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分肉忘了车夫,交战时车夫把将军拉到了敌营,由此诞生一成语

趣史談过去 2024-06-20 15:59:14

古人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担心有没有分配到,而担心分得不公,不担心贫穷,而担心生活不稳定。

如果分配财富时做不到公平,那么很容易遭人记恨,可能会带来一些难以承担的后果。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个故事,就是一名将军在战前分肉时,忘记分给一人后,结果造成了战争的惨败,还诞生了一个成语。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中原大地上弥漫着硝烟和战争,各个诸侯国为了自保,纷纷发展壮大,楚国在诸侯国间屹立不倒,多数小国都臣服于它,想要寻求庇护。

郑国与宋国便是其中的两个小国,两国实力相差不大,但与宋国不一样的是,郑国想依托楚国的势力,但楚国对它则一直是利用关系。

面对桀骜不驯不屈服的宋国,楚国想了个好主意,那就是让郑国去攻打宋国。如果赢了,那就正好,输了还能坐收渔翁之利,给宋国送去致命打击。

公元前607年,宋国与郑国交战。宋国派出的将领名叫华元,他不仅手握大权,而且还是皇室亲戚。这一战本不应该轮到他上场,但由于当时宋过正在和齐国激战,郑国趁此机会,发动了进攻。当时正值战争的关键时刻,宋国也不可能撤兵,因此不得不派其他将领迎战。

华元是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出生显赫,自幼便受到良好栽培,长大后官至大夫,历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被尊称为“四朝元老”,可以说华元算得上宋朝的主心骨之一,受到君王和大臣们的看重、信任,但就是这样的一名大臣,却因为一次疏忽,险些丧命。

华元率兵到离战场不远的地方驻扎,两军商量后次日开战,随着战争的临近,为了鼓舞士气,华元决定给士兵们加餐,杀羊烹肉。

士兵们大多出身贫寒,很少能够尽兴吃肉,他们看到将领如此体恤下属,便下定决心在次日的战斗中好好表现。

肉煮熟后,华元甚至亲自分发食物。上至参谋下至普通士兵,他们都收到了华元亲自准备的羊肉和汤。

就连守城的士兵,华元也没有漏掉。但是,在分羊肉的过程中,华元却忘记了给自己的车夫羊斟分羊肉。

这一时期,由于出行工具有限,每辆战车都需要配备一匹战马,由于战马的不可控,每匹马都需要配备一名车夫。打仗时,配合士兵们的行动,停火时,对战马、战车进行维护。

当别人提醒他时,华元还不以为意地说,他一个车夫吃什么,重要的是将士们要吃好。而华元也因为他的傲慢付出了代价。

因为羊斟并不是一个心胸宽广之人,在其他人都有羊肉吃,羊汤喝的时候,只有他一人没有,难免不让人多想。

而且,当别人提醒他时,华元这看不起人的态度,更是让羊斟对华元的怨恨到了极点,认为是在故意羞辱他,想了一晚上后,羊斟决定报复他。

第二天,郑军和宋军正式开战,吃饱喝足的宋军可以说有用不完的力气,战斗力十足。

作为主将,华元自然也跟着手下将士冲进了敌军。但令华元和许多宋军士兵没想到的是,华元所在的战车,到了敌军深处,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一直到了对方主将战车前,才停了下来。

一时间,双方士兵都摸不着头脑,华元气得暴跳如雷,质问羊斟什么意思。

这时羊斟才回过头来对他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分羊肉的事情,你说了算,但驾车一事,则是我说了算。

话音刚落,华元就被郑军包围了,群龙无首的宋军也不出意料地输了这场战争。这便是成语“各自为政”的来源,另一个成语“羊斟惭羹”,也是出自此处。

虽然在这件事中,羊斟只为泄私恨,不顾国家利益,但也告诉我们“士可杀不可辱”,就算是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尊严,要学会尊重他人。

参考资料:

《史记》

《左传》

0 阅读:0

趣史談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