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兽真能杂交?日本批准“人兽杂交嵌合体试验”,福音还是灾难?

未央史默事 2024-06-03 11:34:40

前言

近年来,人们对生命科学的不断探索,发现不少可能性,其中就有实现人类与动物的杂交。

这个可能性在被公布出来后,不少人觉得十分荒诞,但最近几年,一些科学家开始在这个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

而这个领域中最出名的便是日本的“人兽胚胎实验室”,也被称为“人兽混合胚胎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旨在将人类和动物的细胞融合,创造出“人兽混合体”。

然而,这项研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道德问题,使得这个领域备受争议。

1

自从人类踏上探索未知的道路,就孜孜不倦地追寻突破常规的创新理念,人兽杂交技术便是源于这种无边际的好奇心理。

它试图跨越物种的藩篱,在生命的版图上开辟一片全新的领域,创造出具有人类和动物双重特征的混合新生物。

实现人兽杂交的技术路径并不神秘,其中一种方式是将人类的干细胞或DNA片段植入动物体内;另一种则是将动物的遗传物质引入人体。

通过这样的基因嫁接,理论上就能孕育出基因杂糅的混合后代,支持者对此躬身推崇,寄予厚望。

然而,这项技术自诞生之初就在道德和伦理层面引发了激烈的非议,反对者指责,人兽杂交技术彻底模糊了人与动物的界限,质疑了人类存在的尊严和价值。

人为操纵基因组会带来未知的生物安全隐患,很可能诱发新型疾病在人群中扩散蔓延。

更严重的是,这种做法将严重损害动物福利,违背了对生命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不可否认,科学探索往往面临着利弊权衡的两难困境,但在这个问题上,似乎伦理的考量压过了科研的利益。

因为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少人兽杂交的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成了昙花一现的实验。

2

最著名的要数20世纪初俄国生物学家伊利亚·伊万诺夫了,他曾孜孜不倦地追求一个疯狂的梦想:培育出一支"人猿军团"。

为此,他不惜将几名女性与猩猩和其他猿类配种。可惜,这个顶着道德质疑的实验始终石沉大海,最终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

20世纪30年代,苏联也曾有妇女参与令人发指的人体实验,试图与猿类杂交。

尽管当时在极权统治下,实验者可以对受试者肆无忌惮,但同样未能突破生物学的壁垒,日本亦有类似尝试,但无一例外,均以失败收场。

生物学家们揭示了人兽杂交之所以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人与猿这两个生物谱系早在几百万年前就已分道扬镳,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双方先后形成了坚不可摧的生殖隔离机制。

这是自然界维系物种稳定和多样性的重要"防线"。

自然界之所以如此严格把守物种的界限,正是为了避免基因混乱,维护有序演化的进程,人兽杂交公然违背了生物进化的规律,注定难以实现。

面对道德和伦理的挑战,科学有时也需要虚心反省,遵循最起码的底线原则。

生命科学向来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发展虽可造福人类,但如果操之过急,失去理性约束,同样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

早年间,日本神户大学教授山中伸弥因发现了人类万能干细胞(iPS细胞)。

iPS细胞技术的发明堪称生物医学领域的一场革命性突破,它通过基因重编程,让体细胞"返老还童"。

赋予它们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从而使其可以分化为任何细胞类型,为治疗多种疾病带来了全新的曙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iPS细胞培养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最初,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来源于小鼠胚胎,这使得山中伸弥产生了一个新的设想:将人iPS细胞植入小鼠胚胎,让iPS细胞在小鼠体内持续分化发育,期望能够培育出所需的人体组织和器官。

这一设想虽然前景广阔,但也存在着诸多未知因素和挑战。

为了实现这一构想,山中伸弥带领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将人iPS细胞注射入小鼠胚胎,让小鼠胚胎发育出人细胞组织,然后将此组织植入另一只小鼠体内继续发育。

由于实验过程存在诸多变数,团队进行了数百次的尝试,终于在2017年取得了初步成果——成功培育出人体心脏、肝脏等器官前体细胞,证实了人细胞可在动物胚胎内发育成型。

这一成果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但山中伸弥并未就此止步,他意识到,现有技术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培育效率低下,实验成本高昂。

而且尚未完全模拟出器官的全部功能和结构,技术还需进一步完善和突破。

为了推进研究,他申请了"人兽杂交实验"的许可,构想"人兽杂交嵌合体"实验——直接将人iPS细胞植入动物(主要是猪)胚胎内,等待实验体发育并取出所需人体器官。

他期望能够大幅减少培育过程中的失败率,从而大规模获得供临床移植的人体器官。

这一构想虽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引发了社会广泛的争议和批评,支持者认为,发展这项技术出于现实需求和科研价值。

从现实需求来看,当前全球范围内有数以百万计的患者正等待器官捐赠,器官紧缺严重,每年因此死亡的病患人数高达数十万。

如果能够大规模获得人工培育的人体器官,将极大缓解这一燃眉之急。

从科研价值来看,借助人兽杂交实验来观察人体器官的发育过程,有助于深入研究人类发育生物学,揭示人体器官发育的奥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同时,此前一些相关实验的初步成果,以及人兽胚胎细胞融合的潜在可能性,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项技术的可行性。

然而,反对者则从伦理和安全的角度提出了严重质疑。

4

他们认为,人兽杂交实验违背了自然规律,混淆了人与物种的界限,是在玩弄生命,严重伤害了人性尊严。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实验还带来了一系列道德和法律困境:培育出的"人兽嵌合体"到底该如何定位?

它是人还是动物?应当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和保护?目前,我们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此加以规范,一旦产生纰漏将引发严重后果。

此外,科学风险也不容忽视,人兽杂交可能引发基因紊乱,导致新疾病或遗传疾病的传播。

而且,嵌合体本身潜在的生物学和心理疾病风险也无从评估,如果这些疾病难以治愈,将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因此,我们需要审慎权衡利弊,在严格的道德和操作规范的基础上,事先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切实评估和控制风险。

2019年8月,在经历了长达两年的审核后,山中伸弥终于获得了日本政府的批准,可以开展为期3年的人兽杂交实验,但必须遵守一系列严格的伦理和操作规范。

这份规范明确限制了嵌合胚胎发育的时间,禁止胚胎在动物体内发育超过14天,也不得将其种植入人体子宫。

实验只允许在猪等非裸猿动物上进行,且实验结束后必须彻底销毁实验体。

这一做法虽然设置了诸多限制,但仍引发了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

反对者认为,即便有再严格的规范,人兽杂交实验本身就已经触犯了伦理底线。

一些宗教团体更是斥之为"渎神"的行为,面对强烈的舆论压力,山中伸弥不得不三番五次就实验目的和风险控制对外公开解释。

不过,即便山中伸弥在怎么解释,这个实验仅仅持续了14天的时间。

结语

人类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不断的探索和突破,但同时也必须遵循伦理底线。

人兽杂交实验的命运备受瞩目,我们期待科学家能够作出明智的抉择,在这一崭新领域为人类拓展更广阔的疆土,但也要谨记伦理的界限,避免误入歧途。

参考文献

京报网——2019-07-31《日本人兽杂交胚胎实验获批,被代孕动物分娩后,用于人体器官移植》

中国国情——2019-07-31《日本批准人兽杂交胚胎实验,福音还是灾难?》

7 阅读:2114
评论列表
  • 2024-06-11 21:34

    也就他们能干出来!

  • 2024-06-10 00:41

    对于小日本鬼子是鬼兽杂交。

  • 2024-06-10 16:22

    变异了的日本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未央史默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