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常见证治疗(上)

恬恬说健康 2023-12-24 07:31:01

一、肝肾不足证

主证:年逾十八月经未至,或初潮较迟,或经来延后量少、色淡、质稀,渐至经闭;腰膝酸软,或足跟痛,头晕耳鸣,消瘦乏力,婚久不孕,目眶黑晕,或面部有色素沉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尺弱;子宫发育不良,生殖器幼稚或卵巢无排卵功能。

治法:补肾养肝调经。

方药:加减归肾汤(临床验方)。

菟丝子18g,枸杞子15g,熟地15g,山萸肉12g,淮山药15g,制首乌15g,紫河车9g(研吞),党参12g,当归12g,鸡血藤15g,阿胶9g(烊冲),肉苁蓉12g,茺蔚子10g。

加减:①若合并肝气郁结,症见情志抑郁、胸闷胁痛、时欲叹息、脉沉细弦者,宜上方去山萸肉、鸡血藤,加柴胡6g、制香附10g、杭白芍12g、八月扎12g、玫瑰花6g等,以益肾疏肝调冲;

②合并血瘀,小腹胀痛拒按、舌淡黯有瘀点、脉沉细涩者,加红花6g、牛膝12g、三棱10g、莪术10g等,以益肾化瘀调冲;

③合并瘀阻,形体肥胖、带下粘稠、身重倦怠、舌淡胖有齿痕者,加苍术10g、香附10g、法夏10g、陈皮6g、胆南星6g等,以益肾导痰调冲;

④子宫偏小者,加川断15g、紫石英18g(先煎)、鹿角片12g(先煎),以助长子宫发育。

服法:水煎2次分服,每日1剂。下同。

二、肾阳虚证

主证:经水超龄未潮或月经延后,经量过少,经色淡红,质清稀,经水渐闭;畏寒肢冷,腰背酸痛,精神萎靡,发脱枯悴,性欲减退,或不孕,或面肢浮肿,尿频或夜尿,或五更泄泻,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或沉弱;子宫偏小,生殖器幼稚或萎缩,第二性征发育不良,雌激素水平低下,血FSH、LH及皮质醇或尿17-羟、17-酮类固醇偏低,无排卵表现。

治法:温肾助阳调经。

方药:加减右归汤(临床验方)。

熟地15g(或砂仁细拌),炒山药15g,山萸肉9g,枸杞子12g,菟丝子15g,鹿角片12g(先煎),淡附片4.5g(先煎),肉桂3g(后下),仙灵脾15g,仙茅12g,巴戟肉12g,覆盆子12g,茺蔚子10g,炒当归12g。

加减:伴脾虚便溏者,去炒当归,加炒白术12g、炒党参15g、茯苓10g、广木香6g(后下);

面浮足肿者,加黄芪18g、防己12g、胡芦巴12g;腹胀气滞者,加青、陈皮各6g、枳壳10g、乌药10g;

性欲低下者,加阳起石18g(先煎)、石楠叶12g、海马3g(研吞)。

未完待续

4 阅读:145

恬恬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