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突然决定访问以色列的背后

海蓝聊国际 2023-10-18 12:07:00

美国总统拜登计划周三(18日)访问以色列。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7日凌晨在以色列宣布了这一消息。

拜登的访问是在巴以冲突升级、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全面战争一触即发甚至可能触发新一轮中东战争的背景下展开的。

作为美国总统,拜登亲赴处于战争状态中的国家是罕见的,而在其特使、国务卿正在出访目的地访问之际,突然决定前往同一地区,是罕见中的罕见。

这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

首先是,作为美国首席部长,布林肯“搞不定”此次访问的任务。

为巴以新冲突而专门展开的外交斡旋,可能是布林肯上任以来最棘手的任务之一:穿梭于地区各国,并不得不两次到访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

传言其在沙特期间,为与王储本·萨勒曼会面等候数小时。

说服总统亲访火线,表明布林肯没有把握自己能达成其外交斡旋的使命。

其次是,巴以新冲突与地区和世界局势相交织,高度复杂化,美国首席部长出面难以协调冲突、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必须总统亲自出马,以美国的强大国力和领导力作为后盾,来取得外交目标的突破。

以色列和哈马斯的战争尚未全面展开,围绕巴以新冲突的舆论快速转向对哈马斯的暴行和对以色列对加沙违反国际人道法的军事行动的同等关注,以色列强制迁移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居民引发道德审视,但其彻底铲除哈马斯的意志坚不可摧,可能导致冲突激化为一场面向特拉维夫及其背后的西方支持者的道德之战,并为地区相关国家介入冲突,创造机会,使战争扩大为第六次中东战争,变得可能。

而阻止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升级和扩大为第六次中东战争,并将其限制在两者之间,是拜登政府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要达到的头号目标。

俄乌战争已经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战略注意力带来了相当的拖累。美国利用这场战争中的有利因素,努力将其主要精力转向印度-太平洋地区,专注于应对其“长期的战略挑战”。

巴以冲突假如失控,扩大为第六次中东战争甚至导致大国介入,使这一地区陷入长期动荡之中,那么美国必将被迫将其正在转移的战略资源和重点至少很大一部分收缩至该地区,对其业已进行的计划形成冲击,干扰其长期战略。

布林肯的访问显示出其无法驾驭如此庞大的任务,成功化解这一重大问题,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舆论日益不利于以色列,地区大国跃跃欲试,全球舞台上的博弈亦连串而来——集中表现为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提案并因受到针锋相对的反对而失败。各种因素集聚将可能使执意大打出手的以色列陷入群起而攻的境地。

拜登罕见的举动首先建立在这一考量之上。

这同时为其带来了第二个需要实现的重大外交目标:以美国头号强国之实力,强势表达对以色列的全面支持,同时说服以色列当局,既要确保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战争赢,又将其严格控制在两者之间,以回应美国内强烈挺以派。

众所周知,犹太民族在美国内政治中拥有独一无二的影响力。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很多事情上分歧,但对以色列体现了两党一致的支持。与拜登势不两立的前共和党总统特朗普日前就表示,“为以色列而战,以往的总统没有像我这样的”。

在坚定支持以色列打击和铲除哈马斯的同时,拜登的第二大任务是约束内塔尼亚胡政府勿将打击面扩大,保护巴勒斯坦人民特别是未撤离加沙的平民,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伤及无辜。

巴以新冲突发生后,华盛顿第一个作出了军事回应,包括立即为其提供军事援助、部署两个航母战斗集群到以色列周边海域进行战略威慑,国务卿、总统先后访问中东地区,都传达出强有力的信息:以色列是美国的保护对象,中东是美国的“菜”,动以色列就是动美国,达到“不战以屈人之兵”的目的,在美国对外战略转型的背景下,华盛顿无心在中东“恋战”。

拜登决定访以,重申对以色列的支持,当面听取其所需援助及支持,并了解其作战计划,当然是主要内容之一,但其真实任务要复杂得多。其中,摆平中东错综复杂的国家关系和世界局势在中东地区的投射,是其重要目标之一。

布林肯的中东行跑断了腿却仍无法“搞定”地区国家,也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说服内塔尼亚胡政府足够冷静克制,不得不在华盛顿搬救兵,促使拜登亲访中东,就是巴以冲突和地区局势复杂性的体现。

拜登在特拉维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晤后还将前往约旦首都安曼与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埃及总统塞西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见面,可能还有一些未予公布的行程,比如同沙特阿拉伯王储萨勒曼会见。

很显然,这场访问属于临时起意。通过对中东地区的旋风式访问,拜登政府想要实现前述三大目标,而解救人质目前看问题不太大,哈马斯已经对外表明将释放以色列之外的其他国家人质。而且就这一任务本身而言,历史上美国总统也没有亲自出访斡旋的先例。

1 阅读:3

海蓝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