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看懂了宝钗点《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就明白她的挣扎无奈

乐三乐水 2024-05-18 12:00:14

《红楼梦》里,薛宝钗过15岁生日那天,贾母拿出二十两银子让王熙凤操办得热闹点,又是喝酒又是看戏。

在点戏的过程中,贾母要宝钗点,令人意外的是,宝钗点的是老人爱看的热闹戏—《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再一次让众人感觉宝钗行事大方、懂事、体贴。为了迎合贾母的口味,压抑自己的喜好。

其实,以宝钗察言观色的能力和机敏,哪里不知道贾母并不喜欢看热闹戏,喜欢的是清雅、有意境的戏,如《寻梦》、《惠明下书》。

宝钗之所以点《鲁智深醉闹五台山》,也是借戏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冰雪聪明的她,又怎么不知道贾母借给她过“成人礼生日”送客的用意。

薛宝钗对于贾母而言,她是“木石前缘”的破坏者。又有着王家的血缘,贾母不想贾府成了王家的天下。

而宝钗作为“金玉良缘”的女主角,她既有恪守礼教的封建思维,又要不顾礼法大胆地向宝玉示爱。

比起爱宝玉的情感,她更爱她的薛家。无论是宫中选秀,还是选择没有爱情的婚姻。她没有自我,活出了别人家的孩子。从始至终的使命就是让薛家兴旺,替代哥哥薛蟠完成振兴家业的使命。

所以,宝钗知道贾母在对薛家下逐客令,但她身上肩负着金玉良缘的使命。必须和自己的姨妈王夫人、母亲站队,和贾母的“木石前盟”来一场博弈。

《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看似热闹,但内核还是很苍凉。也映射了薛宝钗的挣扎和无奈。挣扎的自己也想当鲁智深,活出自我。

但内心又不允许自己这么做,她是一朵艳冠群芳的牡丹花,需要表现出高贵典雅的气质、宽宏大量的胸怀,深受众人的崇拜和喜欢。

宝钗无奈的自身的处境,明知道宝玉不太喜欢自己,却还要劝宝玉读正经书来自讨没趣。明知道要恪守礼法,却还是大胆地坐在宝玉床前绣鸳鸯肚兜来宣誓主权。

她不能像黛玉那样,像一朵芙蓉花那样孤傲、高洁,活得洒脱!

她的挣扎和无奈,是因为她内心也很躁动,小时候也很淘气,常看一些“违禁书”。但长大了,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本性,克制自己的欲望。当一个懂事听父母话的孩子了。

宝钗讨不讨贾母欢喜,她觉得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要让众人觉得是她是在讨好贾母就行。众人看的是热闹,而宝钗需要贾母看的是自己的意志和心意。

即使在贾府,她的内心很挣扎、无奈、苍凉。但只要对自己的家族有益,她可以压抑自己,为家族而活。

就如同宝玉也说宝钗尽点热闹戏,来刻意贾母的心意时,宝钗却能说出《寄生草》的词填的极好的另一个面来“卖惨”。

满满的苍凉意,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这一支《寄生草》,何尝又不是说自己像寄生草一样,寄生在贾家呢?



0 阅读:4

乐三乐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