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为了打赢俄乌冲突:普京提名米舒斯京续任总理的逻辑

校尉讲武叙世界 2024-05-13 10:27:02

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本号为公众号《校尉讲武堂》在头条的主账号,此外别无分号。

受喜马拉雅邀请,校尉已经入驻该平台,账号名称《校尉讲武堂》,喜欢听书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目前已经在陆续更新。

在今年元旦发布的《》中,对于以选举为主轴的2024年国际时事,对于俄罗斯大选及大选之后的政局,校尉提前做过预判。

这些预判,大体可以归纳为三条:

一是随着普京宣布参选,俄罗斯大选的悬念已经提前结束。

二是普京继续连任,俄罗斯的内政外交也会保持稳定,不会有激烈的政策调整。

三是普京当选后,会对执政团队做出重大调整。因为这一轮人事安排,将直接影响后普京时代的权力交接。而对信奉强权的俄罗斯来说,强人之后的权力交接,永远是最大的难题。

随着时间推移,这三条预判,正在逐渐得到印证:普京顺利当选;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向东看的国策没有变化,否则俄方不会提前高调宣布普京当选后将首访中国。

唯一的悬念,是俄罗斯内部的人事调整。

米舒斯京的续任,一方面验证了第二条判断——俄罗斯的政策连续性,尤其是经济方面;另一方面,也暂时维持了对第三条判断的悬念。

因为在俄罗斯的政权结构中,总理及其领导的政府只是一个具体的执行部门,真正的权力核心,是俄联邦安全会议以及支撑安全会议的强力部门。安全会议与强力部门的人事调整,才是后普京时代权力交接的标志性事件。(关于俄联邦安全会议在俄罗斯政权结构中的核心作用,参见《》)

因此,普京继续提名米舒斯京担任总理,对于预判谁是普京的继任者,能够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但对于预判俄罗斯的经济政策,以及普京新任期的主要执政任务和执政思路,却是一个很好的论据。

校尉理解,普京新任期的主要任务,与其上一个任期并无本质区别,依然是一内一外、一文一武两件事。

一是打赢俄乌冲突,这是以军事为主的对外事务。

二是培养合适的接班人、顺利完成权力交接,这是以内政尤其是人事调整为主的内部事务。

虽然从俄罗斯的长治久安来说,选定接班人才是第一任务,但就短期而言,打赢俄乌冲突才是第一任务。

因为只有打赢俄乌冲突,才能为普京提供顺利交班的外部环境。如果不是俄乌冲突迁延日久、僵持不下,普京这次很可能不会连任,而是如期退居二线,好给接班人留下扶上马、送一程的时间,以确保俄罗斯中央权力交接的平稳过渡。

现在的俄罗斯,就好比下坡时刹车失灵的大卡车,根本没有机会换司机。普京连任,无非就是想把车开到比较平缓的路段,再把方向盘交给别人。

插一句话,这是基于校尉对普京性格长期的跟踪研判。校尉认为,虽然普京经常刻意突出政治强人形象,但在本质上,他还是一个相对冷静、隐忍与负责任的政治家。相比个人的权力欲望,他更看重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回到正题,既然普京正式连任后,暂时没有调整安全会议的关键人员组成,说明对于接班人的选择,要不普京还没有下定决心,要不就是没到公开显露的时候。

而对米舒斯京的留任,则提前表明了普京新任期最大的任务与决心:尽快结束俄乌冲突。

人们常说,打仗打后勤,这是单纯针对局部军事战场总结的。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国家层面、政治层面,打仗打经济,才是更加准确的表述。

俄乌冲突绵延至今,乌克兰之所以没有垮,是因为有美国、北约、欧洲源源不断地输血;而俄罗斯之所以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对付几乎整个北约的军工体系和后勤支援,同样是因为国民经济依然在正常运转,尤其是国际贸易不降反升。

而抓经济、搞外贸,都是米舒斯京的长处。

让背景相对简单、技术官僚特点突出的米舒斯京继续留任,就是为了给俄乌冲突提供稳定的经济支持。

人们常说,军事是政治的外延,但在战争时期,军事就是最大的政治。因此,为军事行动提供经济支撑,同样是最大的政治。

校尉说过很多次,俄罗斯内部真正有影响力的政治势力,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为代表强力部门包括军队的希拉维克集团,代表政府部门的亲西方派,代表极端民族主义势力的皇俄派。

其中前两者是普京执政的左膀右臂。

希拉维克集团替普京执掌国防部、联邦安全局、内务部等强力部门,确保政权的安全稳定。普京出身于联邦安全局(前克格勃),本身就是希拉维克集团的旗帜性人物。而普京选拔的各强力部门负责人,大多都是他的同事、保镖、亲信。

可以说,希拉维克集团就是普京的核心圈子,也是普京政权的核心支柱。

希拉维克集团的核心成员,大多集中在俄联邦安全会议之中

相比希拉维克集团,亲西方派与普京的关系也很紧密。

一是普京生长于苏联价值观崩溃的年代,当时的苏联精英,大多对西方体制产生了类似宗教皈依的盲目崇拜,普京也不例外。二是普京的政坛领路人索布恰克就是典型的亲西方派,因为他们大多来自圣彼得堡,又被称为圣彼得堡帮,这也是俄罗斯政坛亲西方派的主力。

虽然普京自己也可以视为圣彼得帮的一员,但他身上的克格勃印记太过强烈,因此,长期代替普京执掌政府的梅德韦杰夫,往往被视为亲西方派的标志性人物。

在普京执政的前二十年,大致就是这样一种格局:希拉维克集团为普京政权掌握枪杆子、亲西方派为普京政权掌握钱袋子,普京自己则负责平衡两者的关系,同时竭力打压极端民族主义势力。

有人可能不理解,普京为何要全力打压极端民族主义势力。

原因很简单,因为极端民族主义势力才是普京最大的敌人、最大的威胁。

校尉多次总结过,俄罗斯拥有四大国民性格:大国沙文主义、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扩张主义,以及集三者为一体的权威主义。

这样的国民性格,就是极端民族主义的温床,而极端民族主义又是诞生权威人物的温床。

比如一手策动克里米亚事件和顿巴斯战争(也即俄乌冲突的前身)的斯特列科夫,就在俄罗斯民间建立了巨大的影响。如果任其发展,很可能在选举层面直接威胁到普京。

斯特列科夫可没少给普京整活

与此同时,极端民族主义还喜欢走极端,除了克里米亚事件和顿巴斯战争,瓦格纳兵变的背后,同样离不开极端民族主义的支持。

可见,普京执政期间的几次大危机,包括彻底与西方翻脸,其实都是极端民族主义者造成的。如果普京放松对他们的压制,俄罗斯没准早就变成了极端民族主义国家,或者说,民粹盛行的纳粹国家。

也只有普京这样的政治强人,才能让权威崇拜的俄罗斯人心悦诚服,才能封死极端民主主义的发展空间。

同理,也只有极端民族主义之中,才能诞生足以威胁普京地位的军事强人、政治强人。

因此,对于西方抹黑普京为独裁者、侵略者,校尉其实并不认同。普京是政治强人没错,普京建立了高度集权的俄罗斯政治体制也没错,但这只是在俄罗斯特殊国民性格下的必然选择。

回顾一下俄罗斯的历史就知道,只要有高度集权的政治强人,俄罗斯就表现得特别生猛,开疆扩土快速扩张,而只要失去政治强人,俄罗斯就会陷入严重的内乱。

相比伊凡一世、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斯大林等扩张狂人,普京其实并没有太强的侵略性。

以普京任期内的几场战争为例。

车臣战争是平息内部动乱;俄格战争是对北约多次东扩的无奈反击;克里米亚事件是被斯特列科夫搞成既成事实,面对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俄罗斯人,普京只能捏着鼻子认账;顿巴斯战争也是斯特列科夫挑起来的,当然,西乌控制的乌克兰政府对顿巴斯地区的武装干涉也是重要原因;只有俄乌冲突,才是普京主动发起的战争,但别忘了,俄乌冲突爆发的前提,是北约长期东扩、是北约长期支持乌政府军镇压顿巴斯民兵组织、是顿巴斯民兵组织即将崩溃。

相反,打造强人人设以维持政权稳定的同时,在面对西方国家时,普京一直表现得非常容忍,甚至堪称绥靖。

这也是普京必须维持强人人设的根本原因,否则他与西方缓和关系的努力,根本不会得到俄罗斯人的支持。

三次提出加入北约、无数次强化俄欧关系、任用亲西方色彩浓厚的梅德韦杰夫主抓经济,包括俄乌冲突爆发后,依然试图维持俄欧能源贸易,这些都充分说明,与西方翻脸、与欧洲翻脸,并非普京的本意,而是美国人不断推行大陆制衡政策、离间俄欧关系的结果。

因为在美国人设定的全球大棋局中,在以海权为支撑的美国霸权体系中,对陆权国家的围堵乃是最高战略目标,而作为陆权潜力巨大的俄罗斯,其角色已经提前指定——美国人永远的敌人。

这是地缘政治造成的客观实际,无关政治体制、无关价值观、无关民族、无关人种、无关信仰、无关宗教,美国要维持全球霸权,就必须彻底扼杀亚欧大陆上可能形成的世界性陆权国家。

因为亚欧大陆一旦整合为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美国就会被边缘化,美国霸权就会无疾而终。

可惜的是,这种海权与陆权之间的先天性基因冲突,俄罗斯领导层包括普京却迟迟没有看明白,因而白白在西方浪费了二十年时间。

因此,校尉必须重新强调一遍,中美博弈,即便撇开中国要发展与美国要霸权之间的根本矛盾,单纯在海权、陆权博弈的地缘政治层面,一个强大的中国,也是美国天然的敌人。

既然中国发展起来了,中美关系就跟美俄关系一样,同样没有妥协的空间!

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这并非普京有意欺骗俄罗斯民众,而是老美欺骗了普京二十年。

如果美国真的允许俄罗斯融入西方体系,允许俄罗斯与欧洲发展经贸往来,凭借巨大的体量、无穷无尽的资源以及与欧洲高度互补的经济结构,俄罗斯的复兴指日可待。

可惜的是,美国不会给大毛这样的机会。幸运的是,我们的战略决策层,也没有俄罗斯领导层的幼稚与天真。

这段话看似有点跑题,其实与本文的主题高度关联。

因为2020年初,在被美国人戏弄了二十年后,终于幡然悔悟或者说终于对美国死心的普京,之所以将政府总理由梅德韦杰夫更换为米舒斯京,正是对“向西看”国策的根本性调整。

前面说过,作为圣彼得堡帮的标志性人物,梅德韦杰夫一直是坚定的亲西方派。

普京任用其为总理,包括与其搞总统、总理二人转,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通过梅德韦杰夫与西方国家搞好关系、发展经济。

但在美国人的破坏下,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而随着局势的变化,当普京想要将国策由向西看调整为向东看的时候,梅德韦杰夫就变成了天然的阻力。

不是说梅德韦杰夫本人不配合普京,而是在长期执行亲西方政策的过程中,围绕梅德韦杰夫,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利益集团与政策惯性。这些利益集团,本身就是普京政权的一部分,很难强行切割。

在这样的局面下,更换梅德韦杰夫,就是代价最小、效果最好的方式。

这也是政坛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换团队伤筋动骨,甚至会带来猛烈的反弹,相反,通过更换主要领导,再逐步推行新的政策、逐步调整那些死不悔改的顽固分子,才能保证在单位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实现顺利转型。

更换梅德韦杰夫的原因大体说明白了,关于普京为何选择米舒斯京,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米舒斯京的生长经历。

正如校尉所言,不知历史、焉知因果!

米舒斯京1966年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红色家庭,家人均在体制内工作。米舒斯京品学兼优,顺利考入莫斯科机床工具学院,于1989年毕业并获得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工程师资格。

注:别看莫斯科机床工具学院的名字很土,跟个破中专似的,实际却是苏联最顶级的工科院校,也即现在的莫斯科国立工业大学。作为对比,哈军工的名字也挺土,国防科大的名字就气派得多,但论及实力地位,国防科大连哈军工的尾巴都看不到。

正常情况下,大学毕业后,米舒斯京应该进入苏联的国营企业或是政府部门,只是他刚毕业不久,苏联也毕业了。

不过苏联是毕业即永久性失业,米舒斯京却刚刚进入人生高光时刻。

毕业之后,他首先进入计算机行业。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计算机行业蓬勃发展的时期,米舒斯京就踩中了这个风口。

1992年至1995年,米舒斯京担任了俄罗斯国际计算机俱乐部测试实验室负责人,后来又转任该机构的行政领导。

真正玩计算机的高手,基本都是数学大神,俄罗斯又是国际上最顶级的数学强国、黑客强国。

米舒斯京能够担任俄罗斯国际计算机俱乐部测试实验室的负责人,可见数学、理工和计算机的功底深厚,属于典型的理工男。

而理工男一旦踩中风口,往往会爆发出巨大的潜力,米舒斯京也是如此。

经过在计算机行业的几年历练,米舒斯京不但实现了个人财务自由,还赢得了俄联邦税务局局长鲍里斯的赏识,被任命为局长的信息系统助理,后很快提升为副局长。

各位中国的纳税人,应该都听说过金税工程。米舒斯京负责的,就是俄罗斯版的金税工程,尽管当时的计算机尤其是互联网远不如现在发达,但同样能够极大地提高征税效率。

正当米舒斯京在税务局大展拳脚的时候,2004年,他忽然又被调整到俄联邦不动产地籍管理局担任局长,再次踩中了房地产的风口。

当然,这次调整,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为了推动对房地产的信息化管理。

2006年底,米舒斯京再次调整岗位,担任俄联邦经济特区管理署署长。该署为俄联邦政府部门,负责管理俄罗斯的经济特区。也是从这个时候起,米舒斯京开始深入涉足经济管理。

不过牛人总是不走寻常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各国纷纷开始货币放水挽救经济。米舒斯京辞去公职,担任了俄罗斯联合金融集团(UFG)总裁,第三次踩中了金融的风口。

据《福布斯》杂志估计,当时米舒斯京的年薪高达780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900万元。

2010年,米舒斯京再次跳回联邦税务局并担任局长。这次回炉,米舒斯京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整治效率低下、腐败严重的税务系统。

通过信息化建设,米舒斯京最大程度地减小了人对征税的影响,说白了,就是尽量缩小了征税过程中的腐败行为。

按照普京亲信、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的评价:“米舒斯京利用最先进的技术,从无到有地创建了高科技的联邦税收服务系统。”

2020年,为了配合普京新的人事布局,梅德韦杰夫率领政府全体辞职,已经担任了十年税务局长的米舒斯京,出乎预料地被普京任命为总理。

看完米舒斯京的经历,我们大体就能理解普京为何选择他接任梅德韦杰夫了。

一是擅长发展经济,或者说会搞钱。

作为理工男,不管是征税还是发展经济,米舒斯京更愿意使用信息化手段,这就极大地减小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在贪腐严重的俄罗斯。

在米舒斯京的第一个总理任期,虽然面临俄乌冲突带来的巨大冲击,米舒斯京依然保证了俄罗斯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最近自媒体有种论调,说大毛越打越有钱。包括普京自己,也宣称按照购买力平价,俄罗斯已经超过德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这种说法当然不可信。自媒体是习惯性的哗众取宠加胡说八道,没有任何权威来源、统计数据就敢乱吹,至于普京,大概率是战争+选举环境下的话术。

道理很简单,战争是纯粹的消耗,除非能够从敌人那里抢来天量的财富。但除了冰箱、洗衣机,俄军没能从乌克兰抢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因此,俄罗斯经济承压下行是肯定的。中俄贸易的扩大,虽然可以缓解俄罗斯的经济压力,但绝对填不满俄乌冲突这个天坑。

不过客观评价,在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极限制裁下,在巨大的战争消耗下,俄罗斯的经济没有崩盘,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就此而言,米舒斯京功不可没。至少,在征税与发展外贸方面,米舒斯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二是几乎没有派系色彩,有利于推动政府工作。

从米舒斯京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出,他的经历看似复杂、但背景相对简单,既没有类似梅德韦杰夫那样的亲西方色彩,也没有与俄罗斯强力部门的纠葛,同时远离极端民族主义。

作为几乎没有派系色彩的纯技术官僚,米舒斯京担任总理,才能更好地落实普京的要求、更好地推动政府工作。

相比呼声甚高、曾经长期被外界视为普京接班人的梅德韦杰夫,米舒斯京的政治野心肯定要小很多。

在梅德韦杰夫内心深处,政府总理也许只是跳板。为了更上一层楼,他的主要精力,很可能会用在拉帮结派而非政府工作上。

即便梅德韦杰夫没有这个想法,围绕在他身边的政治势力,也会觊觎从龙之功,推动梅德韦杰夫参与权力角逐。

但对米舒斯京来说,政府总理就是天花板,抓好经济工作就是一切。

三是没有强力部门背景,可以减轻普京在权力交接布局上的压力。

人的野心,都是随着经历产生的。

前面说过,由于特殊的国民性格,俄罗斯只适合强人政治、只适合权威统治。

普京能够稳定执政二十多年,关键的关键,就是在上任之初,干净利落地打赢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在崇拜权威的俄罗斯人心目中树立起了难以动摇的强人形象。

因此,校尉曾经做过判断,普京的接班人,几乎肯定会从俄联邦安全会议中产生,并且拥有安全部门的工作背景。比如普京自己,就出身于克格勃,并且是以安全会议秘书的角色,代替叶利钦指挥打赢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就此成为俄罗斯的权力核心。

注:安全会议秘书是直译,翻译为安全会议秘书长更为准确,因为他实际履行的就是秘书长职责。

虽然梅德韦杰夫也没有安全部门的工作经历,但普梅组合天下闻名,卸任总理后,普京又为梅德韦杰夫增设了安全会议副主席职务。

就此而言,我们不能排除梅德韦杰夫接班的可能。

相比梅德韦杰夫,米舒斯京与强力部门毫无纠葛,在安全会议中,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常务成员。

注:按照俄罗斯安全会议的法定组成,总统为主席,梅德韦杰夫是普京特别增设的副主席,日常工作由安全会议秘书主持、副秘书协助,政府总理与杜马主席、总统办公厅主任、各强力部门负责人一样,都只是普通的常务成员。

因此,尽管有人将米舒斯京视为普京的热门接班人选,但校尉觉得可能性不大。

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米舒斯京镇不住俄罗斯强力部门的骄兵悍将,也无法让民族主义爆棚的普通民众信服。

但对面临权力交接难题的普京来说,这样的米舒斯京,才是最合格的总理,因为他几乎不会干扰到普京的权力布局。

结语:

根据俄罗斯议会刚刚修订的《宪法》,普京还可以连任一次,也即从2024年一直干到2036年。

但校尉认为,普京应该会在2030年卸任。因为普京出生于1952年10月,本任期结束已经78岁,再干六年就是84岁。

拥有成熟官僚体制的美国,可以让老年痴呆的阴王混日子,但权威主义氛围浓厚、权力高度集中的俄罗斯不行。

只要普京身体稍微出现点问题,俄罗斯就可能爆发严重的内乱。

普京选择连任,不仅是为了在自己手中结束俄乌冲突,也是为了实现权力的平稳交接。

尽管《宪法》给普京留下了12年,但历史未必会如此宽容,普京的时间,很可能只有六年。

六年之内,如果普京依然没有确立合适的接班人,到下一个六年,面对垂垂老矣、逐渐失去控制力的普京,克里姆林宫高大的红墙阴影之中,各路有志于最高权力的英雄豪杰,就会纷纷浮出水面。

最后再贴一张老图,同时再次强调:俄罗斯的国民性格中,是自带政变基因的。

普京虽然不是通过政变上位,但后普京时代是否会以政变的形式展开,去年的瓦格纳兵变,已经给普京敲响了警钟。

而对于米舒斯京的续任,校尉以为,还在于抓经济,为打赢俄乌冲突提供强大的经济保证,进而为后普京时代的权力交接创造一个尽量平稳的环境。

这就是普京提名米舒斯京续任总理背后的逻辑。

最后做个小调研,目前校尉主要打理了三个平台,看大家更习惯使用哪一个。顺便说一句,头条现在的文章全是逻辑混乱的ai文和毫无营养的口水文,阅读体验很差,校尉自己都很少看。

今日推荐:

1.《》

2.《》

3.《》

校尉花费数年时间写作的长篇写实型历史小说《红颜无老死》正在公众号连载,欢迎朋友们过去捧场。

作者简介:非著名战略分析人员,业余宏大叙事者,用逻辑打磨毒舌的中年大叔,喜欢纸上谈兵的退役大校。

0 阅读:0

校尉讲武叙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