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独特案例凸显世界的分裂

海蓝聊国际 2023-10-21 04:01:00

巴以冲突进入第12天,双方超过5200人死亡,18000人受伤。以色列的强制迁移令使巴勒斯坦的飞地加沙面临人道主义危机,数以百万计的当地居民流离失所,面临饥饿的威胁。

以色列否认其制造了加沙医院爆炸的悲剧,并推出具体证据证明是由哈马斯的下属机构伊斯兰圣战组织的火箭弹所致。

以色列驻华使馆昨日傍晚发布的一份简报详述了事情的经过及相关证据,流量迅速升至10万+,从中可见民众对巴以新一轮冲突的高度关注。

美国总统拜登在访问以色列途中就此事发表观点说,情报显示,似乎是恐怖组织(哈马斯)发射了偏离弹道的火箭弹,导致加沙医院重大人员伤亡。

不过约旦外交大臣艾曼'法萨迪18日表示,整个中东地区都对以色列和美国对加沙医院遭袭一事的评估深表怀疑,该地区“没有人相信”以色列方面的说法。

消息称,以色列军队已完成对加沙地带发起地面进攻的准备工作。巴勒斯坦总理阿什提耶12日警告不要向加沙地带派遣地面部队,并表示这将导致“灾难性后果”。

拜登在特拉维夫为以色列打气鼓劲,强调美国与以色列站在一起,重申坚定支持以色列的立场,并亲自携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出席以色列内阁战时扩大会议,但他同时在18日晚些时候回应记者提问时说,美军无意与以色列国防军并肩作战,并进一步指出,美军正与在以色列军方讨论真主党发动袭击时的替代方案。

在世界各国中,美国是最为坚决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它刚刚在联合国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国巴西提出的一项决议草案表决中投下了关键的一张反对票,因其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具有的一票否决权,所以实质使其流产。

对这份决议草案的投票情况具有“非典型性”,其独特性质强烈显示了世界在当前的局势下已经陷入分裂,而且不再以联合国准则作为行动的标准,纯粹随着各自的国家利益取向而行动。

除了美国反对以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国中有12个国家投票支持这一决议草案,英国和俄罗斯投下弃权票。

草案的意旨是谴责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以及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行动,敦促各方遵守国际法,持续、充分和不受阻碍地向平民提供基本物品和服务,呼吁哈马斯和以色列为“人道主义”暂停交火,呼吁以色列撤销要求平民和联合国工作人员撤离加沙地带北部的命令,保障人道主义援助。

投赞成票的国家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和法国,还有全部非常任理事国。鉴于草案中明确出现了“谴责哈马斯”的字句,因此是一个突破。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表决后的发言中说,中方对决议草案未获通过表示震惊和失望。

俄罗斯在草案中提出两个修正建议,但均未获通过。更早前,俄方率先推出一项安理会决议草案,关切巴以冲突人道问题,呼吁立即停火、保护平民,比较有利于巴勒斯坦一方。美英法日四国反对,中俄、莫桑比克、加蓬和阿联酋五国支持,其他六国投弃权票。

由此可见,巴西的草案更中立公平、不偏不倚,在谴责哈马斯的暴行同时,对以色列提出不点名批评,并要求其停止不合理行动。

这一份草案的表决过程是一个非典型的独特案例:盟友法国、英国和日本公然不与美国保持一致,且美国是唯一投票反对的国家,显得比较孤立。

华盛顿给出的理由是决议案不承认以色列自卫的权利。以色列当局对此感到愤慨,其驻联合国大使吉拉德·埃尔丹“感谢”美国否决了“一项非常糟糕的决议”。

站在特拉维夫的立场上来看,确实如此。哈马斯主动挑衅以色列,残忍杀害了那么多人并导致大量人员受伤,其空袭还未达成目标、地面行动还未开始,却要求其“暂停交火”,放到任何一个被侵犯的国家,恐怕都难以做到。在其看来,要求撤离加沙北部地区的巴勒斯坦平民,实则是为了避免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造成过多无辜平民伤亡,立意的初衷是好的,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一些意外伤亡的情况。

美国的态度没有尊重其多数盟友的意见,特别是英法日三国的姿态,显示出美以的特殊盟友关系,显示出华盛顿愿意为了捍卫以色列的自卫权利不惜一定程度地违背国际社会的主流期待——巴西的草案照顾了各个方面的姿态和观点,实际对自身的世界秩序领导者角色是某种程度的伤害。

这反映了在当前的世界局势下主要大国的外交政策更多地受国家利益而非国际准则驱动和影响。华盛顿需要以坚决捍卫以色列的权益方式彰显其与以色列的“铁杆友谊”,维护美以特殊关系,并以令其他盟友失望为代价。

日本内阁对此表示“遗憾”,并称“(日本内阁)最大限度支持美国总统拜登方面的外交努力,并对其表示期待”,暗示了其不赞成以色列的过度反击并珍视人道主义法的姿态。

英国投下弃权票,令人大感意外。美英是对哈马斯袭击以色列最早作出外交和军事回应的国家,它们的外长和政府首脑均已到访特拉维夫,但伦敦这次对美国的立场“不跟”,反映了其对外政策并不对美“唯命是从”,从自身利害出发选择外交选项。以此次为例,看上去它是要跟随多数意志,但又避免与华盛顿对立。

态度最微妙的国家是俄罗斯。它没有同包括巴西在内的伙伴国家站在一起,投支持票,当然它不会像美国那样投反对票,是显而易见的事。

投赞成票的国家的选择一定意义上也是尊重本月安理会轮值主席国巴西的表现。俄罗斯的这张弃权票就很耐人寻味,在其身陷对乌克兰的战争的情况下,更需要团结伙伴国家,但它却未如此。

另一方面,从其对外表态来说,在巴勒斯坦的友邦中是最同情以色列的国家之一,它没有像巴勒斯坦的友邦那样支持巴西提案,也没有加入美国对提案的反对,可能体现了其有意维持中立姿态,并一定程度地向以色列示好,维持其参与协调和斡旋巴以冲突和平解决的进程。随着对乌克兰战争外交舞台日益狭小的莫斯科需要竭尽全力为自身寻找更多的外交表现的机会,以打破孤立的局面。

克里姆林宫不惜加入反对和弃权的少数派阵营,一定程度上也是以此姿态避免将自身树为唯一投票反对的华盛顿的对立国,为俄美关系的缓颊留下余地。在其因对乌克兰战争而史无前例地陷入战略窘境的情况下,这尤其重要。

这项提案的表决过程颇具象征意味,在一个世界变局的历史时期,超级大国也有孤立的时候,以此次投票打头、未来可能出现的别的事态,是世界分裂的明显征兆。

也许从分裂到统合、从大乱到大治,是我们时代世界演进的必经过程。

0 阅读:2

海蓝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