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重口味”博物馆,曾要求裸体入馆参观,超3万人报名参加

未央史默事 2024-06-04 11:38:46
前言

对于博物馆,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充满历史的气息,或者是先进的科技。

博物馆在大众的心里都是非常正经的地方,但是在法国,一家博物馆却举办过猎奇的活动。

参加该活动的游客都必须要裸体入内,此事一出很多人倍感惊异,作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国家,怎会突然想出这么“重口味”的活动呢?

更令人惊讶的是,此次活动报名的人络绎不绝,直接超出了三万人。

大家究竟是怎么想的?此次活动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1

艺术与裸体,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在巴黎一次别开生面的展览中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巴黎东京宫博物馆在2018年5月推出了一场裸体参观活动,试图通过创新展览形式来吸引观众,增进艺术与生活的交流。

这家由法国文化部长凯瑟令于1999年创立的博物馆,坐落于巴黎繁华地段,以推广当代艺术著称。

首任馆长便是两位资深艺评人布里欧和尚斯,占地2.06万平方米,博物馆获拨巨额经费用于维护和运营,开馆初衷就是要拉近艺术与大众的距离,消除艺术高深难懂的误解。

当博物馆宣布将在2018年5月5日举办为期两小时的裸体参观活动时,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开,在外网上报名的裸体主义者高达3万余人,远远超出了馆方的预期。

经过审慎考虑,最终从中精心遴选出了161名代表,既有一些资深艺术家,也有普通的裸体主义支持者,年龄跨度从20多岁到60多岁不等。

当天10点钟,161名获选者在博物馆二楼的专门更衣室里脱去所有衣物,他们被分成6个小团,由穿着整齐的导游带领,开始了全裸的参观之旅。

作为活动规则,参观者必须完全裸体,只能穿上维持行走的鞋子,现场有着专业导游全裸着身引领参观,场面十分独特。

虽然馆内无供暖设备,五月的气温有些偏低,但这并没有减弱参观者的热情。

主办方认为,裸体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身份和地位的束缚,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欣赏展品。

大部分首次体验裸体主义的参与者都表示,这种自在放松的状态令人十分享受,他们打算将来再穿着衣物来重游一次。

2

然而,展品与这种放松随性的氛围却有些格格不入,博物馆内陈列的大多是严肃的历史题材艺术品,如反映越战、广岛核爆等内容,还有一些形态狰狞的动物盔甲等展品。

裸体与这些作品形成了一种怪异的反差和矛盾感,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衣物不仅能御寒,还能防虫,在这些展品面前赤身裸体,人们内心难免会产生一种不安的感受。

但也正是这种反差,营造出了一种令人平静的氛围,人与人之间,在赤裸裸的状态下,已经没有了高低贵贱的界限,人人生而平等。

这或许就是活动的核心理念——艺术与生活应该贴近,没有隔阂。

结束两小时的参观后,大家对此次创新尝试给予了正面评价。

尽管对于裸体主义文化在社会上评论不一,支持者认为人人赤身露体就不存在身份地位的高低之分,而反对者则视其为不合法且违背道德,但这场活动本身显然取得了圆满成功。

数据显示,此次活动中男性参与者居多,反映出当前法国社会对裸体主义文化的态度更加开放和宽容。

3

法国一直是这一文化的"重灾区",全国约有260万裸体主义追随者,光在巴黎这座城市,截至2018年该群体就已超过8.8万人。

法国政府对此持相对开放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该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发展。

事实上,早在2017年8月,巴黎就开放了首个裸体公园,为此类活动合法化。

此前法国还曾短暂开办过全国第一家裸体餐厅,只是后来由于营收问题而被迫关闭。

显而易见,文化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裸体主义文化会被更多人所接纳。

东京宫博物馆方面表示,此次别开生面的展览形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他们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探索下去,推广艺术的普及化。

其他城市也在效仿之,据悉,2023年巴塞罗也开展了类似的裸体参观活动。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裸体参观有失文物和艺术品应有的尊严,能否真正增进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也存在一定的质疑。

展览形式终归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观众感受,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结语

总的来说,这场看似大胆另类的尝试无疑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

虽然目前的实践效果如何,社会是否会将其最终纳入主流文化尚存在变数,但它毫无疑问为艺术与生活的融合贡献了一种积极的方式和形式,也将推动更多创新思维在这个领域的涌现。

参考文献

新华网——2018-05-07《脱去衣服方可入场 巴黎画廊为裸体主义者开专场》

环球时报——2023-10-31《巴塞罗那博物馆推出“裸体看展”》

0 阅读:1

未央史默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