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惺相惜的文明国家,戴高乐为何对中国“相见恨晚”?

雅旋谈社会 2023-04-01 22:53:04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历史瞬间!

1970年11月11日下午,天安门广场、新华门与外交部前的五星红旗突然缓缓降下一半

路过的行人们议论纷纷,因为降半旗,意味着重要人物的离世

在此之前的十五次降半旗仪式中,缅怀对象除了我国政要外,几乎都是红色阵营国家的领导人,这一次又轮到谁了呢?

真相令所有人大感意外,这一次的缅怀对象,居然是一位西方国家的总统

这位总统,便是重塑法国的“夏尔·戴高乐”,为何中国会缅怀一位法国总统,这还要从中法两国的“惺惺相惜”讲起

天安门广场的半旗仪式

中法两国英雄相惜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称,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而他给出的那些理由,套用在法国身上也同样无比合适。

这些相似之处,注定了中法两国有广泛的理解基础,可因为千山万水的阻隔,在历史上两国没有太多的交集

而重塑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两个落魄英雄,终于有机会“惺惺相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两国有着共同的痛苦回忆。而在二战后的战果分配中,两国也同时迎来了尴尬局面。

虽然表面上,中法两国都位居联合国五常之列,然而谁都知道,法国是英国人的跟班,新中国的席位则长期被“台湾当局”非法占据

在五十年代的联合国舞台上,中法两国实际上都没有什么话语权,不仅如此,在冷战对抗的背景下,两国也都作为“阵营异类”而存在

二战后开始运作的联合国安理会

五十年代是众所周知的中苏蜜月期,不过中国为了自身的独立性,一直与苏联有意无意地保持着距离

中国既没有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也没有加入北约,在苏联通过“联合舰队”与“长波电台”事件向中国发难时,中国也都为了自身尊严一口回绝

这种态度不仅导致苏联对中国心存戒备,最终在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崛起时还直接撕裂了中苏关系,引发了长达二十余年的中苏对立

而法国在西方阵营中的处境也极其堪忧,二战中的拙劣表现让法国脸面尽失,战后法国已无力阻止前殖民地纷纷独立,而美国又希望通过北约,控制包括法国在内的全部西欧国家的国防

恐惧于美国核威胁的法国,在五十年代并不能对上述行为做出反抗,1950年,一贯号称独立自主的法国,不得不允许美国在其境内兴建多达11个空军基地

即使如此,美国人也没有把法国认定为自己人,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事件中,持有41%运河股份的法国人,被美苏联合坐庄,坑掉了在中东经营已久的资产

苏伊士运河上的美军航母

中法两国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也都是各自阵营中的“异类”,当双方都在彼此阵营中的地位降低到极点时,互相接触后产生惺惺相惜之感,便是顺理成章了

震惊世界的核爆外交

中法两国的接触,还要从一位法兰西民族英雄讲起,这便是片头提到的“夏尔·戴高乐”

在美苏联合坐庄,埋葬了英法殖民帝国后,法国内部的政治形势在五十年代末发生剧变

1958年12月21日,二战英雄戴高乐高票当选为法国总统,宣布开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这位带领自由法国,在二战中找回高卢雄鸡尊严的男人,对此时法国的现状极其不满

在他的设想中,二战后英法应该联合成为世界的第三极,与美苏分庭抗礼,然而即使经历了苏伊士运河事件、被美国摆了一道的英国,依然选择与大西洋对岸的远亲合作,而不是与法国一同重振欧洲荣光

这种状况导致法国在英美的联合制约下,在北约组织与联合国内部,都没有什么话语权,所谓的西方阵营第三大国,其地位与众小国无异

戴高乐思前想后,明白法国之所以沦落至此,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核武器,而另一方面是没有朋友

晚年的戴高乐

1959年,法国制造出自己的第一枚核弹,同年戴高乐即宣布,要求美国撤出在法国本土部署的美国空军,并且要求美国不得在法国本土存储核武器

为了让英美接受法国的要求,戴高乐加紧推进了法国的核武器计划,1960年2月13日,法国第一颗原子弹在北非爆炸成功

而见此情景的英美也终于冷静下来,他们没有选择对法国的“独断专行”进行武装干涉,戴高乐的第一步成功了

而第二步,就是在国际上找朋友,在这种关头,中国自然而然地成为法国最好的外交突破口

为了探听中国的态度,1963年10月22日,戴高乐的特使、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秘密访华,然而令他意外的是,中方对中法建交的热情比法国还要高

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

严格意义上来说,富尔虽然曾经是法国总理,但访华时的他没有官方背景,很容易被理解成为是一次普通的私人访问

戴高乐考虑到这一点,给了富尔一封亲笔信,要求他在必要的时候转交给中国领导人,以防中方怀疑他的外交身份,以及法国的诚意

可是事实证明戴高乐多虑了,富尔刚一落地,便受到了周总理与外交部长陈毅的热烈接见,短短12天之后,中法两国就完成了预备建交的秘密谈判

富尔回国后将谈判顺利的消息汇报给了戴高乐,大喜过望的戴高乐立即要求法国外交部推进中法建交事宜

最终在富尔秘密访华四个月后的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同时发布《中法建交联合公报》,欧亚大陆两端的两个国家顺利建交

走向独立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中法建交这一事件发生的太过突然,国际舆论普遍将这一事件称之为“外交核爆”,而最不能接受这件事的,便是对欧洲指手画脚的美国

1964年初,美国国务院亲自向法国政府发去照会,要求法国不得与中国建交,同时暗中派人赴台,妄图通过操作台湾问题引发中法之间的猜疑

对此洞若观火的戴高乐没给美国人留机会,在中法建交的几乎同一时间,他就直接派出军警,将赖在巴黎不走的“台湾当局”外交官,“请”出了法国

对于美国的蛮不讲理,戴高乐也早就做好了反击准备。中法建交仅三个月,他就宣布法国军官撤出北约海军司令部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委员会,同时还要求全部驻法美军撤离法国

带领自由法国赢得二战的戴高乐

对于自己阵营内的这个“叛徒”,北约中的所有国家都显得无可奈何,六十年代就连美国自己都因深陷越南战争,考虑解冻对华关系,他们自然无力干涉法国的所作所为

外交上获得的巨大胜利,为法国总统戴高乐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声望

他与敢于对抗苏联的毛主席,分别成了西方与东方国家心目中,领导本民族走向独立的英雄

于是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法国总统,想在自己任期即将结束时,去万里之外的中国见一见毛主席,为自己的人生划上一个句号

在戴高乐心目中,中国是一个与法国同样伟大的国家,在他儿子后来的回忆中,自己的父亲曾拿着一本相册,望着里面的万里长城发呆

这份心愿,最终可以实现么?

晚年的毛主席

戴高乐人生中永远的遗憾

1969年4月27日戴高乐宣布辞职下野,将一切权力交给法国人民并开始隐居生活

在十一年执政期内,戴高乐已经无数次提到过希望访问中国,然而因为身份所限,总是未能成行,意外下野反倒给了他自由身

此时的戴高乐已经不再是法国总统,对于法国而言,他可以以私人身份出访任何一个国家

这一身份这意味着他的出访不会影响法国的政策,但他的巨大声望却能让法国收获受访国的友谊

因此法国官方对于戴高乐访华非常积极,1970年3月,新任驻华大使马纳克以法国官方的身份致信戴高乐,顺水推舟地建议他计划访华

而戴高乐不仅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甚至私下将1971年6月18日定为他理想中的访华日期

而中国方面同样对戴高乐访华抱有期待,1970年10月,法国总理德姆维尔访华

德姆维尔访华

在与周恩来总理的会面中,周总理也试探性地提起戴高乐,暗示法方中国欢迎这位实现中法建交的伟大总统

一切看上去都如此顺利,在1971年的夏天,东西世界的两个英雄似乎即将实现历史性的会面,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法国总理德姆维尔在访问中国前并没有同戴高乐会面,因此对于周总理的提议,他没有做出直接回应

不过他牢牢记住了这件事情,准备在回国之后第一时间去询问戴高乐本人

然而就在德姆维尔回到法国的当月,噩耗传来,1970年11月9日,因动脉瘤破裂,夏尔·戴高乐抱憾离世

三天后消息传到中国时,中央作出批示,以下半旗致哀的方式缅怀这位伟大的法国总统

或许在毛主席心中,他同样为未能见到这位西方世界的英雄而遗憾,然而斯人已逝,中法友谊,却会在未来代代相传

2 阅读:169

雅旋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