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补胃化痰逐饮治疗一例非萎缩性胃炎

恬恬说健康 2024-01-10 15:42:06

周某,女,60多岁。2015年初夏就诊,检查结果: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自诉心口痛(实际上是胃痛),纳呆不爱吃饭,舌淡苔白。

辨证思路:“老年女性,60多岁”,年事已高,五脏六腑功能衰退减弱,切莫单用攻伐药,当用补脾养胃的炙黄芪(生者偏走上达四肢,炙者偏守中补脾胃)、党参、炒白术。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西医的胃炎症,中医分寒和热两个类型,年高多为寒证,用药当有制附子、生姜、桂枝、紫苏叶。“心口痛(实际上是胃痛)”,胃虚寒,胃有痰饮当用姜半夏、陈皮,胃气不降当用枳实,以上病因皆可以令胃疼痛。纳呆“不爱吃饭”,系脾胃虚弱,当用芪参术和大枣。“舌淡苔白”,胃阳气虚,当用附桂姜。

综合辨证:胃阳不足,痰饮郁阻。

治疗原则:补胃温阳,化痰逐饮,佐以理气。

处方:制附(先煮1.5小时)6克,桂枝30克,炒白芍30克,炙甘草30克,姜半夏25克,炙黄芪50克,紫苏叶20克,生姜丝50克,大枣(去核)6枚,陈皮30克,生白术20克(当时没有炒的,只好用生的,炒的为妙)。水煮服用,1天1剂,每天服用2~3次,连服6剂。

药效反馈:患者6剂药服后,症状全无。截至写稿为止已四年,未再犯病。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篇讲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个案病人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篇所讲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0 阅读:85
评论列表

恬恬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