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产业园区运营

中智科博产业规划 2024-02-23 11:59:15

随着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我国双创正在进入黄金时期,作为企业孵化基地的园区也随着双创的热度开始升温。那么在经济新形式下,产业园区的运营趋势将会如何发展?什么形式将成为产业园区的制胜法宝?

现有运营模式下园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不够科学

各园区管委会是园区开发建设的直接责任主体,其职能类似于一级政府,但缺乏应有的规划、建设及相关审批权限,由于不具备依法行政主体资格,在入驻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之间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一旦协调不到位,将贻误有利的建设时机,与企业发展中高效、优质的服务要求极不适应。

2、政策措施不够完善

由于目前主要采用行政手段运行模式,加之促进园区发展的专项配套措施还不完善,仍然存在“以地引资、以地养园区”为主的粗放发展模式,各部门从政策、资金、制度上聚焦园区发展的局面还未形成,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和社会信用相对滞后,地方性的信用体系及管理制度尚未建立。

3、融资渠道较窄

目前,园区发展90%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由于基础建设投资回收周期较长,加之园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尚未健全,建设资金不足且没有有效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导致园区的总体开发、配套建设速度缓慢。尤其在完全行政手段运营模式下,资金问题往往使得管理者在工业园区的运营管理中有心无力。

4、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各园区目前的招商、建设和管理团队都由机关工作人员组成,市场化运营的知识和能力还不足,相对园区“专业化、集群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方向,现有的运营团队还远远不能满足园区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园区产业运营管理的双重目标约束是公共利益和经济利益最大化,这就使得园区产业运营管理过程中,不仅要体现新公共管理的特点,履行政府管理的职能,还要强调以经营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对此,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出发,对如何促进园区产业运营进行阐述:

1、创业孵化

产业园是吸纳创业人群的理想之地,针对产业园内创业人群的经营需求,提供全面的孵化服务是产业园必须筹划和推行的工作,以此让初创企业获得一个健康成长的“温箱”。

针对创业孵化,园区可从中小微企业着手,成立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专项基金进行中小企业的创业孵化,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结构调整、创建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科技成果转化及加强品牌建设;挖掘和保护特色传统工艺和产品;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及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支持各行业内具有创新型成长型的企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对承担国家级研发课题的企业、高新企业的自主研发提供专项支持,同时,鼓励园区内企业与全国各大院校合作建立实验室,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2、内生发展

产业园内生发展指通过产业园的产业运营和开展各项增值服务工作,为产业园自身形成一种“投入且产出”的经济回报方式,从而使产业园运营业务形成良性循环,构建产业园可持续发展模式。

针对内生发展,园区要强化对产业、企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中,发现并培育一批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加速孵化企业成长。具体可通过成立转向投资基金,直接注资有潜力的创业企业或通过多种服务,以服务换股份,成为潜力型企业的股东,以获得资本增值;也可通过为入园企业提供项目申报服务,在企业获得政府支持资金的同时,园区运营服务部门适当提取服务酬劳;此外,也可为入园企业提供营销策划和产品推广服务,并获得销售回报。

3、公共服务平台

园区服务平台是提高运营水平的必要条件,包括企业孵化、金融对接、技术服务、法律咨询、市场推广、管理咨询、产业交流等综合内容。服务平台应以企业需求为核心,依据园区实际情况,加快构建符合园区发展的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从而进一步推动园区发展,带动产业升级,打开园区发展新局面。产业园公共服务平台不仅提供针对初创企业的孵化服务,而且向成长型和成熟性企业提供全面深入的催化服务,形成“孵化器+加速器”模式。

0 阅读:0

中智科博产业规划

简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