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知识技巧

中智科博产业规划 2024-03-04 10:05:58

产业园区招商的四个阶段

阶段一:开发前期。招商开发前期招商,是指产业园区开发商在项目市场定位、规划设计期间就需要进行的招商,通常指大的主导企业招商、大型项目招商等。

阶段二:开发中期。招商开发中期招商,是指开发商为了推动整个项目的招商,按照项目的市场定位进行有选择的、大型企业的招商。

阶段三:开园招商。开园招商,主要是为了项目顺利开业所进行的招商工作。

阶段四:开园后招商。开园后招商,是指项目开业后进行的招商工作,根据园区定位进行进一步调整。

产业园区招商特点

特点一:招商是一个系统工程。产业园区项目招商是一项科学而系统的工程,具有难度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短时效果不明显等特点。

特点二:招商周期长。园区成功招引一家投资企业的周期为6—8个月,而招进大型企业耗费时间往往在一年以上。

特点三:对招商从业人员要求高。产业园区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必须有完备的产业计划、雄厚的资金实力,还要有一批既懂地产又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和专业化团队。

产业园区招商原则

招商是产业园区重点工作,但是“见商即招”的做法不可取,招商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突出重点产业,明确产业发展目标,突出重点产业招商,抓龙头促集群,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跨越。

(2)突出重点区域,瞄准重点区域: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集中人力、物力,开展针对性招商。

(3)突出园区特色,结合自身区域内产业分布特点,整合优质资源,形成主导产业,打造园区特色产业。

(4)产业集聚原则,结合实际和自身优势,研究确立园区发展的主导产业。积极引入高端、总部型、规模大、产出高的产业类项目,培育壮大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5)质量优先原则,严格执行项目引进参考标准,对引入项目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认真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于能够促进产业聚集,形成区域品牌的项目,需予以重点扶持。

产业园区招商模式

(1)购地自建

入园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购买土地自主投资建厂。

(2)厂房出售或出租

园区根据入园企业需求度身定做厂房,以出租方式转让使用权或出售方式转让产权。

(3)定向开发

企业定制业务是指根据企业的生产办公特殊需求,进行物业的“量身定制“,单独规划计划、建造物业交由企业使用,并提供入驻后服务。

(4)先租后买

园区按投资者要求修建厂房,先租后买。

(5)合资合作

园区以土地或厂房入股,入园企业以设备、技术等投入,合资或合作组建新的公司。

产业园区招商工作流程

(1)招商前准备

对园区进行市场调查和目标客户分析

确定招商条件和对象

确定经营模式:投资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直接经营、虚拟经营

制定招商优惠策略

拟定整体招商方案

战略制定客户招商月计划、周计划

招商人员准备

招商材料前期准备

(2)初期开发阶段

开发客户、对客户信息归档完善

选信息,审核

研究项目,填写信息表及项目表

做项目材料,研究企业

进行拜访、接洽

(3)中期洽谈阶段

客户需要了解,站在客户立场帮企业分析

详细询问企业的各项标准

进行目标客户开发、拜访、接洽

介绍园区,推荐厂房

带客户到现场商洽项目与投资建议、跟踪、备案

双方确定合作对象、签订招商意向书、交纳定金

与客户沟通、谈判、方案修改与认可

项目评估

项目跟踪(追踪)

签定协议或草签合同

(4)后期签订注册阶段

签定租赁合同,确定当地优惠政策

收取租金及注册材料

协助在当地注册公司

长期服务

产业园区招商成功核心点

(1)市场情况调查

市场真实需求的把握是招商成功的关键之一,招商负责人必须随时了解市场变化的情况,包括:需求变化、政策变化、环境变化、竞争对手等。

(2)园区的功能定位

定位是否准确与完善,关系到企业入驻后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增强企业信心的关键。

(3)完善的营销推广方案

形象与主题的成功定位,能吸引大量关注的眼光,自然成功的机会更高。

(4)精密的招商执行方案

招商工作就如去战场打战,没有安排和计划的作战方案,必然的结果就是失败。

(5)招商团队的组建

人才战略、资源整合才是关键,不同行业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对招商的成功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6)招商政策的执行

在市场实操过程中,多渠道、多方式展开招商工作,及时调整主攻策略,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7)策略调整

在实际招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招商政策不符合市场需求或招商策略失误的情况,这就需要招商团队负责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对招商政策及招商策略进行及时调整。

产业链招商

产业链招商是指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及与之配套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来吸引投资,谋求共同发展,形成倍增效应,以增强产品、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招商方式。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

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区域间经济关系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并进而影响部分企业的战略决策。

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

(1)成本降低型

成本降低型是指随着东部沿海地区营商成本上升使得对经营成本较为敏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

(2)资源利用型

资源利用型是指由于部分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使得掌握上游资源供应成为资源消耗型制造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措施。

(3)市场开拓型

市场开拓型对于以国内区域市场为主的企业而言,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往往寻求打破地域局限,跨区域拓展市场,扩大企业知名度。

(4)集群吸引型

产群吸引型,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构建起产业的初步集聚效应后,进而吸引大量相关企业及其配套服务项目竞相前来投资落户。

(5)策略投资型

策略投资型,主要指以多元化经营为目标的企业。这些企业可利用中部地区经营不善的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改制并购等方式注入投资,接继原公司的业务、技术或品牌,从而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拥有一项成熟的技术或拥有一个成熟的品牌。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发展经济学中提出的概念,产业结构也叫产业体系,是社会经济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产业结构升级是通过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之间时间、空间、层次相互转化实现生产要素改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附加值提高的系统工程。

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是最基本的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根本动力。

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就是使产品附加值提高的生产要素改进、结构改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高、产业链升级。

从微观来看,产业升级指一个企业中产品的附加值提高。

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0 阅读:6

中智科博产业规划

简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