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对乌战争改变了什么?

海蓝聊国际 2024-01-28 06:34:26

俄罗斯总统普京命令其军队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已经逼近两年,由此使其性质发生了根本转变:从一场局部有限行动到真正的战争。

两年过去,对于这场战争的成效。美俄持相反观点。

俄方认为,西方对俄罗斯实施战略挫败的计划已经“彻底失败”,俄罗斯决心实现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的所有目标。

美方则指出,因对乌克兰的战争,俄罗斯已经战略失败。俄罗斯在军事、经济和外交方面已被严重削弱。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最初宣称的目标主要在三个方面:

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俄方屡次强调的,“北约东扩”威胁了俄罗斯的安全。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是因为普京认为,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加大,而他难以容忍这一态势。

对乌克兰“去军事化”。简言之,就是要通过特别军事行动来最终改造乌克兰军队,使其失去“威胁”俄罗斯的能力。

对乌克兰“去纳粹化”。通过“特别军事行动”消灭乌克兰境内的反俄组织特别是军事组织。用我们熟悉的话来说,有点“清君侧”的意思。

这些最初的说法后来又有一些调整。比如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一些公开言论已经将“去军事化”描述为彻底摧毁乌克兰军队,将“去纳粹化”描述为彻底摧毁乌克兰政权。

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全面战争趋于失败,转入战略防御,克里姆林宫对乌克兰战争的目标实际出现了新进展,即以快速完成吞并乌克兰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州的法律程序的方式,使其拥有乌克兰部分领土“合法化”。

造成普京所称的“新领土现实”。

直到最近,这位总统还在强调,一切和平解决俄乌战争的方案都必须基于这一承认“新领土现实”的前提。

因此,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经过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的,最初的目标比较高和远大,从骨子里来说,克里姆林宫希望得到的最高目标是使乌克兰从政权到军队发生彻底改变,但在战争无法实现这些目标后,普京变得更为现实:至少要取得乌克兰靠近俄罗斯的四州并与克里米亚连成一体,使莫斯科能够控制乌克兰的出海口,将其变成一个纯粹的内陆国家,失去地缘战略重要性。

事实上,这等于是说,克里姆林宫承认其最初的行动目标失败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不仅失败,而且取得了完全相反的结果:

乌克兰与北约、与欧盟、与西方的战略联系更紧密,变成生死同盟。

在近两年的战事中,美国和欧洲共向基辅援助了高达1800亿美元,相当于美欧出钱,乌克兰出人出力。

乌克兰已经启动了加入欧盟的谈判,即便短期内不会成为北约成员国,也将在更广、更深地建立与北约的同盟关系。

克里姆林宫多年来高喊“狼来了”但实际一直没来的情况改变了,芬兰已经加入北约,瑞典在加速加入——土耳其的关键障碍正在搬除,北约在其紧邻俄罗斯的东翼永久部署了新的军事力量。

一场针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的北约36年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正在拉开。

“去纳粹化”目标没有实现,乌克兰境内反俄力量空前壮大,反俄成为时尚,亲俄无地可容,泽连斯基政府经受了战争的洗礼和考验,比任何时候都更坚韧、更受人民支持和欢迎。

“去军事化”取得了相反的效果,乌克兰军队在战争中不断发展,变成欧洲一支新的具有强劲战斗力的军事力量,是多年来唯一经历了全面实战考验的军事力量,是勇于对抗并成功抵御了来犯的俄罗斯军队的军事力量。

这在战后将成为改变欧洲地缘战略格局和安全架构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乌克兰作为靠近俄罗斯、体量较大的国家,并通过战争锻炼了一支钢铁雄狮,将导致自身不可避免的地缘政治崛起,成为北约防范和防御俄罗斯的铜墙铁壁。

力保乌克兰新四州和克里米亚显然是俄罗斯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克里姆林宫终结战争的底线,是普京的个人红线,俄罗斯和普京无法接受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完全失败,而当前最重要的是维持好俄乌战争的持久战格局,与基辅及其支持者周旋一场“谁先眨眼”的游戏:

谁更先在战争中撑不住,为此不得不求和。

战争的重要支撑因素是资金、武器弹药以及保证军事机器稳定的经济运转。

普京从一些地方获得了经济和资金的支持,从另一些地方获得军事和武器支持。全世界敢于公开向莫斯科提供武器的,微乎其微,因为有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高压。

但舆论认为,普京正在计划的平壤之行,将聚焦朝鲜能够为其提供什么样的军事支持。

另一方面,克里姆林宫寄希望于乌克兰和西方的内部分裂,或者至少一方的彻底分裂,这将为其提供可乘之机。

布林肯在一个月前的年终新闻发布会上就警告,“普京押注我们之间的分歧会阻止我们为乌克兰挺身而出”,“我们之前就已经证明了他是错的,我们将再次证明他是错的。”

从乌克兰国内来说还看不到这样的可能性,不过在美国及其盟友之间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的,比如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分歧,以及正在进行的大选,假如特朗普当选新一届总统,是否会像他在其前一个任期那样倾向于孤立主义外交政策,还是未知之数。

就特朗普在党内初选中势如破竹的情况来看,新的“特拜”对决是极为可能的。

普京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所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俄罗斯作为冷战后正在崛起的一个新兴大国的式微,一个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全面沦为二流国家的战略现实,对世界格局的整体结构将是一个巨大的变量。

在对乌克兰战争之前,俄罗斯是世界多极化运动的重要力量,与俄罗斯结成战略伙伴关系,能够对制衡超级大国发挥重要作用,但这由于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的力量下降而削弱。

俄罗斯力量的削弱还表现在它与平壤拥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在相互抱团、各取所需——就俄方来说是对抗乌克兰、打持久战必需的军事支持——的同时,它们还需要在伙伴之间进行类似的平衡,从而避免自身因是伙伴关系中的弱方而失去战略自主以及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

北约正在进行的声势浩大的有史以来的最大之一的军演对俄罗斯形成高压态势,既是对俄罗斯的威慑,也是对战时的乌克兰的间接支持,促使其在使用军事力量时投鼠忌器。

这一力量展示同时具全球范围的考量。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借俄乌战争之机,在过去数年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正将其关注点从单纯的欧洲-大西洋区域,转向欧洲-大西洋和亚洲-太平洋并重。后一区域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正在扮演区域“先锋”的角色。

北约对亚洲-太平洋地区具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刚刚开始,但声势凌厉,与其主要领导者之一美国在地区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对俄罗斯形成高压的同时,其新的主要目标实际正在转向一个新的、其所视为更强大和全面的假想敌。

0 阅读:2

海蓝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