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司令不战而撤,使彭德怀险被马家军生擒,后缺席新中国大授衔

吖胖来了 2024-01-31 05:28:11

1948年4月29日,西府战役正打的火热。

彭德怀的指挥所正设在一个距离宝鸡的市区仅有不到十五华里,有一个名叫马家山的小山村。

不过彭德怀的处境可不怎么好,村外有马家军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作响,领头的国民党军官开始叫骂,声称要活捉了彭德怀。

村外起码有几百敌军,彭总的身边却只有一个警卫班。这可让警卫员急坏了。

彭德怀

“彭总快走吧!敌人已经进村了!”

彭德怀面色严肃,背住双手站在电台前,只是向警卫员要了一把左轮手枪。

彭总已经打定主意,若是传不完电报,不把所有撤退的部队安排完,他就不走!

他朝警卫员摆摆手,态度非常坚决。

“要死的可以,活的想都别想!”

如果敌人真的打进来,大不了就让他们拿走他彭德怀的尸体!

这一刻是彭总一生中罕见的至暗时刻。他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险些被马家军活捉。

那么,彭总戎马一生,军事经验丰富,又为什么会至自己于险地?其实背后的原因相当复杂。

这要牵涉到当时的我军大战略、部队思想、彭总的指挥意图……和一位未能完成阻击任务的司令。

一、西府战役

1948年的春天,西北野战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改变了作战思路,就是要从内线反攻国民党军,变为主动前往外线进攻。

这一决定的背后有许多考虑。

首先,我国的西北地区幅员辽阔,若是沉迷内线作战,于大局不利。若是能够出击西府,就能剑指西安,这会给胡宗南施加很大压力。

其二,延安的收复被提上日程,可彭总深知,调集大部队围攻延安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

彭总明白,这时候应当采取毛主席所说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充分调动胡宗南部队,让国民党顾此失彼。

当然,外线出击并不容易,因为西北野战军将要脱离根据地进行战斗。

这意味着,西北野战军平时有的情报、后勤保障和作战方式,都要进行极大的调整。这不仅对指战员是一个挑战,对彭德怀,赵寿山等首长而言更是提出新的指挥难题。

所幸,彭德怀做出周密部署,克服了这些难题,取得了宜川大捷。

接着,彭德怀开始正式布局收复延安,为了截断从咸阳到延安的道路,让一、四纵队打中部;三和六纵队攻洛川。

彭总这一招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围点打援。通过攻打洛川让胡宗南着急,调集部队回救,这样敌人在延安的敌军兵力会大大减少。

事实上正如彭总所料,胡宗南听说洛川被围攻后,大惊失色,连夜调第五兵团前去援助。

胡宗南

彭总围点打援的计划并不成功。

第五兵团由裴昌会率领,他可非常清楚彭德怀野战的能力,于是一直徘徊在白水、合阳一代,不敢轻易往北。

另一边,洛川的攻城战也进行的非常不理想,由于三、六纵队的火力配置不多,重武器严重缺乏,导致双方形成了对峙。

彭德怀明白,围点打援是行不通了,这样下去没办法调用胡宗南的兵力,必须改变打法。

这时,在胡宗南身边的我方卧底惊险送出情报,彭德怀知道了胡宗南后方兵力空虚,主力全集中在渭河以北的消息,一个计划涌上心头。

他决定寻求机会向西府进军,攻打宝鸡。

宝鸡才是真正的胡宗南的命脉,那里存放着大量的铁皮车厢、粮食、轻重武器和医疗物资。

而且,西府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西府指的就是西安的西边,包括泾河与渭河之间的地区,包括现在的宝鸡和咸阳等城市,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然,决定不能如此草率,彭德怀向其他参谋打趣道:

“我决定逮胡宗南的‘宝鸡’。那是阎王开饭店,平时鬼都不上门,但这时候得发扬军事民主,不能马虎!”

于是,西北野战军开了一场会议,习仲勋副政委立刻提出意见,认为:“捉‘宝鸡’困难大,要出其不意抓一把就走。”

赵寿山则认为指挥员们太过乐观,打宝鸡是胡、马的夹缝里打出去,将自己陷的太深,太过冒险!

当然,他们都赞成打宝鸡,只是有所担忧。

事后来看,这些意见都有其道理所在。以彭德怀的军事素养,自然是考虑到这些。

但为了大战略目标——吸引敌军兵力,趁机收复延安,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他必须要打痛胡宗南!

这是一次深入敌后的,冒险的军事决策,彭德怀制定了周密的部署,务必要迅速拿下宝鸡,否则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危机。

4月19日,西北野战军继续前进,右路第六纵队攻克长武、灵台县。中路第一纵队长驱直入,占领凤翔县。左路二纵在乾县遇到了麻烦,但转攻武功、扶风县都获得成功。

25日时,三路纵队控制了75公里长的陇海铁路,成功将宝鸡县团团围住。

蒋介石得知此事后大怒,严令胡宗南救援宝鸡,并要求马部前往驰援。

胡宗南不敢怠慢,连忙派遣五个整编师共十一个旅,沿三路支援宝鸡。同时调动整1、30、36、38、65、82师沿西安公路、陇海铁路和陇东小道一同堵截我军。

这样一撤,也意味着胡宗南正式决心放弃占领延安,我军的战略目标完成。

不过这同样意味着,西北野战军陷入包围,将面临4倍于自己的部队!

当然,这依旧在彭德怀的预料之中,他采取“防两边,打中间”的方式,在4月26日迅速攻占下宝鸡,抢占物资。

下一步,西北野战军的主力部队本该继续北上,建立根据地,并持续抗击胡宗南部队。

但战场情况瞬息万变,第四纵队关键时刻出了篓子。

这一意外,也直接导致彭德怀陷入险境!

二、彭德怀险被生擒

原本,彭德怀面对国民党对自己的两面包夹之势并不紧张,因为攻下宝鸡、收复延安,这两个在马栏镇军事会议提出的目标已完成。

他甚至想要休整一下部队,找机会再消灭掉胡军三四个旅的兵力,然后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做长期对抗的准备。

为了实现新的战略目的,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利用好胡宗南和马步芳之间的矛盾。二是抵抗住马步芳的第一波冲击,保障好我军左侧后方的安全。

马胡矛盾由来已久,胡宗南的部队在抗日时期便有四个任务,那就是抗日、反共、防苏和防马,现在抗日战争结束了,任务便成了三个,防马依旧是重点。

但没想到的是,蒋介石得知宝鸡被破后大发雷霆,严厉督促:“大军轻装穷追不舍,不要让共军有丝毫喘息之机,不分界域的彻底追击!”

马继援不敢怠慢,不分昼夜地骑马支援,又因为马家军向来以骑兵见长,包夹之势形成的很快。

彭德怀巧设包围圈,可马家军数次突围,甚至有反包围的态势。

而另一边,抗击胡宗南的四纵表现更为糟糕!

按理说,对方人困马乏,又是初到此地,二、四纵虽然派出三个旅的兵力在扶风县抗击四个整编师,明面兵力略显不足。

可若是四纵抵抗坚决,是可以将对面兵团拖在扶风县的。

但四纵在兵力布置上出了大问题,不仅分散,抵抗也不坚决,让胡宗南主力轻易从右侧突破。

听闻四纵警1、3旅把胡宗南部放了进来,彭德怀大怒。

怒的不是四纵抵抗不力,而是马家军突破防线后,该纵队没有及时向他请示报告,也没有告知二纵的独6旅,便擅自向北撤到了岐山县!

当然,警1、3旅没有及时报告自然也有原因,因为他们这支部队本就是游击队拼凑而成,打游击惯了,胡宗南来势汹汹,他们避的匆忙,来不及上报。

可这引起的后果却十分严重,这使得被围的马家军也得以长驱直入,独6旅三面被围!

这一行为甚至让彭总在之后的战后总结中严厉批道:“这就是在犯罪!该砍脑袋!”

但局势很难挽回,国民党包围之势已成,计划围歼西北野战军主力,宝鸡已经待不下去了。

危急关头,彭总亡羊补牢,决心打包打走物资,带不走的就销毁,撤出宝鸡。

4月28日,他向中央报告计划,得到回应:“你们的行动,就按实际情况决定。”

彭德怀深深叹了一口气,撤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时胡军已经打到宝鸡,可谓是火烧眉毛。

但所有部队的调动还没有完成,如果他先走了,还没撤的部队必定会有混乱,很容易由战略撤退变成溃败。

彭总决定完成好所有部队的撤退路线设定,一个一个电报通知到位后,自己最后再撤。

接着,便有了文首的一幕,彭德怀一直坚持到敌军开始挨家挨户搜门,才在警卫员的掩护下,从后门匆匆撤离。

这是彭德怀的至暗时刻,纵览他的一生,这可以说是唯一一次在敌阵中四面被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但彭元帅是何人?这种境遇没能影响他的情绪。离开马家山的路上,警卫员竟是依稀听到了彭总在哼唱京剧 《薛仁贵回窑》:“一马离了西凉,青是山,绿是水……”

正所谓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变,彭总用实际行动说明了这句话,一路上险情频出,但他并不慌张。

如偶有敌机俯冲侦察,警卫员隔着老远便想拉着彭老总趴下,彭老总发火道:“怕什么!子弹不会专门打我彭德怀!”

整整七天七夜,敌军像蝗虫一样缀在身后,依旧拿彭德怀没有办法,最终他顺利回到解放区。

事后,彭德怀对此事进行总结,特别提出此战出现的毛病:

四纵的大部分指战员都是没有问题的,尽职尽责,英勇奉献,但有少部分干部存在“英雄主义”的问题。

之后,四纵司令王世泰做了深刻检讨。虽然不是他直接指挥的警1、3旅,但他是四纵的首长,首当其冲是他的责任。

王世泰(青年)

这也正说明了我军治军之严。哪怕是个别旅团干部的不作为,也需要上级首长负主责。

彭总随后进行了自我批评,捂着额头痛骂着自己:

“彭德怀啊彭德怀,还是马列没学通!只看到了胡、马之间的矛盾,却没看到两家在反革命方面的一致性……”

他痛批自己,不仅没有在礼泉观望,还选择了冒进,导致陷入重围。

其实,从历史的纬度来看,彭总的局部指挥没有根本性问题。西府战役在战略上也是成功的。

西北野战军此役转战一千五百华里,充分调动胡宗南兵力,成功收复延安。总共歼灭敌军两万一千余人,而己方伤亡了一万五千余人。

同时,我军在宝鸡缴获了大量弹药、武器、汽车和物资。

这次战斗还给我军提了个醒,干部要带头严于律己,要善于总结经验,千万不能有轻敌的思想。

之后的西北野战军在整训后重新发起攻势,变得愈发强大。

尽管如此,西府战役仍被彭德怀视为此生最大的失利,这也说明彭总对自己的要求之高,乃是真正的打大胜仗的将军。

三、王世泰未被授衔

1955年授衔名单中,本有王世泰的名字,可毛主席看到后,却划掉了他的名字,换成闫红彦。

1955大授衔

毛主席的公平是出了名的,他这么做自己有他自己的考虑,但依旧让许多人疑惑。

有人说,授衔的位置是有限的,可王世泰好歹是个军长,当过兵团政委。

要知道,当初西北野战军有七个司令,最后六个都授衔,唯独剩下王世泰。

其实,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当时的王世泰在建国后便被转为了文职,跟随滕代远在铁道部工作。

王世泰(老年)

当时有一个规定,那就是军官转为文职的,考虑不授衔。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不过王世泰并不在那些例外之中。

说到底,可能还是西府战役对王世泰授衔造成了一些影响。

攻打宝鸡一战,本是穷困的西北野战军“发家致富”的好机会,但由于四纵的情报汇报延误,大量物资没能运走就被销毁,可以说是重大失误。

最后,还导致了彭德怀陷入重重包围,险些酿成惨痛后果。

不过没有授衔,并不意味着王世泰在战争中没有出色表现,他打蒲城、攻白水还有开辟黄龙新区,也是当年迫使胡宗南不得不战略防御的重要因素。

只是毛主席决定授衔人选,总要经过各方面考虑,王世泰没能评上一个上将军衔,也算是一件憾事。

0 阅读:4

吖胖来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