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位长达41年,诸葛亮到死才知道他的城府很深

吖胖来了 2024-01-30 08:02:19
引言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一篇《出师表》,诸葛丞相的鞠躬尽瘁之情引人泪下,课文中一字一句,无不存在的担忧,不由得让人想起《三国演义》中那位“扶不起的阿斗”。

没了诸葛亮这位事必躬亲的相父,单凭刘禅的庸才之能,当真能够坐稳这动荡江山吗?

图|刘禅画像

以史实论据,事实确实出人意料,刘禅并非是《三国演义》中,只知乐不思蜀的庸君,他的才能,恐怕一直以来都受到了人们的误解。

白帝城托孤

公元234年,面对刘禅派来的尚书仆射李福的慰问,病卧在床的诸葛亮一眼便看透了他的心思。

探病是虚,询问后继之人是真。

他捋了捋白须,答曰,“我百年之后,蒋琬可当重任,蒋琬之后便是费祎。”

得了答案的李服,便匆忙带着答案返回都城。

看着他忙碌的身影,诸葛亮这才深深发觉,从前自己一直以来认为不堪重任的小儿,恐怕早已长大成人,面对国家大事也终于有了自己的考量。

这样的认识,让病中的诸葛亮极为欣慰。

他随同先帝打下蜀国这片江山极为不易,一草一木皆倾注心血。他们共同渡过了艰难苦恨繁霜鬓也同时见过长风破浪的盛状。

只是随着昭烈皇帝的去世,随着各位好友的先后离世,蜀汉只留下了一位年仅17的皇子。

图|刘禅影视形象

孩童年幼,主少国疑,并不是罕见事。因此在公元前223年,刘备于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之际,便长叹道: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简单直白些翻译来说,刘备完全是将自己的江山托付给了诸葛亮,他自然知晓自己的儿子性格上的懦弱。

看着这时局纷乱的江山,四处飞纷的战火还有一些老臣蠢蠢欲动的心,他实在没有信心能够坚信自己的儿子,足以在这场乱世中撑起一片江山。

可诸葛亮不一样,那是威名赫赫的卧龙先生,是被他赞为,“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重臣。

自己的这位丞相实在天姿卓越,除去自己的亲生儿子之外,也没有人更有资格能够坐上这皇位,稳定这蜀汉江山。

刘备托孤之言,自然也由此得来。

更何况曾经随同自己一同打下江山的老臣们,大多鞠躬尽瘁而死,或战死、病死、被杀,或投敌。

无这些出生入死的老臣庇佑,倘若有一天,诸葛亮真不愿再做忠臣之辈,想一登大宝,那届时何人又能够庇佑自己唯一的孩子呢?

倒不如直接给予他取而代之的权利,好让自己唯一的血脉能够在真正的权力交迭之际,也能够有一线生机。

图|诸葛亮影视形象

刘备的考量属实深远,但诸葛亮的忠诚更不遑多让。

刘禅刚一继位,便牢记父亲的遗诏。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他将诸葛亮奉为武乡侯,不仅令他开府治事,又让他担任益州牧一职,可以说一时之间蜀汉所有的权力,几乎尽掌握诸葛亮手中。

先帝托孤,少主信任,在这样的局面下,诸葛亮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主刘禅自然也被他视作了一个年幼无知的孩童,他担忧刘禅的才干与能力,更唯恐自己无法完成先帝托付的重任。

于是他整日殚精竭虑,夙兴夜寐,任何政令几乎都要经过他的批阅与首肯。

在军中更是连二十军棍以上的事,都必须由他着手才可。

就连司马懿向蜀汉使者了解过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后,都不由地感慨,“诸葛孔明时食少事繁,岂能久乎。”

果然,建兴六年春,马谡大败于街亭,赵云失利于箕谷,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病卧于床。

而后,先后几次北伐,皆因运粮失利而败。

图|马谡失街亭画

直至建兴十二年二月,做足了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诸葛亮再次率大军出兵斜谷道,面对司马懿的围困策略,他率兵屯田,在魏国境内与百姓们自给自足。

眼见这就可以长期驻扎下去,可在这关键时刻,病痛沉珂来势汹汹,操劳过度的诸葛孔明终于病倒。

直至这年八月,诸葛亮的病情非但没有恢复,反而日益恶化。

他病重的消息也传回刘禅身边,这也才有了文章开头一幕,李福领旨探病。

可以说,在李福来临之前,诸葛亮对这位少主依旧是担忧的。

动荡早年经历

刘禅的出身就并不安稳,他的母亲是刘备的小妾甘夫人,刚刚生下来不到一岁时,他的父亲刘备便因为刘琮投向曹操,腹背受敌,当机立断率领着自己的一众部下出逃。

此时,尚在襁褓的刘禅与其母亲自然也就成为了出逃时的累赘,刘备则毫不留情地将他们都丢给了曹纯精锐的虎豹骑。

若不是赵云的舍生忘死,以曹操的雷霆手段,恐怕刘禅甚至都活不到白帝城托孤之际。

图|赵云漫影视形象

可刘禅的动荡童年没有就此结束,建安十六年,刘禅刚刚4岁,他即将被自己的继母孙夫人携返东吴,若非张飞与赵云率兵拦截,他恐怕就要沦为东吴的人质了。

很显然,童年动荡的经历,给刘禅带来了极大的点拨,如何保护自己自然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任务。

因此,当父亲托孤之际,由诸葛亮独揽大权,刘禅并没有任何不满,与其说是信任,不如说是这是他的求生之举。

论才能,他难望其项背,论人心,他更不如有着先帝托孤之言的丞相。

图|诸葛亮画像

在这样的时局下,放手,自然是智慧之举。

而诸葛亮习惯了“政事无巨细”, 也习惯了这位少主对自己的依赖,因此也一直未曾真正放手让他掌国。

可眼看着自己大限将至,后继无人。

诸葛亮越发心焦,直到李服的拜访,他才真正意识到——这个孩子长大了。

贤臣能将是国安稳之根本,可若无君,国将之不国。

但李服的到来,让他意识到了刘禅的想法,更明白了他要好好执政的决心。

因此,他先后推荐两位贤臣,又煞费苦心写下《出师表》一文,将他能够为刘禅考虑到的所有直接记录下来。

真正的阿斗

在他病逝后,刘禅执政,桩桩件件也逐渐证明他从来不是《三国演义》中“扶不起的阿斗”。

图|《三国演义》影视形象

他先是早早判断出大将魏延即将谋反。借助杨仪一把除掉魏延,而后独揽大权在为长达四十一年之久,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单单凭这一事件便足以证明,刘禅并不是普通之才。他并不是蠢才,但同样也不是如先帝与诸葛亮这般惊世之才。

张璠称他懦弱,郑玉也叹他昏愚暗弱,

乐不思蜀,正是刘禅被指责懦弱,最为经典的一件事情。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要知道,这一典故发生之际,蜀汉早已彻底灭亡,而刘禅随从朝中旧臣,皆被司马昭软禁,司马昭特意设宴,并演奏蜀中之乐,试图一探刘禅的心思。

朝中旧臣们,闻故土之音,纷纷掩面涕下,唯有刘禅忙于享乐,一副泰然自若之样。

司马昭依然没有轻易相信,问道,“安乐公是否思念蜀?”

刘禅答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图|乐不思蜀插画

这也才有了乐不思蜀一词的缘由,可是在此般情景下,蜀汉既已覆灭,刘禅无权无势,只愿存活下去。

若是不装出这般无忧无虑之态,又如何能让司马昭放下疑心,给予他一条生路呢?想来,也不过是求生之举罢了。

不过,他最大的问题也并非在此,而在于他的普通。

李特的评价最为贴切,“刘禅有如此江山而降于人,岂非庸才?”

确实如此,他早年间在父亲的安排下,跟随伊籍学文,学习的《申子》、《韩非子》等书籍都是由诸葛亮亲自抄写,又习过武,有名师点拨,又有父亲带领,早早窥见动荡时局。

但凡颇有才干者,也能在诸葛亮死后,成就一番事业,但刘禅实在平庸。

若与普通人相比,他自然是略有谋略。

可,生在乱世,特别是有惊世之才横出的三国,周瑜、陆逊、孔明……各类人才辈出,刘禅那一点谋略自然就显得不够看了,仅仅能在诸葛亮遗留的名单里,借助留下的贤臣,守成罢了。

图|周瑜小乔画像

王崇在《后主传》里的评价,同样一针见血。

“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翻译过来便是,刘禅任命贤臣的时候,他就是明理的贤君,可一旦任用奸佞之臣,自然就会变成昏君。

他将刘禅比作白色丝缎,染上什么颜色,便展示什么颜色,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也确实如此。

刘禅虽不是“雄才大略千古一帝”,但是也着实是一位善用臣子的好君主,相比于盲信秦桧的赵构,相比于暴烈无德的胡亥,刘禅这位后主,已然不错了。

早在刘禅为太子之际,他便展示了自己的用人之能。

“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使将军陈曶、郑绰讨元……曶、绰承洪言,果生获元。”

图|蒋琬画像

这是刘禅的第一次放权,在刘备病危、季汉内外交困之际保住了成都的稳定。

而在孔明死后,刘禅首先废除丞相一职,而后逐步将军政大权皆交予蒋琬,之后于延熙六年左右使费祎先后代蒋琬为尚书令、大将军,延熙七年使董允以侍中守尚书令为费祎副。

要知道,蒋琬费祎等人虽经诸葛亮提拔委以重任,但并非手握大权之臣,在朝中亦无很深的根基,亦非本地世家大族。

如此情境之下,刘禅却愿意逐步主动放权于他们,用人之能、信人之心,也可见一斑。

至于网络上热议的“刘禅只善用《出师表》名单”,也实在有些贬低之意。

单凭蒋琬的任命,就不难看出,相较于诸葛亮的遗言,在朝中重臣的任命上,刘禅颇具考量的。

包括“十三年,废仪为民,徙汉嘉郡”,刘禅并未完全按照诸葛亮遗言,器重他所重用之臣,也能窥见这位后主的主见。

图|杨仪画像

敬贤爱士,用人不疑,这绝对算得上是刘禅最大的优点,同样也是他能在位四十一年之久的秘诀,相较于疑心病的曹操,刘禅近乎算得上是仁慈。

就连整日里“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的董允,刘禅虽表现出过“益严惮之”,但却从未迫害过董允,甚至将他一路提拔至蜀中四相的地位,也可见其任贤之心。

因此,总体来看,刘禅并非蠢才,也并非胸无大志之辈。

他有理想,有抱负,在相父临终之际,知晓探听政事动向,在相父去世之后,也能大胆任用贤臣能人,但到底是才能不够出众。

守成,已然是他多年在位的筹谋结果,开疆拓土,实在远远超出他的能力。

这大抵也是后人常常诟病他的一点,有父昭烈,有臣孔明,在位四十一年,却依旧亡国,实在不免令人唏嘘。

但若称他毫无城府,只不过是“扶不起的阿斗”,实在是太过低看。想来,若非见识过刘禅的能力与纯澈之心,诸葛亮也很难留下“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的评价。

归根到底,历史上真正的刘禅绝不是一位无能者。

参考文献

《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三·后主传第三》

《云别传》

《资治通鉴》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

0 阅读:1

吖胖来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