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腹泻的分型证治

恬恬说健康 2024-03-31 21:23:12

功能性腹泻是指以肠道功能失调为主的全身功能失调性疾病,习惯称为“肠功能紊乱”。患者往往经年累月反复发作,大便溏薄,呈水样,有时夹粘液、泡沫或不消化食物。伴有腹痛,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且不呈进行性加剧,大便镜检红细胞、白细胞未超过正常范围,或培养阴性。

功能性腹泻多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饮食不节等所引起,症状时轻时重,治疗较为棘手。

功能性腹泻属于祖国医学“泄泻”、“痛泻”等范畴。中医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脾胃之所以不能腐熟水谷,输布精微,除脾胃本身之病外,肝木克伐亦系常见之病因。另一方面,脾胃之腐熟运化,须依赖肾阳之温煦,故肾阳虚衰也是脾运不健的重要原因。泄泻一病,中医常从肝、脾、肾三脏进行辨证论治。

一、肝旺脾虚:泄泻每因情志怫郁而复发,肠鸣腹痛,腹痛即泻,泻后缓解,脘痞胸闷,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方药:炒白术15克,白芍10克,防风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木香10克,枳壳10克,川棟子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二、寒热夹杂,肝脾不调:腹泻日久,便下粘腻,或夹泡沫,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便前腹痛,腹胀,肠鸣,解便后症状缓解,但不久又反复发作。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或细。

方药:乌梅10克,细辛6克,党参30克,炒白术12克,川椒6克,制附片10克(先熬),泡姜炭10克,黄连6克,黄柏10克,茯苓12克, 甘草6克。水煎服。

三、脾胃虚弱:大便稀溏,胃纳不香,腹痛隐隐,面黄少华,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细缓。

方药:党参30克,山药30克,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炒扁豆15克,陈皮10克,砂仁6克,苡仁30克,炙升麻6克,柴胡6克,甘草6克。水煎服。

四、脾肾两虚:便下清稀,完谷不化,腰膝酸软,四肢不温,便后腹痛不减,舌淡胖,苔白,脉沉细迟。

方药:制附片10~30克 (先熬),炒白术12克,炮姜炭12克,淡吴萸10克,肉豆蔻12克,五味子15克,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五、心脾两虚:腹泻常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而诱发:日泻3~5次,心烦,失眠,肠鸣,舌谈,苔白,脉细数。

方药:赤石脂30克,禹余粮30克, 浮小麦30克, 大枣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加减:有虚寒症象,舌淡苔白者加吴萸;湿重苔厚而腻者加厚朴、苍术;腹胀肠鸣者加防风、羌活;大便中粘冻相杂加木香、黄连。

0 阅读:18

恬恬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