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努力白费?美联合6国加征关税,中国抛美债,囤1.35亿吨粮食

未央史默事 2024-06-04 11:38:36
前言

上个月,G7会议展开,美国提出对华加征关税,反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等商品对全世界出口,法国已经同意,而我国早有应对措施。

为什么美国又要加征关税?中美竞争谁的胜算更大呢?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1

5月时,美国对华新能源产业发难引发全球关注,近期,美国政府出台一系列贸易壁垒措施,旨在压制中国新能源产品在美国乃至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美方对从中国进口的新能源汽车实施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此举等同于将中国新能源车的售价人为抬高一倍。

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也加征高达30%的关税,大幅提高了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营销成本。

业内人士分析,这是美国有意扭曲市场公平竞争,人为抬高中国新能源产品在美销售价格,从而压低中国产品性价比优势,遏制其在美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美方还在国际上大肆散布"中国过剩产能"谰言,企图借助盟友力量施加进一步压力。

近期,在七国集团(G7)会议上,美国财长耶伦极力鼓吹"中国产能过剩"论调,诽谤中国新能源产品席卷全球,扰乱国际市场秩序。

她公开呼吁七国应抱团对华新能源产品征收进口壁垒。

尽管德国等国家基于自身产业利益暂时持有保留态度,但在美国严重施压下,最终不得不选择附和美方。

在本月,有可能出现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的情况。

2

在美国对华新能源产业贸易战升级的大背景下,欧洲阵营内部亦出现分歧和矛盾,虽然法国和德国对美国单边施压有所保留,但最终仍难彻底反对。

法国财长勒梅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态,法国不希望与重要经贸伙伴中国发生贸易冲突。

他指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给法国经济带来了机遇,法国企业已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和产业链条,如果发生贸易战,将直接损害法国企业在华利益。

德国财长林德内尔也直言不讳,大规模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给双方带来双输局面。

他认为,通过对话协商来化解分歧才是上策,贸易战无疑会影响欧中经贸合作,并严重冲击德国汽车等优势产业发展。

不难看出,法德两国都忌惮与中国发生贸易冲突将影响本国重点产业利益,殊不知一味听命于美国,最终也难逃被殃及池鱼之災。

但在美国极力游说下,欧盟内部最多只是勉强表达一些保留意见而已。

事实上,法国对中国能源和大宗商品进口存在很大依赖,而德国汽车制造业更忧虑遭受重创。

此前德国车企一直较为依赖在华市场和本土化生产,一旦与中国产生贸易冲突,势必影响在华业务拓展和整车出口。

更值得思考的是,如果欧盟最终选择附和美国对中国新能源产品加征进口关税,必将会给欧洲带来很大冲击和损失。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欧洲新能源车出口占比高达38%,是欧盟最大的新能源车进口来源。

如果对华加征关税,必然会令中国产品销往欧洲的数量大幅减少,这将直接冲击本已充满压力的欧盟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同时,一旦新能源产品大量缺失,欧洲对外依赖将无可避免地加剧,这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战略自主"理念背道而驰。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欧盟若继续听命美国,无异于自毁长城。

实际上,中国新能源产品之所以能在欧洲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关键在于其性价比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

欧洲消费者青睐中国品牌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理性选择的结果。如若欧盟轻易对华产品加征关税,恐将直接伤及欧洲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不过,最后法国还是同意了加征关税,为此G7会议的结果彻底定了下来。

不过对于这件事情,我们并没有就此退缩。

3

美国挑起的对华新能源产业贸易战引发中方强硬回应和反制,外交部官员公开驳斥七国集团无理指责,并予以实际行动回击。

在七国集团会议上,美国财长耶伦极力宣扬"中国产能过剩"论调,呼吁七国对华新能源产品征收进口壁垒。这一做法在中国政府和专家学者中引发强烈不满。

中国外交部有关负责人公开表态,直指美国等国单方面加征高额关税,扭曲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才是真正破坏国际贸易规则的行为。

他严词驳斥所谓"产能过剩"论调,质疑如果把目光转向美国的农产品,是否也能被诬陷为"产能过剩"?

这位官员强调,中国坚持市场经济原则,产品生产和供给完全按照市场规律,与所谓"过剩"毫无关系。

七国集团的一些成员国也存在产品供给充足的情况,却未曾被贬低为"过剩"。

可见,美方这一指责完全是出于保护主义动机,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借口。

除了语言上的严厉批评,中国还迅速出台实际反制措施,旨在有力反击美方单边贸易霸凌举措。

4

首先,中国大规模抛售所持美国国债,降低了对美债的持有规模。

据统计,仅2023年3月这一个月,中国就减持了76亿美元国债,这一规模令美国金融当局高度重视。

其次,中国加大了黄金储备力度,截至4月底,黄金储备总量已达到7280万盎司,有力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程度。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人民币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升,这是中国独立自主的重要体现。

再次,中国在确保自身粮食安全方面也不遗余力,2023年以来,中国政府疯狂囤积玉米,总储备已高达1.35亿吨,远超国内消费需求。

这一做法也引发外界广泛猜测,是对应美国等国对华贸易施压的战略举措。

面对七国集团的跟风行为,中国方面还特别警示,七国成员国应停止盲目追随美式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因为那终将伤及自身利益。

相反,欧洲和其他国家应积极同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勿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小国家也要有自己的主张和底线。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奉行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不求助他国的原则。

针对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中国不回避市场挑战,而是呼吁企业主动走出去拓展全球市场,提高竞争力,不靠政府渎职补贴苟且偷生。

结语

总的来看,中国在坚决反制美国贸易霸凌的同时,也向世界传递出独立自主、坚持自身利益底线的强烈信号。

无论遇到何种压力,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防御和推进自身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敞开大门欢迎世界各国加入互利共赢的合作。

参考文献

直新闻——2024-05-14《美国再次加征关税,涉及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

封面新闻——2024-05-30《G7指责中国所谓“非市场政策和做法” 商务部:公平竞争不是绊倒别人》

环球时报——2024-05-17《“中国减持美债,大笔买入黄金”》

光明网——2024-05-16《2023年度秋粮收购量创近年新高》

9 阅读:11107
评论列表
  • 湛蓝 11
    2024-06-06 16:48

    西方各国是在唱双簧,不要抱幻想

  • 2024-06-05 07:37

    所谓的公平竞争就是逗你玩。 中国要摆脱油气依赖还是必须走新能源和脱离单一的美元结算体系。

  • 2024-06-08 16:47

    中国要规定,美国在中国企业,所有利润,只能用人民币结算,谁让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 2024-06-04 15:31

    少见的优质文章

  • 2024-06-10 08:01

    只要欧盟跟进美国,在中国市场的德国汽车丶法国空客飞机肯是中国反击对像。

  • 2024-06-06 10:04

    没有石油控制不住欧洲

  • 2024-06-10 06:25

    要储备重要的战略物资,一堆废纸储备是隐患!

  • 2024-06-06 10:04

    美国怕石油没用了

  • 2024-06-05 01:04

    清政府被西方列强侵略,不就是因为当时清政府闭关锁国,被西方列强炮轰的国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吗?现在美国对我们这么高关税,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大炮打开他们的国门?

  • 2024-06-06 15:47

    打疼它、不反击等于放纵

  • 2024-06-08 11:22

    我们早些年,早把他们的车价提高一倍多在国内销售了[呲牙笑]

  • 2024-06-09 10:01

    法国也加关税[笑着哭]

未央史默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