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吹上天的“夺命大乌苏”,现在为何没有劲头了?

阿海奇 2024-05-25 20:12:34
夺命大乌苏的崛起:

2018年开始,一款来自新疆的啤酒火爆全国,风头一度盖过了雪花、青岛、燕京等老牌啤酒。这款啤酒的出现,一下子刷新了人们对啤酒的认知,不仅容量高达620毫升,而且劲大,上头快。靠着更烈的口感、更高的酒精度、更馥郁的啤酒味道,“夺命大乌苏”的名号在啤酒界传开。

乌苏啤酒包装上面的字体logo是“WUSU”,正好是“乌苏”的拼音。然而随着“夺命大乌苏”名号的传播,这几个字母被大家倒过来念成“NSNM”,念起来的意思相当于“弄死你们。因为乌苏啤酒的劲大,延伸的意思是喝死你们或者是弄死你们。​

乌苏市本是天山北麓的一座小城,1986年在当地政策的支持下,建设了一座啤酒厂,就是后来的乌苏啤酒。乌苏啤酒也是因乌苏市而得名,最初年产量仅5000吨。2000年8月乌苏啤酒并购原卢云堡啤酒厂,乌苏啤酒正式在新疆首府落户。

虽然总部搬到了乌鲁木齐,但乌苏啤酒仍保留了2条生产线在乌苏市,至今很多人还都认为乌苏啤酒的产地在乌苏市。1998年,新疆当地有22家啤酒厂,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乌苏啤酒一直挺到了新世纪初

2015年,由乌苏啤酒冠名的新疆飞虎队在CBA总决赛中夺冠,乌苏啤酒也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后来在嘉士伯集团充足的财力和资源支持下,乌苏啤酒先后并购昌吉啤酒、喀什啤酒、霍城啤酒、天山啤酒等知名新疆本地品牌。

2018年,在整合完新疆本地市场后,乌苏啤酒正式开启全国化进程。​与华润雪花、青岛和燕京的渠道战,或是收购地方品牌来扩充市场不同。乌苏啤酒最开始的爆火,是凭借着互联网、短视频等平台上的推送。在互联网一传十、十传百的推送下,乌苏啤酒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2018年,乌苏啤酒销量突破40万吨大关,占据新疆啤酒市场七成的份额。2020年,乌苏啤酒全国销量增长27%,销量达62万吨;2021年,乌苏啤酒销量同比增长34%,销量达83万吨。当时,乌苏啤酒每天能卖掉260多万瓶,一年的销量多达10亿多瓶,年销售额超过50亿。

自2022年开始,乌苏啤酒就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现象,2023年依旧延续了这一状态。乌苏啤酒虽然依旧很畅销,但给人的感觉越来越稀松平常,明显能感觉到劲头没有那么足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被外资收购:

当“夺命大乌苏”的名号席卷全国时,人们只知道这是一款来自新疆的啤酒,想必肯定是国产品牌。但实际上并不然,早在2005年乌苏啤酒就已经开始接触外资。2003年,乌苏啤酒和四川蓝剑集团签署了50年合资经营协议,乌苏啤酒交由蓝剑集团托管。

2005年,蓝剑集团与嘉士伯集团共同投资成立蓝剑嘉酿,乌苏啤酒成为了嘉士伯麾下的合资控股子公司。2007年,蓝剑集团将旗下的啤酒品牌和业务等以25亿元的价格悉数卖给了华润集团,但是其中不包括乌苏啤酒。​

2016年5月,嘉士伯从蓝剑集团手中完成收购乌苏啤酒100%的股权,乌苏啤酒成为嘉士伯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从这个时候开始乌苏啤酒就不再属于民族品牌。当很多消费者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有部分人就对乌苏产生了一定的排斥。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没有嘉士伯集团的支持,乌苏啤酒可能也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2020年,乌苏啤酒的股权被划归重庆啤酒,而重庆啤酒的控股股东也是嘉士伯。之所以划到重庆啤酒旗下,是因为重庆啤酒属于上市公司,而且实力也更强一些。

产品质量分化严重:

乌苏啤酒是产自新疆吗?如果说单论品牌的话,乌苏啤酒当然是新疆的啤酒品牌,但是要说产品的话,那就不一定了。我可以告诉你,市面上流通的很多乌苏啤酒都不是产自新疆,尤其是中东部地区的乌苏啤酒。

​乌苏啤酒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生产基地,主要分疆内和疆外,啤酒也没有白酒那样对产地的要求那么严格。同样的乌苏啤酒,疆内和疆外产的品质和口感是不一样,我自己是做过尝试的。

乌苏啤酒的啤酒瓶上会有产地代号,比如WS就代表塔城地区乌苏市,比如TC就代表安徽滁州,这些字母代号在瓶子上都有,只需与后面的产地对应就行了。在宁夏和云南的乌苏啤酒,有的是西夏啤酒和风花雪月啤酒厂的代工生产。

​疆外产的乌苏啤酒,口感和酒劲绝对比不上新疆原产地的乌苏啤酒。前两年我自己对比着喝的时候,就发现明显新疆产得更烈一些,东部地区产的乌苏啤酒口感较淡。当消费者发现乌苏啤酒没有劲了,沦为了普通啤酒,那他可能就失去了对乌苏的兴趣。

其他品牌的竞争:

我曾经看到过一些关于乌苏啤酒的评论,有人说“精酿就是没过滤的乌苏”,或者说“乌苏啤酒已经能达到精酿啤酒的口感”。但其实,乌苏啤酒依旧是工业啤酒,他与一般工业啤酒的差别就是酒精度和麦芽浓度高一些。真正的精酿啤酒是绝不会用“大米”“玉米”之类的替代品来替代麦芽的。

很多人在第一次喝乌苏啤酒时,确实会被他它“馥郁的麦芽浓度”、“清烈的口感”所折服,与一般的工业啤酒不同。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乌苏啤酒的酒精度和原麦汁浓度较高。在市面上大多数工业啤酒还在坚持酒精度≤3.3%、麦芽浓度≤9度的时候,乌苏将酒精度提高到了4度、麦芽浓度提高到了11.7度。​

在了解到这些信息后,乌苏啤酒的竞争对手们开始出手了。2022年1月,青岛啤酒在青岛再次上市了曾风靡于八九十年代的“老青岛”产品,容量为640ml/瓶,麦汁浓度12度,酒精度4.7度。另一方面,雪花啤酒也推出了12度沈阳老雪花(640ml)啤酒产品,酒精度4.7度。燕京啤酒推出原浆系列的燕京九号,容量为726ml/瓶,原麦汁浓度12度,酒精度4.1度。

当然,其实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而且价格还不比乌苏啤酒贵。相比之下,乌苏啤酒引以为傲的大容量、酒精度高的优势荡然无存,性价比也瞬间被拉低了。总而言之,乌苏啤酒本身就是一款网红啤酒,想要靠单一的产品来保持长期的热度,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乌苏啤酒身上的神秘感总会消失。​

2023年,重庆啤酒旗下重庆啤酒、乌苏啤酒、风花雪月、西夏啤酒、京A、大理啤酒等本地品牌合在一起销售额仅有91.6亿,而且增速仅有3.86%。虽然乌苏啤酒仍然还是重啤旗下的核心大单品,但是当热度散去,乌苏啤酒的发展势头无法再做到像以前一样突飞猛进。

0 阅读:3

阿海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