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著名诗人”李商隐6首“非著名诗”,这些诗你可能都没有读过

驶向一江诗词 2024-06-05 08:42:42

“非著名诗人”李商隐是几年前很知名的一个梗,不知道的朋友可以去搜一下。毫无疑问,只有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的人才会认为李商隐是“非著名诗人”。

但著名诗人李商隐确实有很多“不著名”的诗,这些诗水平同样很高,你未必读过。

本文就分享其中的6首,我估计很多朋友都没有读过这些诗。

第1首 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

暂凭尊酒送无憀,

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

春风争拟惜长条。

这是一首送别诗,中国自古就有离亭送别、折柳相送的传统,此诗独具匠心将离别之人和柳条双关,富有哲思。

此诗首联借酒消愁,通过“暂”字可知收效甚微。颔联“莫损愁眉与细腰”一句转入宽慰之语,亦双关爱柳莫折柳,情绪舒缓。

颔联“人世死前唯有别”情绪陡转,将离苦与死别道出,将愁情达到高潮。柳条无法摆脱被攀折的命运,也象征着人无法摆脱离别的宿命,暗含送别之人的不舍与无奈。

尾联情绪变得平静,含有自我安慰之意,春风不会让柳条折尽,送别之处亦是归来之处,愁喜参半。

第2首 李商隐的《重过圣女祠》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这首诗写得很隐晦,意境扑朔迷离,颇具李商隐“无题”诗特色。

此诗通过歌咏“上清沦谪”的圣女及其居所圣女祠,追述作者当年际遇,抚今追昔,融合了诗人自己遇合如梦、无所依托的人生体验。

全诗意境缥缈沉郁,含蓄地寄寓了诗人“沦谪归迟”的感慨,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第3首 李商隐的《陈后宫》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

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诗,通过陈后主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而亡国的史实,讽喻晚唐统治者们,不要重蹈六朝灭亡的覆辙。

全诗以全景式的华丽建筑开篇,以君臣醉卧的场景结尾,大开大合,层次分明地将统治者们奢侈骄纵、不务国政的乱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讽刺深刻,诗句间弥漫着作者的愤慨之情。

第4首 李商隐的《初起》

想像咸池日欲光,

五更钟后更回肠。

三年苦雾巴江水,

不为离人照屋梁。

作者长期流寓巴蜀一带,生活在阴雨连绵、巴水苦雾的环境中,他恳望初升的太阳,触景生情而写此诗。诗句间充满了低沉忧伤的情调,蕴含作者对光明的追求与呼唤。

由此诗可见,作者虽在现实中遭受种种压抑、伤害,但并没有泯灭对于光明的渴望,他相信终有一天,明媚的阳光能够照在他的头上,此诗给人以哀而不伤的希望。

第5首 李商隐的《谢书》

微意何曾有一毫,

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半夜传衣后,

不羡王祥得佩刀。

这首诗是李商隐表达对恩师令狐楚谢意的真情之作,李商隐虽然长期夹在“牛李党争”之间,一直郁郁不得志,但他对老师“牛党”的令狐楚还是很感恩的。

此诗前两句说自受知令狐楚以来,未有丝毫报效,感到惭愧。后两句谓自己得到令狐楚亲自教诲写章奏,掌握了写作今体文的本领,胜过王祥之得宝刀与爵禄。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恩师的感激和踌躇满志的心境,语言简洁凝练,感情深切真挚,是出自内心的真情抒发。

第6首 李商隐的《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通过描写江间春色,衬托作者凄苦的身世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此诗对比强烈,前边写自然景物赏心悦目的“美”,后边写自己失意后凄苦不堪的“愁”,情景紧密结合,融为一体。诗人要写离愁,却偏偏把景物写得很美,这春景越美,作者的愁意就越浓。

此诗以乐境反衬愁思,更显愁苦之深。

李商隐6首知名度不高的诗分享完了,这些诗水平还是很高的,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

朋友们,欢迎欣赏佳作,文章里的这6首诗你曾经读过几首?欢迎分享高见。

0 阅读:3

驶向一江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