的几个纷乱时期,更是达到了5000文一石,40文一斤的天价,称当上是民不聊生了。

所以,从百姓温饱的角度来看,说富宋是老百姓生活最好朝代的人,可以歇歇了。

元朝不用考虑,说民不聊生就是抬举它了。

据《元史》记载,元代的粮价最便宜的时候都到了1000文一石,最贵的时候,两百贯一斤,就是2000文一斤,甚至比南宋最贵的时候都翻了50倍。

即便考虑到元朝滥发纸币,通货膨胀个五六倍,也够可怕的了。

说元朝百姓是大一统王朝中最惨的,一点都不夸张。

再来说明朝:

明朝的粮价虽然不低,但堪称史上最稳定,基本就在200—500文一石之间徘徊,没有特别便宜的阶段,也没有贵的离谱的时候。

比如,洪武年间是500文一石,宣宗250文,英宗300文,景泰250文,宪宗260文,孝宗、正德320文,嘉靖480文,隆庆320文,万历,520文,天启480文。

大明的一石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20斤,折合下来,近300年基本稳定在一斤1.5—4文,简直稳定的可怕。

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吹一下明朝还是很有道理的。

最后就是大清朝了。

清朝有历史上最长的盛世,但它是否名副其实呢?

乾隆之前的康熙雍正年间,粮价基本稳定在500—1000文一石的范围内,也就是4—8文一斤,与北宋差不多,称得上盛世。

但到了乾隆朝,特别是乾隆后期就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了:乾隆二十年还是750文一石,但到了乾隆五十五年,粮价已经攀升到了4900文一石的天价。

说乾隆朝是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还真是没错。

而且,从乾隆五十五年开始,清朝的粮价就再也没见过三位数,比如嘉庆六年4700文,道光元年3000文,道光四年4100文,道光七年2000文,咸丰二年3400文,并且长期在3000文一石左右,也就是25文一斤,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百姓能够承受的水平。

说康雍乾盛世一百三四十年,确实夸张了,乾隆二十年以后就难称盛世了。

汇总来说,大一统王朝中,唐朝的粮价最低,明朝最稳定,其次两汉、两宋,清朝最不稳定。

所以,单从温饱来说,百姓最幸福的朝代依次唐、明、两汉、两宋、清。

三、开明宽松的社会环境

在保证温饱的情况下,百姓追求的是什么?是言论自由、是个性解放、是自信张扬,这需要一个开明宽松的社会环境。

论政治开明,首先被排除的是元朝。

一个还将百姓分为三六九等、一个购买菜刀都要申请、一个洞房花烛夜先请蒙古人享受、一个只知战争不知治理的政权,不用过多解释就可以剔除。

其次是大兴文字狱的清朝和特务统治最严重的明朝。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文字狱,比如汉武帝时期、明洪武永乐时期,但是要讲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牵连范围之广,手段之残忍狠毒,则非清朝莫属。

清代文字狱贯穿整个清代250年左右。顶峰时期自顺治开始,中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时140余年,共发生了惊人的166起文字狱。

清文字狱有多么的疯狂和变态,试举几例:

清朝的第一起文字狱发生在顺治二年,当时一个河南考生误将“皇”叔父多尔衮写成了“王”叔父,因为这一字只差,就被凌迟处死。

康熙虽然被称为“圣君”,但“防民之口”也是残忍无比,清朝最大的一起文字狱就发生在他在位时期,就因为庄廷龙在《明史辑略》中出现了南明年号,庄家七十余口全被处死,其中18人被凌迟,庄廷龙也被开棺戮尸。

雍正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叫徐骏的官员,就因为写了一句诗,“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就被雍正认为是讽刺满清皇帝不识字,被斩立决。还有一位礼部官员因为出了一道考题叫“维民所止”,就被认为是诅咒“雍正”无头。

至于特务统治,历朝历代也都有,比如汉之绣衣使者、三国时的校事官、武周时的内卫、宋朝的皇城司、清代的粘杆处等等,但这些与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比起来,无论是持续时间、残酷和猖獗程度,简直就是“儿童团”,根本无法相比。

然后是宋朝。

两宋在很多方面都是比较开明的,比如独一无二的崇商理念。

宋朝之所以富,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其他王朝都“抑商”,惟独宋“崇商”。

赵匡胤就言:“多积金,市田宅以博民富”,赵光义也号为“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神宗在位时“尤先理财”,令众“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理财重商的理念一直贯穿于整个宋朝。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宋代官员也都喜闻乐见于理财求富之道,就算是那些开口孔孟闭口夫子的大儒们也不以谈钱为耻,宋代的包拯、范仲淹等一众清官,在乞骸骨后也都是收桑贩织,办学兴教,家中亭台楼阁,享受着优越的退休生活。

宋代也成为古代经济立法、“崇商”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

其次是重视科学技术,震惊世界的三大发明——火药、活字印刷和指南针,就诞生于宋代。

这些成就都与朝廷尊重科技、重视科技的良好氛围以及百姓思维的活跃分不开。

另外,宋朝的文化空前进步,各个领域硕果累累,宋词就不用说了,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最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锋不落下风。

唐宋八大家,宋朝就占了六位,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理学家北宋二程、东南三贤,都是享誉千古的人物。

另外,还有一点必须要提一下,就是市井文化,由于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很高,宋代的市井文化兴盛无比,比如棋类、武艺、蹴鞠、捶丸等娱乐活动随处可见,瓦栏勾舍这样综合性的文娱场所比比皆是,各种类型的演出,四季不断,喧闹非凡。清明上河图中展现的热闹景象就是宋代市井文化的一个缩影。

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也与民同乐,据载,连宰相都跑到公共澡堂子里去洗澡,宋徽宗也能进出瓦栏勾舍,与李师师上演一出爱情故事。

纵观历朝历代,宋代皇帝对百姓是最好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相比大多数开国皇帝,绝对是宽厚多了。他的龙子龙孙也大都遵循不杀议臣的祖训,不辱骂王公大卿,不在朝堂上鞭打大臣。即便是杀害岳飞的赵构,生平也只开了三次杀戒。对于像丁谓这样惑主乱政、谋害忠良的奸臣,也只是被贬流放。皇帝如此,百姓自然不用担惊受怕。

这样的宋朝,百姓能不幸福吗?

可惜,宋代理学、“小脚文化”给它拉了大分。

另外,宋代对外的积弱,也让百姓的民族自豪感降到了最低,陆游、辛弃疾这样的有志之士、普通百姓难免会郁郁而终。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唐。

华夏的自信就起自汉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对汉不敬者,屠;对汉有敌意者,诛”、“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些时代强音皆出自于大汉。

王夫之就说:“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即便是最混乱、最衰弱、人口剧减的东汉末期,汉朝拿出一国甚至一州的实力也可以将外敌轻松击败。

汉人的自信超过任何一个王朝。

另外,汉廷推崇的黄老治术,重视“以德化民”,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都给百姓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

唐朝应该是所有王朝里面综合“素质”最高的。

如果有人问中国九大封建王朝哪个最强大?答案可能不止一个,特别是汉唐之争。但如果说哪个王朝最开放、最包容?那么答案只能是唐朝。

唐朝是历代封建王朝中“女权主义”最兴盛的朝代,它不仅诞生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最有权势的公主太平公主,史上唯一一个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还是史上惧内官员最多的朝代,贞观名相房玄龄因为发妻不敢受太宗赏赐的美人;兵部尚书任瑰总结的“三怕”理论,更是为怕老婆的男同胞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同时,唐朝女人性感前卫的穿衣风格也丝毫不输给今天的女性!大家可以看一看电视剧中太平公主、武则天等人的装束,一点都没有夸张。

唐朝还是历代王朝中“外籍”人员最多的朝代。

以都城长安为例,当时的长安是全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具吸引力的国际大都市。据统计,玄宗时的长安人口有100万,外国人就有8万多人,占了接近十分之一。而且在唐的外国人,还可以做官,甚至做高官,一点都没有遭到歧视。

正因为唐朝的繁荣富庶以及开放包容的心态,造成了唐人的极度自信,最应该文质彬彬的诗人,也喊出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雄强之音!

这表现在用人上,就是不拘一格,不问出身、不看族属,只要你有能耐就能出人头地。这也是唐朝番将多如牛毛的内在原因。

据统计,番将在大唐将领中所占比例达到了70%以上,比如安禄山、史思明是胡人,黑齿常之是百济人,高仙芝是高句丽人,李光弼契丹人,哥舒翰突厥人,仆固怀恩、浑瑊、李光颜铁勒人。

这也是唐朝能够在常规兵力仅有60来万的情况下,靠着其他民族的仆从军,取得了比拥有动辄几百万军队的宋、明更辉煌的军事成就的原因之一。

这一切,都让三百年的大唐成为国人心目中最辉煌的一页,几乎可以承载所有的美好词汇;帝国正午,煌煌帝业,风流倜傥,花团锦簇…………

“大唐”,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早已是一个形容词。

综上所述,唐代的老百姓活得最滋润,其次汉朝,再次宋朝,最后是明清。

大家认为呢?

0 阅读:3

时间如白马过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