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三大诗僧”之一的皎然写诗水平如何?他经典的6首诗排行榜

驶向一江诗词 2024-06-10 14:03:09

皎然是“唐朝三大诗僧”之一,另外两位是大名鼎鼎的齐己和贯休,三人都是当时高士。

皎然结交广泛,与当时名士颜真卿、灵澈上人、茶圣陆羽等均有往来,可见其品性高洁。那时候的高僧才是真正的“高僧”,不仅诗、书俱佳,而且修身养性,品德高尚,和当今以“和尚”为职业的“假僧人”绝不可同日而语。

皎然是真正的修行之人,“禅心已如沾泥絮,不随东风任意飞”,其品性通过这首《答李季兰》可见一斑:

天女来相试,

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

还捧旧花归。

那僧皎然写诗水平如何?他经典诗作都有哪些?本文即将揭晓谜底,分享皎然最经典的6首诗,并进行排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好诗。

第6名 皎然的《秋晚宿破山寺》

秋风落叶满空山,

古寺残灯石壁间。

昔日经行人去尽,

寒云夜夜自飞还。

破山寺在唐代属于知名寺院,作者傍晚投宿于此。

山寺石壁,静如太古,残灯如豆,使人愈益感受到深秋古寺的清寂和幽静,作者触景生情,想到多少游人已然去尽,而唯有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白云悠悠,万年不改,诗句间满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第5名 皎然的《戏题松树》

为爱松声听不足,

每逢松树遂忘还。

翛然此外更何事,

笑向闲云似我闲。

虽名为“戏题”,这却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松树高洁,作者见之欣喜,与之惺惺相惜,诗中“松”即是“僧”,“僧”既是“松”,笑看云起云散,恬淡度世,何其雅哉!

第4名 皎然的《送维谅上人归洞庭》

从来湖上胜人间,

远爱浮云独自还。

孤月空天见心地,

寥寥一水镜中山。

诗人结交广泛,这是一首送友之作,此诗想象力丰富,并运用了以景代情的手法,用洞庭湖之空旷之美景,寓意维谅上人浑然物外的高洁品格,情景交融,友情毕现。

第3名 皎然的《西溪独泛》

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的真性情,作者隐居世外,犹如闲云野鹤,在山溪间漫游,不羡功名,无世俗打扰,唯有青山相伴,吟诗松竹间,月伴而还,真乃仙人也!

第2名 皎然的《山居示灵澈上人》

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芜看茗归。

乍削柳枝聊代札,时窥云影学裁衣。

身闲始觉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

外物寂中谁似我,松声草色共无机。

皎然和灵澈都是唐代高僧,两人互为知己。

此诗充满禅理,于春柳、白云、松声、草色中,蕴含了禅的闲适与自在,诗人已然看破红尘中误人的功名,安心于闲云野鹤般怡然自得的生活,读来令人赞叹。

第1名 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这首诗是皎然的代表作,是他访友人茶圣陆羽不遇而写。

此诗通过对陆羽幽僻高雅的桑麻菊丛生的隐居环境和其入山至晚方归的行踪,烘托出其潇洒疏放和高洁不俗的品格。

“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蕴含逸士襟怀,仅读此诗,我们眼前便浮现出一位生活悠闲、气度不凡的隐士形象,可见此诗水平之高!

皎然最经典的6首诗分享完了,通过这些诗和其结交的好友,我们可以确认皎然确实是一位品格高尚、文风雅正的一代高僧。

朋友们,读了本文是否对“唐朝三大诗僧”之一的皎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有何高见?欢迎分享。

0 阅读:4

驶向一江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